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頸椎病患者其實對於頸椎病這種疾病並沒有特別詳細的認識,但是患者在這種情況下也很容易放鬆對這種疾病的警惕,其實這種疾病是有發現時期的,下面我們看看頸椎病的三個發展時期。
第一期:頸椎病前期。此期在X線檢查上有椎管的異常改變,而臨床上沒有頸椎病的症狀和體徵。X線的改變為推間隙變窄,骨質增生,椎體序列的階梯樣改變。其病理基礎是椎間盤變性向前後突出,間隙變窄,突出的椎問盤掀起椎體骨膜血腫機化骨化形成增生,纖維環與終板的鬆動或分離造成椎間關節的半脫位,之所以沒有臨床表現是因為椎管尚有代償間隙存在。
第二期:椎間盤症期。隨著椎間盤的進一步退變,可壓迫脊髓神經根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初次發病為椎體間關節平衡失調,新的平衡尚未建立,通過纖維環外側神經末梢引起症狀。在初次的發病的基礎上變性髓核沿破裂的纖維環突出,後縱韌帶隆起刺激脊腦膜返回枝引起症狀,或壓迫一側神經根引起上肢症狀,壓迫脊髓前方引起椎體束症狀。髓核掀起破裂的後韌帶形成韌帶間一椎問盤間隙不能還納,後期形成硬膜外水腫滲出粘連。
第三期:骨源性頸椎病。此期由於骨質增生壓迫脊髓神經根和椎動脈引起患者出現一系列症狀。視增生部位、範圍不同又可分為中央型、側後型,鉤椎關節型、瀰漫型。韌帶間一椎間盤間隙內反覆撕裂出血、機體、骨化形成烏嘴狀骨疵,代償間隙消失對脊髓神經根造成局部的或廣泛的持續性壓迫。
頸椎病的這三個不同的時期表示著病情的不斷加重,可以從上文看出,這種疾病的嚴重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希望患者在看到這篇文章後能夠對於這種疾病的危害性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及早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