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英語誤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當下,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外語教育。而眾多五花八門的培訓班讓家長們迷茫困惑,難做取捨。世紀青年教育少兒英語培訓專家友情提示:只有充分了解少兒英語教育的基本規律,把握理性的原則和途徑,認清英語學習的若干誤區,才能作出較為明智的選擇。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誤區之一:“錢花到了就行”

  對策:正確的選擇是成功的一半,不是錢花到了就行,而是錢花對了才行。

  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首先要綜合考慮孩子的具體情況及其學校的教學特點。選擇正確了,會使其成為校內學習的有力補充,相得益彰反之,耗時低效,不如不上。學校型別選對了,還要考察辦學的質量和信譽。家長們應該慎重地分析比較,選擇社會信譽好,辦學態度嚴肅踏實,管理正規,有一定規模和歷史的培訓學校。

  誤區之二:背單詞是外語學習的首要

  對策:語言運用能力最重要。

  有些家長總是認為校外英語學習課堂的老師如果不經常默寫單詞,就是不負責任在檢查孩子學習成果時也以背會了多少單詞為標準,甚至對幼兒園和小學生也不例外。對於學前和小學生來說,培養興趣,獲取語感,形成規範的語音語調,養成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是最首要的。

  對於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說,以聽說為主,正所謂要把耳朵“打通”,讓舌頭“靈活”,培養交際能力的訓練更重要。

  誤區三:尋找速成英語班

  對策:循序漸進才是真。

  培養孩子成材,最忌拔苗助長。事實上,中國缺少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家的那種語言環境,除了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長期的能力訓練外,無任何捷徑可走。當然教學得法,效率會高很多.

  誤區四:崇尚全外教

  對策:不盲目迷信外教。

  一聽說是全外教授課,一些家長會認為孩子一定能學到最正規、最地道的英語,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外教上口語交流課,對於已有一定英語詞彙積累和基礎語言知識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學到最真實地道的英語,迅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但如果孩子的詞彙量還在三四百以下,且名詞居多,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因為能夠交談的範圍實在太小,效率太低。

  追求全外教,孩子因為能聽懂、能表達的太少,交流的艱難會使他們沮喪。對初學階段的年幼孩子來說,興趣和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學英語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用錯誤的方式磨耳朵

  磨耳朵是英語啟蒙裡非常重要的階段,指的是英語語音輸入積累, 兒歌、童謠、動畫片、繪本音訊等都屬於磨耳朵的素材。很多家長看到別家的孩子從磨耳朵開始學習英語,自己也開始效仿,但這個方法不見得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果。因為“磨耳朵” 是有它的適用年齡的: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隨便磨,效果也好;到了3-6歲,則需要視孩子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孩子的中文能力越強,對其它語言的音訊接受度就越低;6歲以上完全沒學過英語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不吃這一套了,會更傾向於要求聽中文音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完全聽不懂的語言就跟聽到噪音沒太大區別。就像聽西班牙語廣播並不會讓我們學會西班牙語一樣,因為對我們來說都是無效輸入。

  所以,當中文成為孩子的強勢語言之後,磨耳朵必須要求“可理解的輸入”,一味播放孩子聽不懂的內容只會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不正確的操作方法還會導致孩子失去學英語的興趣,得不償失。

  誤區二:用家長的眼光判斷難易

  有些家長習慣於用自己的感覺去判斷孩子學習的難易,也是不太合適的。我們以前接觸英語較晚,而現在很多孩子從學齡前就開始學習英語,所以,我們所認為的難易其實並不適用於現在的孩子。例如表示動物的單詞中,我們可能覺得dog、cat、panda很簡單,而iguana***鬣蜥***、tarantula ***一種有毒的蜘蛛*** 很難,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並無難易之分,它們都是指代一種動物。尤其在聽說方面,孩子更敏感單詞本身的意義和類別。

  另外,即使是在國內英語學得很好的家長,也未必能掌握母語國家小朋友的常用單詞。我們在美國的小區有對好友,都是當年拿著高分GRE全獎學金到這邊上研究生的學霸,前不久聚會時他們感慨,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週拿回去的單詞表,經常都有一兩個不認識啊。

  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還真不能對自己的判斷太自信了。孩子什麼階段該學什麼,什麼算難什麼算簡單,還是得參考權威的書籍,最好能請教專業老師。

  誤區三:拒絕“死記硬背”

  曾經有朋友問我孩子學英語需不需要背單詞、拼寫單詞,怎麼會不需要呢?我們當年學中文也要學認字、寫字的啊。朋友說這種背單詞、寫單詞感覺算“死記硬背”,和快樂教育相悖,怕破壞孩子的興趣,而且聽說美國孩子不用記單詞的啊。

  我想說,還真不要被所謂的西方“快樂教育”忽悠了啊,上面那張單詞作業表不是標註得明明白白嗎?孩子需要做1-5步,其中第5步就是拼寫單詞,如果寫錯了,那就得重新再從第一步開始,美國孩子也是得老老實實記單詞的。而且,這邊還流行一種叫Spelling Bee***拼寫小蜜蜂***的比賽,就是孩子們之間記單詞拼寫單詞的競賽。

  類似我們從前學中文時老師把一些相同部首偏旁的字整理在一起,英語單詞也是一樣的,比如上面的這張單詞表,好幾個都帶有“ram”,它們拼寫類似,讀音也類似,孩子們就更容易記憶。所以,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死記硬背”都是英語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只是要避免枯燥無規律的方式而已。

  誤區四:經常盤問孩子“學了什麼,這個怎麼說”

  孩子上了一段時間的英語課之後,有些家長會經常問孩子:“寶貝,今天都學了什麼啊?” 或者問:“寶貝,香蕉用英語該怎麼說呀?” 有時,家長會發現孩子不願意回答或答不上來。之前我在國內的英語工作室上課時,曾經有位家長抱怨,“我問孩子‘紅色’用英語怎麼講,他完全說不上來,都學了那麼久怎麼什麼都不會呢!”我聽了之後拿了一盒水彩筆問孩子:“Tommy,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the red one? ” 孩子毫不猶豫地把紅色的水彩筆遞給我,然後我又拿出一支藍色的再問孩子:“What color is it?” 孩子很熟練地回答“Blue.” 這說明什麼呢?孩子不願意回答或答不上來,很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的問法不對,因為孩子習慣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學習語言的話,突然的轉換會讓他們不適應。

  不同孩子對這種有點類似於”考試”的問題反應會不太一樣,有些孩子喜歡這樣的一問一答,答對了很有成就感;可有些會有點兒反感,甚至有些尷尬或者不舒服,因為明明知道你是在考他,而不是一個正常平等的對話;還有些可能因為沒有對話情境,他會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所以,家長偶爾的詢問是可以的,但不要經常這樣問,更不要因為孩子答不上來就否定他們的學習,這樣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誤區五:只學了英語

  任何語言說到底其實只是一種溝通工具,家長讓孩子學好英語,歸根到底是想讓孩子通過這個工具更好地理解世界。很多剛來美國的人可能都有類似體驗,自我感覺英語還不錯,但和當地人交流起來仍然不夠順暢,常常每個單詞都聽清楚了,但不知道整個句子是什麼意思,或者儘管明白句子的字面意思,還是不理解笑點在哪兒。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一位中國留學生第一次在美國高中上課,旁邊的美國同學對他說“Hey, What’s up?”***就是打招呼,相當於“Hello”, 或者我們中國人問“吃了沒?” 的意思***, 小留學生很疑惑地抬頭看,上面什麼都沒有啊,然後回答對方“Nothing is up.” 搞得那位美國同學愣了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一門語言和它所承載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孩子學會多少單詞記住多少表達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真實的情境裡跟母語是英語的人交流,能否捕捉到他們手勢眼神表情的含義,或者語言中透露的幽默,然後透過這些去了解背後的文化,這才是我們學習英語這個工具的目的。

怎麼開發孩子的創造力
怎麼培養出高財商的孩子
相關知識
孩子學英語誤區
父母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輔導孩子學英語
家長怎麼陪孩子學英語
一年級孩子學英語的方法
孩子學英語用什麼教材
孩子學英語視訊
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學英語
家長怎樣教育孩子學英語
家長應該怎樣教孩子學英語
家長應該怎樣鼓勵孩子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