高中生的批評教育方法?

批評教育是指對學生的錯誤思想和不良行為給予否定的評價。其目的在於“育人”,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制止錯誤思想行為的發展。準確恰當的批評教育,能使學生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及時地進行糾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批評教育達到預期的目呢?

方法/步驟

第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優越的生活環境使他們表現得很自我、任性,規則意識在他們頭腦中越來越模糊了。很多錯誤是在欠考慮或無意識的狀態下犯的,他們自己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沒有考慮這樣做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如果教師只從自己的感覺出發,用成人的是非對錯標準來評判他們的出格行為,就會與學生的認識水平產生差距。讓彼此的關係愈來愈僵。

第二,要堅持就事論事的原則。

也就是說批評要針對當時的情況指出學生的不當表現,切忌累加教育和展望教育。累加教育就是指新帳舊帳一起算,甚至還牽連出一些學生以前犯過但與此無關的錯誤。展望教育就是不要因為眼前的錯誤就否定他的將來。在批評學生時我們切不可以把話說得太絕對,否則學生就會認為你把問題擴大化、絕對化。即使當時他真的錯了,他也會因為你否定了他的將來與你產生對立情緒。將問題放在一個什麼樣的範圍內進行教育關係著教育的成敗。

第三,要冷靜對待學生的反常行為。

所謂反常行為就是指當你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他表現得很反感,一副拒不接受死犟到底的樣子且情緒激動,而在此之前你對他進行批評教育時卻從未出現過類似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切忌"高溫作業",最好要"忍"。

第四,批評要適時適度。

首先要注意批評的時間。在講課前儘量不要批評學生,只要發現的問題不影響課堂秩序就可以放到課下解決。如果老師一上課就訓人,那會影響學生學習情緒、降低學習興趣。其次要注意批評的範圍。如果是極個別學生犯的錯誤且不具備代表性,那就放到課下進行個別教育,不要放到課上面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這樣做既降低了教育的針對性又加深了老師總是訓人的不良印象。最後,力求做到點到即止,留有餘地。給學生一個自我批評、自我教育的機會,這樣學生既易於接受,又對老師的寬容產生一種負疚感,從而有利於不斷鞭策自己,儘量少犯或不犯錯誤。

第五,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的途徑不是隻有批評教育一種,雖然這種方式比較直接、明確,但用多了也會產生副作用。根據情況,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效果可能會更好。比如開個玩笑,在幽默中進行暗示;講個名人軼事,在故事中樹立榜樣;送他一句名言、廣告詞或歌詞,在勉勵中指出問題。

結束語

批評是思想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 正確使用批評這種教育方式,可以起到扶持正氣,打擊歪風,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作用,是教育學生的有效方法。我們所面對的是天真活潑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學生,只有通過分析和研究被批評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特點,掌握批評的藝術,才能使學生樂於接受批評,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

行為, 學生, 高中生, 錯誤,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