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祕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夏至氣溫逐漸升高,雨水增多,人易為溼熱所困而生倦怠。此時宜清補,注重清熱利溼。同時因天氣悶熱,人體陽氣散發於外,應避免貪涼而致寒邪傷內。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空調溫度別太低

  對老年朋友來說,夏至節氣雖然要養陽,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防暑。張大夫特別告訴我們:老人和小孩體質偏弱,對溫度的調節能力更差。夏至和暑伏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建議老人在正午,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不要做室外活動,留在家中,別出門了。

  其實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防暑降溫都要遠離空調冰箱,最好要用自然的方法,有條件的可以去郊區等自然的陰涼地;空調可以開,但跟室外溫度差不要超過6度,雖然溫度低很舒服,但到了室外適應不了,容易感冒。有些商場空調溫度很低,大家去的號死後,一是要注意加衣服,另外可以在門口站會兒,讓自己適應一下。夏天要減少活動,注意防暑,不要出汗太多,不要讓自己感到疲勞。老年朋友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運動之後自己測一下血壓,注意別要有太大波動。

  除溼可以用茯苓

  今年夏天溼氣重,特別要注意祛溼,當歸中醫學堂的孫鵬飛大夫說,網上流行的薏米是祛溼佳品,但過於寒涼,不適宜在夏至以後大量使用。孫大夫給大家推薦了一個平性的,寒熱屬性都不明顯的除溼佳品:茯苓。茯苓是真菌,寄生在腐爛松樹的根上,古人認為松樹有靈氣,松樹死了之後根部會長出白色的東西,就認為松樹的靈氣都聚集到了根上,因此叫做茯苓,古時寫作伏靈。茯苓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作用,並且是平性的,臨床可用。

  如果想購買茯苓,孫大夫建議大家到藥店去,有茯苓丁、茯苓片,回家可以直接熬水喝。精品茯苓可以熬粥的時候加,可以直接食用。用量因人而異,身體素質好的人可以一次用30克,煮水喝一天,老年朋友的用量則要適當減少。

  最佳養生法:靜坐

  夏至的節氣特點是溼和熱,張大夫告訴我們:夏天中醫講“通於心”,也就是說夏天心氣屬於比較旺盛的狀態。但越是旺盛的狀態越是要養心,因為這時陽氣比較旺盛,陰氣相對不足。中醫常說“春夏養陽”,指的是不要傷了陽氣,但也不要傷了陰氣。夏天最好的養生方法是靜坐,每天拿出半小時至一小時讓自己安靜下來,尤其是正午的時候,有條件可以午睡,沒條件可以靜坐一會。中醫有句話叫靜則養陰,安靜的時候可以養陰氣,以補充體內陰氣不足的狀態。

  飲食:苦可養心

  飲食方面可以吃一些涼的食物,而且夏天通於心,心和苦味相通,苦可養心。芹菜、苦瓜、綠豆、蓮子都可以。心功能不是很好的老年人,陽氣不足的,可以吃一些羊肉、雞肉,但張大夫不建議吃烤羊肉串,因為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一週或兩週可以煲一次雞湯或羊肉湯,煲湯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一些芹菜、白蘿蔔、綠豆、冬瓜、香菜等,達到補陽氣和補陰氣的效果。注意夏天喝羊肉湯不要放花椒、大料、桂皮等熱性的調料。

  有些老人說陽氣旺盛容易上火,喜歡吃涼的,但張大夫不建議老人吃太多涼的東西。西瓜可以吃,但不能吃冰鎮的西瓜。老年人本身陽氣就比較弱,冰箱裡的食物一定不要拿出來就吃,要加熱並且熱透,不然容易得胃腸炎。

  夏至養生食譜

  荷葉茯苓粥:

  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有清熱解暑、寧心安神的功效。

  酸梅湯:

  材料:幹烏梅***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兩***、甘草***一兩***、冰片糖或者紅糖。

  1、從乾貨市場買回家的幹烏梅和山楂必須先加水泡開。

  2、連同少量的桂花和甘草將泡開的烏梅和山楂用紗布包起來。

  3、在大鍋裡注滿水,放入紗布包,大火燒開。

  4、煮沸後,加入適量的冰片糖或者可以起到染色作用的紅糖。

  5、小火熬煮6到7小時,在水大約被熬去一半的時候,酸梅湯也就做成了。

  薏仁綠豆粥:

  薏仁健脾化溼,綠豆清熱解毒。薏仁較難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溫水浸泡2-3小時,讓它充分吸收水分,綠豆最好也浸泡12小時,然後等份煮粥即可。健康飲食

  冰鎮西瓜露:

  西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可清熱消暑、消毒利水。

  山楂湯:

  山楂片克、酸梅50克,加水煮爛,放入白菊花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夏至養生之重點
夏至養生祕笈
相關知識
夏至養生祕籍
夏至養生祕笈
夏至養生保健方法
夏至養生飲食食譜
夏至養生有5法
夏至養生簡訊祝福句子推薦
夏至養生推薦的食物和水果
二十四節氣養生夏至養生寶典
夏至養生的知識
夏至養生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