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5日

  心理健康教育對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藝術院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藝術院校大學生因專業薰陶、成長經歷、學習模式的特殊性,在個性心理上也呈現出與普通高校學生不同的特徵。作為處於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自然也面臨著與其他高校輔導員不同的工作境況和工作壓力,因此如何發揮藝術院校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成為值得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藝術院校;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健康

  藝術院校大學生是我國高等院校學生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特殊群體。藝術院校輔導員作為直接面對學生的管理工作者,是藝術院校開展各項學生教育培養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基礎結構,但藝術院校輔導員自身所面臨的如工作壓力大、學生個體心理差異較大等問題也成為制約其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中充分發揮自身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發揮藝術院校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成為值得我們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一、藝術院校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藝術類大學生所學的專業範疇如音樂、美術、戲劇等都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形式,長期在這些藝術情景的薰陶下,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及產生的心理問題也有別於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在普遍性基礎上又具有豐富性、複雜性、矛盾性等獨特的發展特點。

  一過於追求個性,缺乏集體心理體驗藝術院校大學生在藝術氛圍的薰陶下,一般熱情開朗,情緒體驗豐富,喜怒哀樂溢於言表,看待問題偏於直接感性;“對於所有表演者來說,得到社會讚賞以及功名有所成就也許是他們心中佔絕對優勢的需要”[1]。因此他們對流行時尚敏感度高,喜好標新立異,追求個性張揚,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品位;他們的學習模式一般是師生一對一單獨授課或小班上課,個人有較多時間獨立進行專業練習。以上因素使得他們的思維方式一般以個體為中心,往往特立獨行,追求與眾不同,對個體的內在感受非常重視,“希望別人理解自己,自己卻不能理解和寬容他人”[2]。

  二理性分析能力不足,感性認知佔主導藝術類專業學習一般要求他們情感豐富、氣質熱烈,在舞臺表演或創作中有爆發力。這使他們感性認知明顯,看待問題趨於簡單直接,想問題做事情富於幻想且思維跳躍性大,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缺乏理性分析和認知,憑個人直覺和主觀感受去判斷,容易產生偏執、敏感、衝動等行為傾向。

  三個性心理髮展的矛盾性突出藝術院校大學生在藝術學習和創作中有著堅強的意志力,但在文化課學習及生活上則自制力較差。一般社會上對藝術院校大學生有一種“不愛學習”的誤解,事實上基於對藝術的熱愛,對未來自身發展的期待,都使得他們在藝術專業學習上不懈追求,勤學苦練,不畏寒暑,體現出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他們一般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從小投身藝術學習,大部分精力用在專業練習上,其他事情則由父母包辦,這就使得他們文化課程基礎薄弱,理論課程接受能力弱;在處理具體生活事件中缺乏人際交往經驗,經不起打擊,容易產生衝動、逃避、自制力下降等心理狀況。

  二、藝術院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輔導員工作內容繁雜、壓力大,缺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時間和精力藝術類院校一般招生規模較小,教職工人數也相對較少,甚至有的學校輔導員身兼多職。他們的工作內容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學生工作,還包含了教學管理、藝術實踐等其他工作內容,工作壓力大,在努力完成“硬性”工作後很難騰出時間和精力再開展需要細緻觀察、冷靜思考,掌握專業知識才能開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活動。

  二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力有待提升藝術院校的教育教學模式是一對一、小班教學,專業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往往形成一種“師徒關係”,他們之間接觸時間最長,學習成長背景相近;而輔導員大部分來自普通高校,所學專業與藝術相隔甚遠,即便是畢業於同類院校且專業背景相同的輔導員其專業造詣、藝術實踐水平也不能與專職教師相比。因此學生往往因對專業教師的藝術造詣敬仰而延伸至學習生活各個層面,對專業教師的話“言聽計從”,卻可能對輔導員的話“入耳不入心”。

  三輔導員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當前藝術院校對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習重視度有所提升,一般都參加了相應的短期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識,但知識的系統性還不夠,尤其是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心理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易產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的傾向,以說服教育為主,對學生易發的衝動、偏執、焦慮等心理問題的心理疏導、情緒調節方式運用不夠熟練。

  三、藝術院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輔導員及院校相關部門應從主客觀方面分別採取有效措施提高輔導員自身綜合素質,提升其在學生中的影響力藝術類院校的專業性質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院以教育教學為主,向教學傾斜[3]。這使得投身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相對處於教師系統的較低層次,學生往往更重視專業導師對其的教育引導。因此首先要關注輔導員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職業規劃,為他們切實提供良好學習機會和晉升空間,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大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就業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增強他們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力,進而提升他們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與學生專業導師緊密配合,形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基於學生與其專業導師之間的親密關係,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多與專業教師溝通交流,深入瞭解學生專業學習及個體生活情況;尤其對於需要心理支援的學生可以請專業導師參與配合,以其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性”起到較好的疏導和引導作用,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逐步增加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習的時間和經費投入,併合理規劃出有針對性的知識培訓體系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系統學習不僅有助於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對於緩解和調節他們因經常處理突發事件,面對各類學生事件心理壓力陡增而產生的不良情緒大有裨益。同時要針對藝術院校大學生理性分析認知能力不足的情況,有的放矢地要求輔導員參加相關心理調節方法的學習與培訓,使他們能夠在工作中以恰當的方式引導大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及時發現和鑑別學生中的偏執、焦慮等多發心理問題,積極有效地在大學生中普及心理調適的簡單方法。並能夠結合藝術類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及今後工作實際,在高年級大學生中開展發展性心理諮詢為學生提供就業心理、職業規劃等方面的服務。

  四靈活運用團體心理輔導等方法,增強藝術院校大學生的集體心理體驗藝術院校大學生思維方式偏於感性,對於偏於理性的理論學習或者討論有牴觸情緒,學習效果不佳。團體輔導作為一種參與性強、主題鮮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則能夠較好地切合藝術院校大學生情感豐富、善於表演等個性特徵,利用自編自導心理劇、開展心理素質拓展等活動,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深化情緒體驗,瞭解他人所思所想,提高人際溝通,克服演出焦慮、理性認知等方面的能力,促使他們在自我意識領域不斷完善自我、正確認識自己,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動力和支援。五在日常工作中貫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大學生管理理念,提高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增強其自制力和抗挫折能力藝術院校大學生雖個性獨立、不拘小節,但其實他們同樣具備組織策劃、協調管理等方面的素質。關鍵是輔導員要採取有效方式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以社會實踐、參觀展覽、學術講座等為載體,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熱情參與,在具體實踐中提高他們適應社會、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使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趨於理性成熟,能夠較好地面對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失敗,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徵。

  [參考文獻]

  [1][英]格林•威爾遜.表演藝術心理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200.

  [2]祁佔平,李真.運用團體輔導增強藝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0,16:106.

  [3]李曄.論藝術院校輔導員心理健康及自我調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5:198.

  範文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強化思路

  摘要:文章對網路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概述,並根據表現形式分析了成因,最後指出網路環境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探討其教育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筆者認為網路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挑戰,又是一種有利的環境,只要學校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能夠善用網路並且聯合學校和社會各方的力量,在網路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夠發展得更好。

  關鍵詞:網路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網路時代的到來使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人際交往,都可以通過網路輕易實現。但是,網路的發展使正在成長的青年一代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那些學校層出不窮的教育事件的背後,總能找到一些與網路有關的因素。當代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他們在網路環境下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心理髮展狀況值得我們關注,探討如何在網路環境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網路環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1.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的模糊

  網路環境的一大特徵就是虛擬性,儘管目前很多網路活動都要求匹配身份證和相關資料才能進行,但是網路間的人際交往和網路社群的發展仍是虛擬的。大學生很容易在網路環境中獲得一個“虛擬身份”,而經營這個“虛擬身份”比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要簡單。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常常會把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間的界限模糊掉,因而產生各種發展矛盾和不適的問題。例如,某學生在網路中是個“萬人迷”而在實際生活中卻不能做到這些,這種失調很容易引起學生在正常的社會交往中的一些問題。

  2.網路成癮問題嚴重

  網路環境提供給大學生一個更加廣闊的、充滿吸引力的空間,遊戲和網路社群活動比學習以及學校生活看上去精彩很多,加之學生有大量的自由、空閒時間,因此,很多大學生的網路成癮問題嚴重。在網路環境建立之出,網路成癮表現為社交成癮和遊戲成癮等幾種形式,而目前,網路成癮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學生無論課上課下,無論吃飯走路,都在刷朋友圈、看微博。

  3.網路不良資訊影響大學生心理髮展

  網路環境除了虛擬性和空間廣闊之外,其中的言論也十分自由,這是網路資訊傳播特徵所導致的。大學生能夠在網路中接觸到來自社會各個角落的資訊,有些資訊足以影響他們的個人發展,影響他們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的形成。充斥於網路的消費資訊和廣告使學生重視物質、愛攀比;很多對“官二代”“富二代”資訊的傳播,使大學生喪失努力拼搏的動力;還有一些不良資訊,甚至影響他們對社會制度的看法;更有甚者,使大學生形成了某些“反社會”思維。

  二、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1.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原因

  從表面上看,網路環境是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但是,任何一種心理問題的成因都是來自個體本身的某一方面。每個大學生都享有自由使用網路的權利,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會沉迷於網路,或者引起自閉症及人際關係焦慮問題。受到網路影響而導致自身發展問題的學生,往往本身就缺乏自信,很容易受到外界資訊的影響,甚至缺乏客觀的判斷能力,對自身的人格和心理髮展缺乏明確的認識,因此更容易受到網路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

  2.大學教育的原因

  大學教育也應該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心理髮展問題負責。現階段,我國高校教育模式是強制學生修滿學分,缺乏學生個人發展培養,學校在學生心理成長方面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這是因為大學教育預設學生已經擁有了自我發展的能力和一定的自控意識。但實際上,大學生在高中畢業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強制”和“管控”性的外部控制力,學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發展意識比較弱,到了大學突然“自由”了,很多學生都會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

  3.網路監督的原因

  在學生自控力弱、判斷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網路環境中的不良資訊成了導致學生心理問題、阻礙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罪魁禍首。儘管公安部門對不法網站和虛假資訊進行了嚴肅處理,但仍避免不了一些不良資訊的流傳。而這些資訊往往是靠誇大、煽動和掩蓋事實等方法,使資訊的表象“符合大學生的胃口”,而實際上這些不良資訊使大學生受到了嚴重的腐蝕和侵害。網路監督力度弱,大學生接受到的不良資訊太多,自然比較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三、網路環境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積極開展大學生人格心理健康教育

  在校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教育和家庭背景,其中很多人存在心理髮展不足的現象,與他們的人格成長過程有很大關係。心理學研究認為,個人的人格發展存在幾個關鍵期,大學期間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階段。我們無法對學生以前的心理髮展產生有效的影響,但是可以通過積極開展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為他們在大學期間的人格發展指引道路。心理諮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即在有效解決心理健康問題之後,使人們獲得應對心理問題的措施,以此來維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強化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實,可以防範大學生心理問題,使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客觀分析網路社會生活、主動選擇健康的網路資訊。首先,建議各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全校必修公共課,使每個學生能夠充分接觸心理學知識。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課所使用的教材應該是那些活潑的、對學生實際幫助比較大的,而不是心理學專業典籍;其次,除了學校的心理諮詢教師之外,日常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年級輔導員,應該具備比較完善的心理諮詢知識,以便有效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問題;第三,建議學校定期進行與學生人格發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支援學生主動建設與心理髮展相關的社團,使“關注人格發展、關注心理健康”成為每個在校大學生所重視的問題,使內省和總結自身的發展成為每個大學生的“成長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會成為他們重視自身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種方式,學校也更容易給予他們必要的支援和幫助。

  2.以團體心理健康輔導作為主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個體諮詢因為缺少類似的情境,導致諮詢效果無法遷移,在停止諮詢後,具有很高的複發率。在高校中,藉助團體心理諮詢幫助想要搞好人際關係與人際關係不佳的大學生,可以增加團隊成員間的互動與交流,加深學生對人際關係的認知並且提高自我認知水平,學習人際交往技巧,進而構建良好的人際交往模式。在團體心理諮詢中,團體可以為個體提供一個被尊重、被保護、被接納、被肯定的環境,實現個體精神的放鬆。大部分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根本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嚴重,只要進行正確的情緒宣洩,就可以解決壓抑的情況。在團體心理諮詢中,學生可以講述自己的困惑與苦惱,通過情緒宣洩,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在實踐工作中,筆者藉助“20個我”“優點大轟炸”“我的生命線”“我的自畫像”等活動,讓學生體驗被人稱讚與稱讚別人的感覺,進而深入瞭解自己,對自己進行客觀、全面的認識,充分接受自己的優缺點,明確自己的想法,進而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通過藉助“價值大拍賣”等活動,引導學生展開深層次的探討,實現自身的快速成長。在完成團體心理諮詢之後,予以相關報告:“通過團體心理諮詢,我能夠很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點。”“我從來沒有想到我自己還有這麼多優點!”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團體心理諮詢活動的展開,可以幫助學生更積極地融入現實社會團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夠預防並改善學生在網路生活中形成和麵對的各種心理髮展問題。

  3.合理利用網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園網路化的發展使學生通過網路解決心理問題,不再只是通過直接面對教師解決心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問題解決途徑,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此形勢下,學生自我教育意識不斷提高,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機遇。在此過程中,必須進行積極的引導和管理,實現由無序到有序、由消極到積極、由自發到自覺的過渡。一般而言,網路平臺中普遍存在著很多虛假資訊、違背倫理道德等資訊,此時,一定要抓住這一機遇,開展一些網路活動,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網路,達到良性教育的效果。首先,構建符合學生實際要求,並且具有吸引力的網站。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應該成為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要平臺。在設計網站欄目和內容的時候,需對不同年級學生需求進行考慮,保證設計合理、科學。同時,通過網路活動與網路心理測試的開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心理進行科學測評,用活潑的頁面設計與豐富的知識內容吸引學生,進而提高網站利用效率。其次,進行網路心理諮詢。網路心理諮詢指的就是心理諮詢師或心理諮詢人員藉助計算機網路開展的綜合資訊服務活動,向現實身份與虛擬身份的來訪者提供一些心理諮詢服務的資訊互動過程。第三,建議學校通過校園網的建設,對學生能夠訪問的某些不良網站進行限制,從根源上杜絕學生訪問非法網站或者從網站上接收到不良資訊的可能。例如,學校可以選擇控制訪問IP,控制學生的上網時間等方法,使學生的網路生活時間縮短,並通過一系列有益其心理髮展的社團活動,吸引學生遠離不良網路社群。

  四、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

  在心理諮詢領域,判斷個體是否存在心理問題以及心理問題的嚴重性,有明確的社會化程度指標以及個體自我判斷指標。因此,對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狀況或者心理問題進行判斷,也應該遵循科學的指標,而不是依照學校對學生強制制定的指標或者教師、社會希望學生髮展的那些內容作為指標。這就意味著,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基礎是充分尊重學生髮展需要和發展意願,這就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注意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用理解、尊重、熱心和耐心,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服務。

  2.積極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

  雖然“心理諮詢室”已經覆蓋了我國全部高校,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高校的心理諮詢室都有能力完全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全國各地各高校每年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教育事件,從根本上看,都是因為學生心理髮展不完善,心理問題未被重視、沒有積極解決而造成的。因此,在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負責這項教育工作的教師應該重視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例如,將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上報給學生家長,做到學校和家庭合理開展教育;也可以向當地心理諮詢機構、醫院等尋求幫助和指導,做到積極應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綜上所述,在網路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似乎表現得更為突出,但是,並非大部分心理健康問題都是由於網路而引起的,網路環境只是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受到的重視度更強。因此,在網路環境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大學生個人發展和學校教育本身入手,對大學生心理髮展予以整體規劃及指導,其內容主要有大學生健全的人格發展教育、使用團體輔導等方法等。同時,學校還應該重視網路平臺的應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不管使用什麼方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任獻華.網路環境下“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1:68-69.

  [2]冷震北.構建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

  [3]鄧彩豔,黃奎林.團體心理諮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衡水學院學報,201402:74-76.

  [4]李雪嬌.大學生心理危機應對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4.

  [5]伍佳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6]朱九芳.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建議和措施[J].青春歲月,201419:159.

  [7]魏長波.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0:208-209.

  [8]趙偉.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11:76-79.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畢業論文
電視新聞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感悟例文五篇
心理健康教育結業論文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淺析的論文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徵文文章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