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太原美食??

Tags: 太原, 山西,

太原的基本口味以鹹香為主,辣酸為輔。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在山西,太原的麵食最為有名,品種多,歷史久,製作方法各異,澆頭菜碼考究。炒莜麵、拉麵、貓耳朵、搓魚兒、莜麵烤佬、紅麵糊糊、肉絲炒剔尖、刀削麵、炒疙瘩等應有盡有,一定會讓您“面面”嚐到。

太原美食

太原灌腸
太原灌腸具有濃厚地方特色,是榆次“三寶”之一。太原灌腸分紅、白兩種。紅灌腸用鮮豬血與面製成;白灌腸不用豬血,故呈灰白色。
工藝:灌腸以蕎麵製成,入口爽利而筋道,味烈,素淡開胃。早先,其製作方法比較簡單:用冷水將蕎麵打成糊狀,入鍋煮熟,蘸醋、蒜而食,謂之“吃糊糊”。後來,經逐步改進,將糊狀的蕎麵放入小碟內,上籠蒸制。蒸制而成的灌腸,形如碗碟,大的直徑20釐米,小的直徑15釐米,色灰如瓷,呈半透明狀,不粘不連,軟而堅韌,富有彈性。佐以醋、蒜汁食之,既可冷食,也可熱炒,別有一番風味。
推薦:太原市府東街口的食品一條街的楊記灌腸。

怎樣選擇太原美食?

太原油糕
油糕,是以黃米(即軟黍米麵)為皮,糖料或棗泥、豆沙等為餡,經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澤金黃,外焦裡嫩,綿軟香甜,美味可口。
晉中一帶,油糕的種類很多,因製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棗糕(亦稱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稱;因“糕”與“高”諧音,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貴之意,人們往往在年節或婚喪嫁娶、孩子滿月、過生日、老人壽誕、起房蓋屋時食之,故又稱年糕、喜糕。多年來,油糕伴隨著人們送舊迎新、慶賀道喜,成為晉中人民喜愛的傳統食品。
解放前,以榆次城內衙門街的“中興德”及祁縣、太谷一些老字號的油糕最為有名。

怎樣選擇太原美食?

太原孟封餅
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名食,以香、酥、軟、甜、涼的特點久負盛名。凡品嚐過它的人,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
來歷:孟封餅創制於清光緒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當時南里旺村有姓馮的一家財主,孟封村的趙晉山給他家做飯。當時臘月,馮家為歡度春節,要求頓頓都要調花樣。趙廚師儘管手藝高超,幾十天的變樣已技窮藝盡。一天,偶用麵粉與油、糖炒成油性面與麵粉加水和成麵糰。不料麵糰過稀,無法聯餅,只好用鏟子鏟塊,放在鏊上,再扣上扣鍋烤熟,主人食之,十分可口,要求繼續燒製,這就是孟封餅的開始。
後來趙晉山回到孟封,向鵝池村的王富長借200元錢,開設餅鋪,經營“孟封鍋塊”,後來改稱孟封餅。孟封位於清源縣東南,地處汾河東岸,是糧食集散之地,聚集許多店鋪,從河北、榆次到文水、汾陽、陝西的客商絡繹不絕,孟封餅隨之而銷往各地。

怎樣選擇太原美食?

豆腐腦
榆次“三寶”之一的豆腐腦,奇特之處,在於“打滷”。其中尤以白海馬的豆腐腦最為著名。
工藝:白海馬的豆腐腦,由“三鍋”組成。
大銅鍋裡,是以上等的粉條、黃豆、澱粉及各種調料煮制而成的滷汁。售賣時將銅鍋架在籠圈套盒裡,下置木炭盆以保溫;火鍋裡,燉上丸子、豬肉片、油炸豆腐片等;直徑尺餘的砂鍋(俗稱皮鍋)裡,則盛著腦豆腐。
食法:先將一勺腦豆腐盛入碗底,澆上銅鍋裡的粉條、黃豆、滷汁,再放上火鍋裡的丸子、肉片、油炸豆腐片,再滴幾滴香油。色澤微褐,香氣四溢,尤適於冬季食用。

怎樣選擇太原美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