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做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你知道豬肉有哪些做法嗎?下面小編告訴你。

  一、豬肉的等級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

  特級:裡脊肉;

  一級:通脊肉,後腿肉;

  二級:前腿肉,五花肉;

  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

  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吃豬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

  豬身上裡脊肉最嫩,後臀尖肉相對老些。

  炒著吃買前後臀尖;燉著吃買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

  做餃子、包子的餡要買前臀尖。"

  二、豬肉基礎的做法

  1.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3.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三、燉

  豬肉具有營養豐富和美味的特點,是烹飪的好原料。做好家常菜燉豬肉的訣竅:

  1.肉塊要切得大些。豬肉內含有可溶於水的呈鮮含氮物質,燉豬肉時釋出越多,肉湯味道越濃,肉塊的香味會相對減淡,因此燉肉的肉塊切得要適當大些,以減少肉內呈鮮物質的外逸,這樣肉味可比小塊肉鮮美。

  2.不要用旺火猛煮。因為一是肉塊遇到急劇的高熱,肌纖維變硬,肉塊就不易煮爛;二是肉中的芳香物質會隨猛煮時的水氣蒸發掉,使香味減少。

  3.在燉煮中,少加水,以使湯汁滋味醇厚。

  四、豬肉增液湯的做法

  豬肉***半肥瘦***500g,切小塊,急火煮湯。除淨浮油,隨意飲用。

  源於《溫熱經緯》。本方取豬肉養陰滋液、潤燥,原方稱為"急救津液之無上妙品"。用於溫熱病火熱已衰,津液不能回者。又《隨息居飲食譜》"治……津枯血奪、火灼燥渴、幹嗽、便祕",當歸瘦肉湯

  當歸瘦肉湯

  其法同此。

  五、海帶燉

  【原料】

  豬肉300克,海帶150克,姜5克,蔥10克,鹽10克。

  【做法】

  1.把海帶洗淨,切成細絲;豬肉洗淨,切成塊;姜拍鬆,蔥切段。

  2.把海帶、豬肉、姜、蔥放入燉鍋內,加清水1500毫升,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煮1小時,調鹽即成。

  【用法】

  每週1次。

  【功效】

  補虛損、降血壓,適用於高血壓病肝腎陰虛型患者。

  六、栗子燉

  【原料】

  豬瘦肉500克,栗子300克,蔥、姜少許,植物油、料酒、砂糖、醬油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切成小方塊,栗子剝皮。

  2.鍋中放油與砂糖炒成橙紅色,倒入醬油,放入豬肉、栗子、蔥、姜、料酒同煮。

  3.肉軟時即可。

  【用法】

  每週1次。

  【功效】

  潤肺化痰、補腎健脾。

如何做美味木須肉
四季豆炒肉的經典做法
相關知識
豬肉的做法大全
豬肉的做法有哪些
土豆燉豬肉的做法步驟
豬肉的做法
烹飪豬肉的做法
菜譜豬肉的做法
西餐豬肉的做法
好吃菜譜豬肉的做法
豬肉的做法及食用禁忌
好吃豬肉的做法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