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式書法作品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橫式書法作品非常的適宜觀賞,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書法藝術作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橫式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橫式書法作品圖片1

  橫式書法作品圖片2

  橫式書法作品圖片3

  橫式書法作品圖片4

  書法那些事:書法藝術的醜

  《蘭亭序》 書寫:王羲之 內容思想:寫蘭亭集會的盛況以突出生之“樂”,闡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觀點,表達珍惜短暫的生命,熱愛美好的生活的思想。行筆基調:輕快、細膩、華美。行筆基調:輕快、細膩、華美。“形、義、情”特色:其書法“點畫秀美,行氣流暢”,“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遒媚勁健,絕代所無”。書寫者王羲之以輕快、華美的筆法***筆畫***表達快樂的文字內容,以細膩、華美的筆法***筆畫***表達珍惜短暫的生命,熱愛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文字筆畫所賦予的情感與文字內容所蘊含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得到後人審美情感共鳴,被譽為天下第一大行書。

  書法藝術的醜, 在書法藝術中,如何區分書法藝術的美與醜。這得從美學理論中去尋找什麼是美,什麼是醜。美是一個複雜的學問,從美學誕生以來對美是什麼,什麼是美?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人人都可接受的定義。

  每個人的眼中都有自己的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的原始本能,美在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中,美和我們天天相伴,美無處不在,並影響我們的一生。

  《祭侄稿》 書寫:顏真卿 內容思想:祭奠就義於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表達悲憤慷慨的心情。 行筆基調:渾厚、凝重。“形、義、情”特色:書寫者顏真卿以自成的書體、厚重的筆畫隨情揮灑,任筆塗抹,形成了悲憤慷慨、凝重悲壯的意境。通篇波瀾起伏,時而沉鬱痛楚,聲淚俱下;時而低迴掩抑,痛徹心肝,堪稱動人心魄的悲憤之作。其文字筆畫和內容思想雙重情感充分地融合統一,渲染了氣氛,增加了藝術感染力,成為行書典範,屈居天下第二大行書。

  書法藝術的美在形式上是和諧、勻稱、有比例、有秩序,令人產生愉悅、振奮、幸福的事物;書法藝術的醜則是形式上的不和諧、失比例、不勻稱、無秩序,令人產生厭惡、雜亂、痛苦的事物。醜與美是相比較、相伴而生、相依而存在的對立事物。

  漢字書法是唯美的的事物,它追求文字書寫的優美,即:講究和諧、比例、結構、端正、統一,反之,則為醜。那麼醜書法能成為藝術嗎,從醜書法藝術中能夠悟出美嗎?這是值得書法人去探索、研究的一個問題。

  《醜的美學》***1853年羅森克蘭茲***理論產生是有社會背景的,當時,人們厭惡社會的貪婪、凶殘、醜惡現象,醜的東西麻木了人們的審美觀,就把美看成虛偽、做作、假善。人們以扭曲、逆反、肢解的方式來發洩並表現內心世界的情感,通過藝術地製造醜,透過醜看到了醜背後的美。那時的西方世界出現了抑美揚醜的藝術風潮。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出現了很相似的歷史,清朝的科舉制以書取人,因為文字書寫的醜,把很多有德才的志士擋在了仕途之外。於是有的人,在沒有能力達到書寫董其昌書法水平的情況下,就以叛逆、扭曲、肢解的書法形式來表達對科舉制的不滿。有的甚至讓自己的小孩、婦人學習董字,以表示那是小孩、婦女都能做到的,卻難倒了堂堂大丈夫的一種對科舉制的抗議。醜書法開始萌芽了,碑體興起、書道自然、反書奴倡個性、以倚斜扭曲取代端正等等書法現象充斥了清朝至今日,餘毒日盛。堂堂的大丈夫玩不出那雕蟲小技的能事,卻不如那些婦女、小孩做的事,可謂浮懆,眼高手低。書法雖小技之道,卻蘊含著一個人意志品質,沒有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精神和頭懸梁錐刺股的實幹行動,就只能胡塗亂抹了。

  《寒食帖》 書寫:蘇軾 內容思想:抒寫寒食節人生之嘆,表達了蘇軾惆悵孤獨的心情。行筆基調:典雅、清逸、簡潔。“形、義、情”特色:作者在蒼涼惆悵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一開始心緩筆緩,隨後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全篇筆隨心境而變化,一氣呵成。作者將心境情感的變化,寓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文字筆畫和文字內容情感充分融合,達到極致,堪稱“天下第三行書”。

  西方是沒有書法藝術的,醜的藝術形式往往表現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的藝術形式上,不是所有美的事物都能通過醜的東西看到美。書法藝術的醜是看不到美的事物的,扭曲、雜亂、肢解的文字讓人讀起來無所事從。特別是那些不能識讀的書寫,就更顯得沒有文化了。人人都認識這個字、都那麼書寫,你偏要搞點花樣,把它變成了別人不能識讀的文字,這是一種沒文字文化素養的表現。常常令人產生厭惡、不能識讀、無病呻吟的文字書法,不是真正的書法藝術美,同樣表現不出書者的哭笑、喜怒、哀樂、善惡的情感來,人們只能從文字表達的內容來解讀你的情感,塗鴉只能是醜怪。美學理論認為:中國傳統美學獨特的審美形態是“中和”。“中和”是居中不偏,相容兩端,中庸平正,、不偏不倚、不過不及,平衡協調,辯證統一,不走極端。醜書法不是逆反,就是走極端,無美可言。

  《淡墨秋山詩帖》***米芾*** 書寫:米芾 內容思想:表達詩人對於友人的深情和厚愛。行筆基調:綺麗、清雅。“形、義、情”特色:此帖運筆如刷,筆力雄健,結態造勢寬展肥美,當為米芾中年書法之精品。此帖瀟灑俊秀,倜儻風流。全文綺麗如秋雲織錦,爛漫若春花爭榮,精巧、秀麗、清雅。這與詩中詩人與友人“重攜手”的情感相融合,文字筆畫所賦予的情感與詩的意境、情感完美統一。

  附釋文:淡墨秋山盡遠天,暮霞還照紫添煙。故人好在重攜手,不到平山謾五年。

  《雁塔聖教序》 書寫:褚遂良 內容思想:宣揚和闡述了佛教的哲理,高度評價和讚揚了玄奘法師不避艱險,長途跋涉到天竺***印度***取經,及全力從事佛經翻譯工作的精神,還頌揚了唐太宗提倡佛教的政策。 行筆基調:雍容、婉暢。“形、義、情”特色:褚遂良把晉人的韻趣和蘭亭的筆法融入端正嚴格的楷體,在朴茂中加入華麗,在剛勁中滲入遒媚,勁秀飽滿,法則溫雅,美麗多方,與《雁塔聖教序》求法精神相吻合,與聖教所宣揚的修心養性,圓滿人格相一致。文字筆畫所賦予的情感與文字內容所蘊含的思想完美統一。

  《砥柱銘》 書寫:黃庭堅 內容思想:奉執節勵行,遠邪佞而近忠義之精神,行清潔而有砥柱之氣節。 行筆基調:典雅、清逸、簡潔。 “形、義、情”特色:《砥柱銘》為黃庭堅晚年書風成熟時期重要的大字行楷書代表作。筆畫鋒利、爽勁而又頗具動感與氣勢,有暴風驟雨、詭異莫測之勢。字型舒展而縱橫、雄逸而豪邁,奇宕而飄逸,沉著而痛快,給人一種博大磅礴之勢。這與《砥柱銘》全文內容奉執節勵行,遠邪佞而近忠義之精神,行清潔而有砥柱之氣節一脈相承,真正做到了形式***書體筆畫***、內容思想***意境***、情感審美的完美統一,不愧是道義精神與書法藝術完美結合的產物。

  《長征》 書寫:沙孟海 內容思想:表現紅軍歷盡艱難險阻,取得長征勝利的喜悅心情。行筆基調:渾厚、峻險。“形、義、情”特色:此帖運筆如刷,筆力雄健,結態造勢寬展肥美,當為米芾中年書法之精品。此帖瀟灑俊秀,倜儻風流。全文綺麗如秋雲織錦,爛漫若春花爭榮,精巧、秀麗、清雅。這與詩中詩人與友人“重攜手”的情感相融合,文字筆畫所賦予的情感與詩的意境、情感完美統一。

  《新月》 書寫:啟功 內容思想:描繪了五彩繽紛月下海灘,表達了遊人快樂的心情。行筆基調:清新、雋永“形、義、情”特色:我們再來看看當代大家啟功的書法:一鉤新月印灘塗,水碧山青世所無,仙景不須求外物,行人步步踏明珠。這是一幅美麗新月下行人遊玩海灘的歡樂圖。啟老採用了清新、雋永的筆畫書寫,使書寫的筆畫很好地烘托了詩作的內容思想***意境***,完全做到了形式***書體筆畫***、內容思想***意境***、情感審美的完美統一,名副其實成為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精品。

橫條幅書法作品欣賞
橫式書法作品
相關知識
橫式書法作品欣賞
橫幅書法作品欣賞圖片
行書書法作品欣賞橫幅
橫條幅書法作品欣賞
橫幅精美書法作品欣賞
橫幅毛筆書法作品欣賞
橫幅楷書書法作品欣賞
橫幅行草書法作品欣賞
都本基書法作品欣賞
廉潔格言書法作品_廉潔格言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