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40天“燒烤模式”開啟。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時段,陽光火辣辣地烤著,對市民的生活影響比較大,為真實反映高溫酷暑模式下的市民生活,面對高溫天氣,躲進涼嗖嗖空調房,無疑是城市人最便捷的避暑方式。但是,如果市民吹空調過久,或者空調溫度開得過低,就可能會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空調病”。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預防

症狀各不相同

“空調病”是一個泛稱,其實是因為人長期呆在空調房裡引發的各種不適症狀總稱:“常見的‘空調病’一是呼吸道疾病,比如受涼咳嗽、喉嚨痛;二是頭痛,比如因為冷風吹到頭部,引起頭部血管收縮;三是頭暈,因為空調房不通風,空氣混濁,二氧化碳含量高,容易引起頭暈;四是肌肉、關節因長期受涼而疼痛;五是身體調節能力變差,進出空調房冷熱交替頻繁,容易得病。”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千萬別對著空調吹

預防“空調病”,一是吹空調不能過久,晚上睡覺空調可以調成睡眠模式;二是空調溫度不能調得太低,以人感覺舒適的最高溫度為宜;三是空調房要適當通風,尤其是在單位,建議早上開空調前先通一下風;四是空調的風不能直接吹到人,因為空調吹出來的風的溫度要遠比空調顯示的溫度低,長期直接對著人吹很容易出現各種症狀。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多多吸收新鮮空氣

在空調屋中,有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二手菸等的存在,要多多吸收新鮮空氣,尤其是吸收小粒徑負離子,小粒徑負離子,有除塵,去灰,有效的將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清除。而且小粒徑負離子能夠更好的進入人體,緩解精神上的不佳,只有小粒徑負離子才能易於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讓人們感覺舒適,輕鬆。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適當進行戶外運動

預防“空調病”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不要畏熱”:“我們希望天氣熱時身體也舒服,但不要過分追求這種舒適感,天氣熱就要出汗,讓身體內部的熱通過出汗水散發出來,順應自然。因此在工作學習之餘,市民應該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出身汗,增強體質。體質好了,身體調節能力就強,就算長期呆在空調房裡也不容易得病。”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小貼士

多補水老人、小孩和體弱的人在空調房內要多補水,但要注意不能喝冰凍飲料,可以喝熱湯,喝一點薑湯或做菜時多加點姜,即可散寒祛暑,增強食慾。此外還可以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排汗的目的。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巧過渡走出空調房時,先把空調溫度調高或關閉空調;進入空調房後,先呆3到5分鐘,把身上的汗水擦乾,然後走出室外,在陰涼處呆幾分鐘再回到室內,反覆兩三次,適應室內低溫。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備外套為了保護肩頸,在進入空調房時,最好穿上長袖薄衣服,護好肩頸、膝蓋等重要部位。外出乘坐地鐵、飛機時,也可以帶上一件防晒服備用,室外防晒的同時,還可以在室內防止冷風侵襲肩頸和關節。

“空調病”跟隨三伏天而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