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的誤區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輸液成為中國獨有的醫療文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由於輸液作為一種持續的靜脈注射,和口服藥及皮下注射相比確實有療效快療程短的優勢。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輸液的誤區。

  輸液的誤區

  1、輸液比吃藥效果好

  當然不是!靜脈輸液和口服藥物的最終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2、輸液就是輸營養,多輸點也沒事

  輸液治療儘管作用強,見效快,但它的危害和不良反應也很突出,不當的輸液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Tips:我們需要防止過度治療,避免攝入過多藥物而傷身。能口服藥物治療的疾病就不選擇打針,能打針治療的疾病也儘量不選擇輸液。

  輸液的危害

  1、發熱反應

  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攝氏度。

  2、肺水腫

  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有心力衰竭或心臟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輸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誘發肺水腫。

  3、靜脈炎

  因為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

  4、空氣栓塞

  原因在於,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5、醫源性感染

  在幾種給藥方式中,打點滴是最危險的。打點滴穿透面板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面板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

  打點滴的危害

  降低免疫力小病不愛好

  在自然狀態下,人體對周圍環境的病菌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賴輸液,不僅會增強人體的耐藥性,還可能干擾人體的正常防禦功能。輸液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迴圈,沒有經過胃腸道,省略了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環節。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難以控制的惡性迴圈,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

  同時,還容易患上“輸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時經常採用輸液的方式治療,導致以後再得同樣的疾病如果不輸液就不太容易治癒。

  容易損傷人體肝臟和腎臟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輸入的藥液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的負擔。長期輸液,就可能對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損傷。如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除可能引起腎功能障礙外,還會對聽力造成損害。

  特別是兒童,不合理的輸液容易引起藥物性血尿。這是因為人體靜脈滴注的大多數藥物,其有效成分進入血液後,最終通過腎臟排洩出去。部分藥物在與腎臟接觸期間,可直接損傷腎臟的某些組織,引起區域性組織缺血、壞死等,進而產生血尿。因此,在孩子用藥期間,家長應注意觀察,一旦孩子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告訴醫生。

  導致菌群失調反覆感染

  人體的體表及體內有很多細菌,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間的平衡,就不會引發疾病。過度輸液會導致人體固有的細菌菌群失調,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為今後的治療帶來難以想象的不良後果。

  如一些女性陰道炎反覆發作,自行選擇一些小診所輸液治療,濫打點滴、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會導致陰道菌群失調,造成細菌耐藥或反覆感染。專家表示,多數情況下,普通的女性炎症可以通過吃藥加上區域性外用藥治癒,通常不需要輸液來消炎,盲目輸液有很大弊端。

  輸液存在不確定的風險

  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進入血液迴圈,沒有經過人體天然屏障的過濾,雖然發揮藥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應發生,往往也更快,更嚴重。

  即使輸液前做了無菌化處理,溶液的濃度合理,速度得當,輸液也依然存在難以預知的風險。如身體虛弱者、心臟功能欠佳者,都對身體“容量”的變化十分敏感,即使只輸入普通生理鹽水,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專家提醒,靜脈輸液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
 

蔥油海蜇絲清熱解毒更營養
四個月寶寶輸液的危害
相關知識
輸液的誤區有什麼
冬季養生的誤區有什麼
女性冬季養生的誤區有什麼
喝茶的誤區有什麼
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孩子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發燒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經常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長期輸液的危害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