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畫教案***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古代人物畫教案篇2

  課 題:中國古代人物畫欣賞

  課 時:一課時

  課 型:欣賞課

  授課物件:7年級

  教材分析:綜合型

  教學目標:

  1. 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2.引導學生體會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內涵,分析欣賞中國古代人物畫在表現

  人物動態、人物表情、色彩、線條等諸多繪畫因素的同時是如何處理好形與情這一矛盾的。

  教學重點:

  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突出人物內心世界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主要特點

  教學難點:

  以點帶面,通過本章中國古代人物畫某一點切入課題,全面認識中國古代繪畫。

  教學方法:

  1. 教法:欣賞、講解演示和繪畫相結合

  2. 學法:對中國古代人物畫有一定的瞭解和欣賞能力

  教具準備:

  1.所需檔案,範圍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做成課件映示文字介紹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形成,發展過程,以及簡略介紹山水畫,花鳥畫種的表現技法。

  2.選用部分中國古代大師人物畫慢放一遍。再根據相對獨立的畫面詳細講解作者及創作背景,加深理解。

  學具準備:準備筆記對古代人物畫及畫家做相對詳細的記錄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好,現在我們開始上課了

  二: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古代繪畫大師,大家還知道哪些古代著名人物畫,通過回答問題引入今天要欣賞的人物 畫。

  三:講授新課:

  ***一***匯入新課

  1.媒體映示課題,介紹中國古代繪畫的悠久歷史,獨特的藝術傳統,發展過程和正式形成的時期。

  ***二***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特點:

  ***1***中國古代人物畫對於人物的描繪,不僅僅是滿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著重人物性格與內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謂的傳神。

  ***2***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獨特傳統,還表現在善於運用長卷的形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實而細緻地描繪現實生活的場景及其人物活動。如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3***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獨特傳統,還表現在高度的筆墨技巧與技法的多樣性。 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曾鯨的《張卿子像》。 應當指出的是,中國古代人物畫既有如上述的刻畫工細的工筆畫,還有畫法洗練縱逸的簡筆人物或寫意畫。後者的代表作以梁楷的《李白行吟圖》最為典型。寥寥數筆就把大詩人李白那種才華橫溢的風度神韻,刻畫得十分傳神,真可謂筆簡意賅。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我國古代人物畫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相信同學們在以後額度學習中會更加晚上自己。

  五:作業佈置:

  A 對中國古代人物畫做進一步的瞭解

  B 臨摹古代人物畫作品

  古代人物畫教案篇3

  一. 教學目標

  1.藉助現代教育媒體,從“審美教育”、“理論知識掌握”、“欣賞能力提高”幾方面制定教學目標,製作教學課件,努力使視、聽、練有機地組成一個既能傳授知識提高美術欣賞水平,又能獲取審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動態功能系統。

  2.引導學生體會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內涵,分析欣賞中國古代人物畫在表現人物動態、人物表情、色彩、線條等諸多繪畫因素的同時是如何處理好形與情這一矛盾的。

  3.深入瞭解我國古代人物畫的幾副傑作。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突出人物內心世界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主要特點,也是重點。

  2.以點帶面,通過本章中國古代人物畫某一點切入課題,全面認識中國古代繪畫。三. 課的型別: 講授課四. 主要授課方法:講授、問答、討論、欣賞五. 電教設計

  1.所需檔案,範圍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做成課件。

  2.映示文字介紹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形成,發展過程,以及簡略介紹山水畫,花鳥畫種的表現技法。

  3.選用《韓熙載夜宴圖》長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個既有聯絡,又相對獨立的畫面,配樂詳細講解,每段根據需要進行人物區域性處理放大,最後全卷配樂以錄影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為啟迪學生思維,佈置練習,欣賞幾幅唐代人物畫,電腦媒體映示。

  《虢國夫人遊春圖》 《搗練圖》《龍鳳人物圖》《簮花仕女圖》

  5.小結六. 電教軟體

  光碟課件七.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媒體映示課題,介紹中國古代繪畫的悠久歷史,獨特的藝術傳統,發展過程和正式形成的時期。

  提示:由於以描寫人物活動為主的人物畫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畫,而山水畫,花鳥畫是後來從人物畫中分離出來形成今天的獨立畫科。

  δ按畫科分:人物、山水、花鳥

  按技法分:工筆、寫意

  媒體映示作品,工筆畫《張卿子像》,寫意畫《李白行吟圖》,配以文字解釋什麼是工筆畫,什麼是寫意畫。

  ***二*** 中國畫的特點

  1.映示標題文字說明:中國古代人物畫對於人物的描繪不僅滿足於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與內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謂傳神。

  2.映示圖片投影:五代畫家顧閎中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慢速播放長卷,並配文字介紹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顧閎中南唐畫家,善畫人物,據記載,他奉南唐後主李煜之命夜至韓熙載家中,窺視其夜宴情景,憑現場目識心記,創作了此畫。

  δ韓熙載,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貴族,避難來到南唐,初有恢復中原巨集圖大志,但李煜對他猜忌,他為免遭不測便沉緬於聲色之中,以放蕩頹廢的生活來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無所作為。

  3.再把《韓熙載夜宴圖》分成五個獨立畫面。

  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每個畫面放大,主要人物區域性再次放大,配音樂。

  ***1*** 第一段聽樂:***映示畫面***

  作者緊抓一個“聽”字,把握不同聽眾的情緒反應,不論轉身注視著彈琵琶歌伎的賓客,還是半掩在屏風後面探頭傾聽的女子,都統一到聽樂這個中心,在場的每個人都被迷人的音樂陶醉。

  提示:區域性放大鏡頭,看到韓熙載神情憂鬱,眉宇 間含著沉思與隱憂,這種出色的心理描寫達到極其傳神的境界。

  ***2*** 第二段,觀舞***映示畫面***

  畫面區域性放大韓熙載為助興站起親自擊鼓,舞伎翩翩起舞,眾人也站立,擊掌,打板,合著節拍。

  提示:韓熙載雖擊鼓助興,但臉上沒有笑意,流露出悶悶不樂。提問學生為什麼。

  另外畫面放大映示,後排穿黃色袈裟的和尚,處在觀舞賓客中,並不正視舞女,而是眼看擊鼓的韓熙載,人物表情內心活動,畫得很出色。

  ***3*** 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場面,此段情節輕鬆,使《夜宴圖》有張有弛,富有節奏變化,是整個宴會情節上的一個間歇。

  4.第四段:清吹

  描寫韓熙載欣賞樂伎演奏的場面,休息後的韓熙載更換了衣服,袒胸露腹,盤腿而坐,右手揮扇欣賞管樂。故作不拘小節,疏狂自放的姿態。

  五個樂伎雖並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態不同,有合有分,絲毫沒有呆板之感,使人彷彿聽到高亢豐富的管樂和聲。畫家用的線描,有粗細、輕重、疾緩之分,充分顯示了衣衫的質感。五個樂伎服裝主色調是淺色,由紅綠兩色相互穿插,有對比又有呼應,顯得豐富而統一,畫的極其工細。

  5.第五段,散宴

  這段收尾用一對男女隔著屏風對話的情節,自然過渡到最後一段送別***映示對話圖*** 韓熙載的其它賓客都在與歌舞伎調笑言歡***映示畫面並放大***

  唯獨韓熙載一人在獨立深思,揮手與客人道別,為什麼?

  提示:聯絡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下,強顏歡笑的矛盾心理和內心苦悶。

  6.最後再次用錄影配樂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長卷圖,加深體會《韓熙載夜宴圖》在刻劃人物心理狀態,用筆沒色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1.古代人物畫大全

2.古代人物畫欣賞

3.彩鉛簡單古代人物畫圖片

4.古代人物畫線描素材

5.中國古代人物畫作品

兒童人物畫圖片大全
中班人物畫教案
相關知識
古代人物畫教案***2***
中班人物畫教案***2***
傳神寫照的人物畫教案***2***
古代人物畫畫家作品
古代人物畫精品圖片
古代人物畫高清圖片
古代人物畫代表作品
古代人物畫畫圖片
圖片寫意古代人物畫
水墨古代人物畫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