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氣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我們在飲食和生活作息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又該如何養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常識,歡迎大家閱讀。

  小方法

  起居養生

  穀雨到來,暮春到了,萬物生長漸旺,天氣也漸熱。中午氣溫較高,但早晚氣溫仍較低,因此早晚時要適當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後吹風,以防感冒;過敏體質的人外出時還要預防花粉過敏,預防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的發作。

  此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髒氣。另外,由於穀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溼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

  精神養生

  在情志、運動方面也如清明節養生一樣,保持心情舒暢、心胸寬廣,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動肝火。

  飲食養生

  此時,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氣也處於旺盛時期,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但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應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為安然度過盛夏打下基礎。現列舉兩種簡單易做的藥膳。

  海帶銀耳羹:海帶50克,銀耳20克,冰糖適量。將海帶洗淨切碎,銀耳泡發後與海帶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適量。1日內服完,可常服。能疏肝、補脾腎。

  玉米鬚大棗黑豆粥:玉米鬚60克,大棗30克,黑豆30克,胡蘿蔔90克。水煮玉米鬚半小時,去須,用其水煮大棗、黑豆、胡蘿蔔***洗淨切塊***,豆爛即止。有健脾益腎、利溼的功效。

  小常識

  一、防“溼邪”傷身

  醫學專家表示,由於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是神經痛的高發期,因此需防“溼邪”侵襲傷身。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不要著涼,多晒太陽,適當運動。如果已有“溼邪”侵入,在日常飲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滲溼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等。

  二、健脾是關鍵

  穀雨一過,春季就要過去。此時,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是身體補益的好時機,應適時進食補血氣的食物,但不能像冬天一樣大補。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說法,應根據個人體質,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還可多吃健脾胃、去溼食物,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藥、鯽魚等,為安然度夏打基礎。

  三、避免接觸過敏源

  風大沙多是這一節氣的顯著特點,應儘量避免在浮塵天氣進行戶外活動,外出時儘可能選擇浮塵較輕的時段,並戴口罩或用紗巾矇頭;多喝水,適當多吃些清肺、潤肺食物。此外,穀雨前後,楊花柳絮隨風舞,很容易引起鼻癢、鼻塞、咳嗽和面板過敏等症狀。戶外活動,也要做好防護。

  四、養生小運動

  冷水搓鼻翼:穀雨前後飛絮較多,早晚用冷水洗鼻和揉搓鼻翼,有助緩解過敏;按揉祛***:穀雨時節溼度大,按揉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的陰陵泉穴能健脾祛溼;茶水洗臉:用喝剩下的茶葉水洗臉,能舒緩面板,還能讓臉部面板光澤滑潤。

  人們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當的鍛鍊專案,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遊。這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而且還能擴大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使氣血通暢,鬱滯疏散,祛溼排毒,提高心肺功能,使身體與外界達到平衡。

  另外也要重視精神情志方面的調養,做到心胸開闊,保持恬靜的心態,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憂愁焦慮,以防肝火萌動。

骨病健康養生
寒露節氣養生知識
相關知識
穀雨節氣養生鍛鍊
穀雨節氣養生吃什麼
穀雨節氣養生食譜
穀雨節氣養生飲食
穀雨節氣養生簡訊
穀雨節氣養生妙句
穀雨節氣養生藥膳
穀雨節氣養生吃什麼好
穀雨節氣養生應該注意哪些要點
穀雨節氣養生吃什麼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