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在二十四節氣中,立夏系夏季開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立夏節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的儀式。近代民間,有嘗新和秤人之習,此日人們把將熟之小麥、大麥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麥之鮮;或用秤秤人之輕重以祈福。立夏節嚴禁家人坐在門檻上。許多人還習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立夏氣候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為“立夏”節氣。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立夏風俗與禁忌

立夏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舉行迎夏儀式。儀式上,君臣一律穿硃紅色禮服,配硃紅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關於立夏,各地有各種習俗和禁忌。

鬥蛋
是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煮烏米飯
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稱人
我國很多地方在這一天有秤人的傳統習俗。人們在門口掛起一杆大秤,秤鉤懸一張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稱人,一面講些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裡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裡。
這種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忌諱坐門檻
  立夏日有忌坐門檻的說法,特別是孩子。俗傳立夏坐門檻,夏天會疲倦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
  如果孩童不小心坐到門檻了,就必須要坐滿七根門檻。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穿耳朵眼
  舊時,母親多選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眼,說法是此日穿通的耳朵眼不容易長回去。
  穿耳朵眼時,母親一般不事先說明,免得孩子怕疼,而是預先準備好用火消過毒的繡花針,並把孩子哄到自己懷裡吃雞蛋,在孩子張口咬蛋時,用針快速穿過孩子的耳垂。
  還有的人家為自己家的小貓穿耳朵眼、扎紅頭繩。

吃腳骨筍:寧波特有習俗
老寧波立夏吃“腳骨筍”是諸多習俗中不得不提的一個。
  
“因為這個習俗和其他地區有明顯區別。換句話說,是寧波特有的。”對民俗頗有研究的鎮海旅遊局副局長李啟鑫說,節氣習俗的形成往往是以農時為基礎設置的,關係生產活動的時序、方式,節氣飲食習慣的養成又跟當季可收穫的作物有密切關係,而節氣習俗往往又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立夏至,農忙開始,大家自然希望“腳骨健”(身體康健),因此吃“腳骨筍”也成了民間祈求健康的一種借代。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各地的飲食習俗
1、五色飯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為立夏飯。
2、吃軟菜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3、吃蝦面
  舊時,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把蝦摻入麵條中煮食,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表達對夏季的祝願。
4、吃光餅
  福建一些地區有立夏吃光餅的習俗。
5、七家粥
  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七家粥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夏耕夏種。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立夏養生

夏後天氣逐漸炎熱,溫度明顯升高,值此時節,公眾精神調養要“戒躁戒怒”,飲食調養需“增酸減苦”
立夏後天氣炎熱,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閒自樂、笑口常開。此外,還可多做偏靜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養花等。
立夏時節,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和粗糧。平時可多吃魚、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小米、玉米、香瓜、桃、西紅柿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暑、溼、汽為夏天的主令,且常夾有火熱之氣,因此,公眾夏日養生要注意遵循四個原則。

要健脾除溼。溼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溼邪較重的症狀。所以應常服用健脾利溼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溼及淡滲利溼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以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麥冬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全方位帶你解析立夏節

冬病夏治。中醫歷來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鍼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_喘和鼻_炎。

夏天也是便於中藥外用的時節,如用中藥煎湯洗浴,能起到防治多種皮膚_病的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