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準備要開一家店鋪,或換季要上架新款時,你估計會想上架什麼樣類目的商品會比較好賣,而且不用花費太大精力去推廣就能輕鬆賣出去,在這裡先簡單教大家一個【市場競爭力】的概念。網上的任何商品,搜尋量越大代表需求的人越多,但是如果上架這款商品的店家越多,也代表你的競爭力越小。簡單地說,有兩款裙子【A】和【B】,搜尋的人數基本是一樣,裙子【A】有1000家店鋪上架了,而裙子【B】只有10家店鋪上架,那肯定是上架裙子【B】的店鋪流量較多,而且賣起來比較輕鬆。因為它的市場競爭沒那麼激烈。所以大家一定要想辦法去找出【裙子B】這型別的商品上架,這樣你就搶佔了市場的先機。
方法/步驟
話不多說,我們看看怎麼利用蘑菇街提供的資料,去做市場的分析。第一步,我們從左側進入“行業資料”,如圖: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上面有【類目名稱】【點選次數】【當前商品數】【商品豐富度】的幾大類,其中【點選次數】就是市場的需要,因為每個點選的背後其實是一個人,她本身想要買或想去了解,才會通過搜尋去點選這款商品。【當前商品數】代表一個競爭的環境,上架的商品越多,競爭就越大,你能獲得的流量就越少。還有一個是【商品豐富度】,這是蘑菇街根據當前季節各類目的商品數量多少給的一個打標。大家一定要關注上面標紅的“商品待補充”類目,這代表當前或即將到來的季節裡,這類的商品比較少,需要商家們去補充。大家如果有條件,或有貨源的,一定要先上架這型別的商品哦。
在這裡我介紹另有一個方法可以分析得更全面的,就是運用一個“倍數”的概念,所謂的倍數,就是把【點選次數】除以【當前商品數】得出的結果。倍數越大代表競爭力越大,表示當前點選較多,而商品數較少。這裡我們需要把上面的資料複製貼上到Excel裡面,如圖:
然後我們把【序號】和【商品豐富度】兩列資料刪除,結果:
我們後面新起一列並打上【倍數】兩字,再在下面一格輸入公式 =B2/C2,不會操作請看圖片:
完了會出現一個數字,然後把滑鼠放在數字右下角位置,會出現一個十字元號,然後按住左鍵一直往下拉,會看到整列的【倍數】資料都有了。如圖:
再把滑鼠在【倍數】那格點一下,然後按降序從大到小排列一下資料。
這樣結果就出來了,親們可以看到,排在前20名的類目,都是比較有競爭力的類目。如果開新店,或換季上新,可以先考慮上架這些類目的商品,這些類目都是搜尋量巨大,目前沒多少商家去上架的,競爭很小,比其它類目的商品更具有競爭優勢
當然流量的大小也不是單單由這一維度去決定的,上新時填寫的【標籤】也是非常重要,每個標籤其實就是顧客搜尋的關鍵字,代表一個流量的入口。標籤可以最多填寫40個字,親們要想辦法填滿,但標籤關鍵字也不可以拍腦袋去亂填哦,剛開始不熟悉關鍵字的,自己一定要去首頁搜尋一次,從搜尋下拉框去選擇相關的關鍵字。像上面顯示商品數較少的關鍵字,一定不要錯過,當然前提是跟商品屬性有關聯的。
還可以從系統給的篩選結果裡選一些關鍵字填上去,這些關鍵字的入口流量都不會少,所以標籤的關鍵字字數一定要填滿,而且要精準。這樣免費流量就會自然多很多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看法吧,到這裡給大家分享了,希望對各種賣家朋友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