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真實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18日

  成功的經驗不一定自己去經歷,問路才會不迷路。快速喝到牛奶,不一定自己要去養牛,要採取拿來主義,要問要學,要學要問,才能真有學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一:成功,就是把人心撼動

  他叫張小盒,一個網路動漫人物,辦公室小白領,沒有錢,沒有女朋友,每天拼命地加班,在無奈中尋找快樂。張小盒,臉色憔悴,如焦黃的土豆,穿白襯衫,系藍領帶,小小的身子,方方正正的大腦。就是這樣一個張小盒,瞬間成了都市白領的代言人。

  張小盒很快成為網路紅人。作為虛擬動漫人物,張小盒入選《第一財經日報》SNS中國先鋒人物。07年11月,一本《張小盒Office異想記》的書也跟著面世了,一版就是10萬冊,在《新京報》、《京華時報》和噹噹網的排行榜上,都進入了前五名。張小盒成了都市白領擁戴的“人民代表”,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想說卻不敢說的話,張小盒說了,他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張小盒做了。

  張小盒的主創者叫陳格雷。陳格雷在廣告界叱吒風雲近十年,是廣告界中頗有影響的人物。他的公司經常能做到百度、康佳那樣的大品牌。但陳格雷並不就此滿足了,他覺得自己一定能夠做一項比廣告更有價值的事情。2006年初春,35歲的陳格雷離開了自己經營9年的廣告公司,將妻子和只有5歲的孩子留在廣州,隻身來到北京。來北京後,陳格雷先在一家公司打工,這家做網路動漫的公司挑動了他的創業靈感,陳格雷明白了自己將要做的事業:動漫。

  陳格雷開始設計動漫人物。他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動漫形象的雛形,但最終都放棄了。一天,陳格雷行走在北京街頭,放眼望去,滿是一張張倦意沉沉的臉孔,一雙雙行色匆匆的腳步,一座座像盒子一樣聳立的高樓大廈。陳格雷忽然有了靈感:房子是盒子、辦公室是盒子、電腦是盒子、桌子是盒子、汽車是盒子、我們無時無刻不是生活在盒子裡,我們好想開啟盒子,跳出盒子。

  在現代社會裡面,我們每個人已經被折磨成了方形。於是,一個方頭方腦的形象在陳格雷的腦海中慢慢清晰起來,一時間彷彿所有的想法都找到了出口。陳格雷給這個方頭方腦,又有些小男人樣的動漫形象,起了一個又平常又順口的名字——張小盒。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陳格雷在網上和林小能相遇了。這個在盒子間裡埋頭工作的年輕人,想要擁有一隻盒子,一臺個人電腦。他在網上打出個人廣告:“誰贊助我5000元買膝上型電腦,幫他實現價值3萬元以上的廣告效果。”他這樣計算自己作為個人媒體的宣傳效果:每天會在大街、公交車、地鐵、咖啡廳等地方使用及攜帶膝上型電腦,上面可以貼加贊助廠商的廣告;約見朋友與客戶時,可以推薦贊助公司品牌;此外還可以在線上進行個眾宣傳:向所有QQ好友、群好友,MSN好友推薦,利用部落格、論壇、郵件簽名等形式宣傳;邀請至少10個比較好的博友為自己寫文章宣傳,這些博友的點選率有10萬、20萬等。陳格雷對林小能的創意大加讚賞,他們組成了盒子團隊。

  林小能和陳格雷簽了一份個人媒體傳播的合同後,就開始兌現自己的承諾。他揹著有張小盒形象的書包,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處轉悠,回到自己的住所,就趴在換來的膝上型電腦上,通過自己的部落格、MSN、QQ和各種網路論壇上瘋狂地傳播著張小盒的故事。盒子粉絲們自發建立的QQ群,一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100多個,張小盒三個字在百度的搜尋量,也從一開始的7千多,迅速發展到了100多萬。

  陳格雷也沒有閒著,利用自己從事廣告多年的經驗,把張小盒的故事,貼到了許多報紙上。張小盒在陳格雷、林小能兄弟倆的推動下,進入了都市白領的生活中,迅速在網路上火了起來,而且火的速度之快,讓陳格雷和林小能都意想不到。張小盒一夜之間成了聚寶盒。

  一些嗅覺靈敏、希望開啟白領市場的企業爭先恐後,希望能借網路紅人張小盒的嘴,來說說他們的故事。國內大名鼎鼎的聯想找上門來尋求合作,讓他倆專門為聯想的一款電腦量身定做“聯想版”的張小盒故事。可是陳格雷想都沒想,就說:不能合作。因為盒子團隊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一個原則,不能將任何品牌的內容植入張小盒漫畫中來,張小盒是都市白領的代言人,他給受眾的,是一種人心的感動和共鳴。

  一家話劇社找上門來了。 2008年4月1日,根據張小盒動漫編成的話劇《辦公室有鬼之“盒子門”》,在北京朝陽劇場正式上演,主角張小盒,第一次登上了舞臺,在舞臺的聚光燈下演繹現代都市人的盒子故事。看似只是現實中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是好多人一邊看著,一邊笑著,眼淚就不知不覺地湧了出來。

  盒子團隊每天都在賦予張小盒新的內容,不斷完善人物的性格,他們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要讓張小盒的文化價值不斷增加。無數網友在網路上通過郵件、跟帖等形式,用自己的經驗、故事及想象來編織張小盒,張小盒形象一天比一天豐滿起來。人們從張小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張小盒成為網路時代人心的粘合劑,人們通過張小盒,互相溝通,惺惺相惜,互相取暖。張小盒的價值,已不僅僅是簡單的財富價值,張小盒已成為一個直抵人心的文化產品。

  有人說,張小盒創造了一個小投入、大產出的財富神話。陳格雷也說,張小盒的身價已突破了一千萬,並且還在與日俱增,張小盒上市也不再是遙遠的夢想。張小盒告訴我們,有一種成功,就是把人心聚合,把人心撼動。

  篇二:站在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雖然那個又瘦又黑的女孩兒竭盡了全力,但最終還是沒能進入省女子足球隊。考試結束之後,所有落選的女孩兒都失望地離開了,只有她還默默地坐在球場邊上看隊員們訓練。教練看到她傷心的樣子,心裡有些過意不去,就走過去安慰她。

  “您能留下我嗎?”女孩兒抬起頭,眼睛裡含著淚水。

  “可我們的主力隊員已經夠了。”教練為難地說道。

  “那就讓我做個替補隊員吧,總得有人給主力隊員拿衣服、送礦泉水啊。”

  “你為什麼非要留下來呢?”教練好奇地問道。

  “我想站在離成功最近的地方,在這裡我隨時都有機會成為主力隊員,不是嗎?”

  教練望著她渴望的眼神,實在是不忍心拒絕,於是留下了女孩兒。

  從此以後,每當場上的隊員進行訓練的時候,女孩兒就默默地在場下練球。她的堅持不懈終於為她贏得了一次難得的機會。在一次重要的比賽裡,前鋒隊員意外受傷,萬般無奈的教練只好派她上場,結果女孩兒在下半場連進兩球,不僅幫助本隊獲得了勝利,更使得自己一戰成名。這女孩兒就是女子足球世界盃金靴獎得主——孫雯。

  生活就是這樣,你很難一開始就獲得成功。如果暫時得不到成功,那麼你就站在離成功最近的位置,這樣你就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會。一旦機會到來,你就有可能第一個獲得成功。

  篇三:牛頓的成功源自於刻苦

  牛頓出生時有3磅重,那時家人擔心的是這個小生命是否能夠活下來。牛頓活了下來,只是體弱多病,性格靦腆,大家一直覺得他反應有些遲鈍,所以上了小學成績不佳家人也就沒以為什麼。牛頓有自己的優點,他意志堅強,有種不達目的不輸的勁兒,並且他愛好廣泛,小手工做的又精細又別緻。比如他做的燈籠在風箏的牽引下上了天,他精心製作的水漏,計時準確,只是因為學習較差,這些都被人忽略了,同學們冷落他、歧視他,有一次班上第一的同學竟無故踢了他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被激怒了,他下定決心要和同學較量一翻。從此,他學習努力,在學期末超過了那位同學,成了全班第一名,同學們再也不敢小瞧牛頓了,牛頓知道了學習好的好處,從此更加努力,他每天晚睡早起,爭分奪秒,再也沒被同學追上過。

  上了中學,牛頓還是那麼的樂於動手作小玩意。他製作的一架精巧的風車,別出心裁,內放一隻老鼠,名曰“老鼠開磨坊”,受到了大人孩子的一致好評。

  然而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4歲那年,牛頓的父親去世了,小牛頓隨母親回到鄉下,為了生活,母親讓牛頓去經商。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怎麼會捨得離開心愛的校園,牛頓苦苦向母親求情,然而一切都是沒用的,他們不可能老靠著舅舅過日子。但是牛頓實在是太討厭經商了。他每天一早,隨同一個老僕人來到10幾裡外的一個鎮子上,他把生意託付給老僕人去做,自己就偷偷地跑到半路的籬笆下看書,晚上再隨老僕人一塊回家。這樣日復一日,日子倒也樂哉,牛頓很快適應了籬笆下的讀書生活,自己十分滿足。

  但是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一天,牛頓正在籬笆下苦讀書,碰巧被路過此地的舅舅看見,舅舅真是好生氣好生氣,大罵他偷懶,不務正業。牛頓怔怔地站著,看著舅舅把書從他手中搶過來,他想舅舅一定會把書給撕碎了。然而事情並未發生,舅舅拿起書兩眼,只見這本數學書上密密麻麻寫滿了符號,舅舅感動了,一把抱住牛頓說:“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以後舅舅支援你讀書。”在舅舅的關懷下,牛頓學完了高中課程,

  並於1661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學習期間,牛頓得到了著名數學家巴羅的賞識,儘管如此,他畢業成績並不優秀,牛頓又回到了鄉下。

  牛頓在伍耳索甫鄉下呆了18個月,誰也沒想到這18個月竟為牛頓一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667年,牛頓返回劍橋大學學習,並於1668年拿下碩士學位。第二年,可敬的巴羅教授主動讓賢,把自己的職位讓給了自己心愛的學生。從此,牛頓燦爛的時光開始了,他在劍橋一呆就是30年。30年的時間,牛頓付出了無數辛勤的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從平凡到偉大,從“笨蛋”到科學家,牛頓離不開種種客觀條件,但是最高不開的還是他的努力,他的刻苦。
 


  看過的還:

機遇與成功的事例經典
機遇與成功的事例精選
相關知識
成功的真實故事
殘疾人成功的真實故事
溝通成功的真實故事
借力成功的真實故事
借力成功的真實故事
男孩一夜之間成長的真實故事
關於愛心的真實故事
名人成功的勵志故事精選集
關於感恩的真實故事
體育名人成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