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學法指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地理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課程,很多的知識點甚至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識,所以要想學好它並不難。但你最起碼應該做到基本掌握基本方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總結出來的方法。

  

  1.掌會讀圖

  學習地理,一定要把閱讀課文同地圖和課本內的插圖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加深對地理內容的認知和理解。

  ***1***直觀讀圖法:各種地理圖表中,有些圖表的內容是較淺顯易見的,直觀讀圖法多適用於講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如在講我國降水量的空間分佈時,可先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臺灣的火燒寮和年降水量最小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遜,爾後在這兩點間劃一直線,再觀察從東南向西北方向顏色的變化,便可知道“我國年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

  ***2***縱向聯絡法:學地理知識也和學其他知識一樣,有一個循序漸進、由淺人深的過程。用聯絡法讀地圖,方可知道新知識的來龍去脈。如中國氣候特點之一的“氣候複雜多樣”,同學們只要在讀好“中國溫度帶的劃分"、“中國乾溼地區"和“中國地形圖"的基礎上,把影響氣候的諸因素聯絡起來,便可得出結論:

  “疆域遼闊,南北跨緯度廣,東西距海遠近差別極大,地勢高低相差懸殊,地形型別齊全、分佈錯綜複雜是造成氣候複雜多樣的主要原因。"又如世界氣候型別學習、亞洲主要山脈、高原與河流走向之間的關係等皆可用縱向聯絡法。

  ***3***橫向對比法:學習地理時,特別是進行橫向比較時,往往需藉助地圖,這樣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點及其成因等。如在學習南美洲的地勢地形時,可與北美洲的地勢地形相比較。通過讀圖便知道,北美洲和南美洲相似之處都是由三大地形組成;而南美洲不同於北美洲,南美洲西部為高大的山脈,東部是平原與高原相間分佈,北美洲則是南北縱列的三大地形。這樣通過觀察、比較,Jlrl~T x,-]南、北美洲地勢地形的認識。

  2.識圖記憶

  在中國地理的學習中,掌握省級行政區的劃分是十分重要的,它關係到以後學習氣候、河流、礦產等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分佈及分割槽地理等各知識點。而“中國政區’’圖中各省地理位置的分佈似乎比較亂,名稱也較多,較難記憶,這樣就成了同學們學習中的難點。如何提高學習、掌握這張圖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呢?這就必須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及記憶技巧。

  下面就介紹一種分塊記憶方法:

  首先,準備兩張空白的“中國政區”填充圖,在學習的過程中作練習用。 第二,先按地圖冊上的“中國政區"圖,在預先準備好的其中一張填充圖上填寫一遍。這樣,對我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第三,開始仔細閱讀***也可說“背誦”或“強化"記憶***地圖中的具體內容,進行分塊學習與記憶。第一塊,東北三省:由:II~Pl南依次為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第二塊,中部兩市四省:北京市、天津市;然後從河北省開始,在“中國政區’’圖的中間通過一條線,由北向南,依次為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第三塊,兩島及沿海五省一市一區:兩島為臺灣省和海南省;沿海五省一市一區由北向南依次為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四塊,在第二塊與第三塊的中間,由北向南夾著安徽省和江西省。第五塊,西北及北部四省三區:由山西省往西畫一條直線,從東往西依次穿過山西省、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再加上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塊,西南三省市一區: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

  3學“會背”地理

  只有把所學知識記憶並能清晰準確地回憶再現,才能聯絡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進而形成能力。有的同學反映“地理很難背"。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初中的地理學起來是非常的輕鬆的。所以,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同學們可採用下面的這些方法對一些地理知識進行記憶。

  ***1***加強橫向聯絡。地理學科文理相容,與其他學科的滲透性強。學習中借用已有的其他學科知識,在記憶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表示東西經、南北緯的英文單詞East、West、South和North的首字母,則這一知識點不再會是學生記憶的難點。

  ***2***賦予記憶材料以一定的意義。例如,太陽系九大行星按距日遠近的排列順序,可處理成“水浸***金***地球,火燒木星成塵土,天海冥王都叫苦”。

  ***3***編口訣。地理歌訣概括性強、趣味性強、韻律性強,朗朗上口,可以在短時間內輕鬆地記憶住大量的地理知識。例如,摩氏硬度記中,十種標準礦物按硬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歌訣:“滑石方,螢磷長,石英黃玉剛玉剛";中國陸上鄰國三字經:“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錫不,緬老越”;黃河干流流經省區***順流而下***歌訣:“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過後人豫魯";長江干流流經省區***溯源而上***歌訣:“滬蘇皖贛湘鄂渝,川雲藏青至源地”。

  ***4***構建知識結構。理清各個知識點間的從屬關係,把同類或相關知識歸納整理成為系統化、條理化、綜合化的知識結構,可實現整體記憶而提高記憶效果。

  4掌握一般知識

  “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現象,當這種一般現象出現了異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麼,這種特殊性的產生是必與其當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關,從而,我們就可得出相應的結論。如,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佈是沿緯線分佈的,根據其熱量的分佈狀況,我們將全球劃分為五帶。由此可知,等溫線、陸地自然帶等分佈也應沿緯線分佈。但在實際中,我們發現,它們的分佈並非都沿緯線分佈,那麼,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經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它們的分佈還與地表形態、海陸熱力性質、洋流、人為活動等因素有關。具體分析時.就看當地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差異是什麼?特殊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其特殊性n

  在地理學習中,你會發現許多相似或類似的概念、原理、規律等。理解它們較好的方法就是用圖表進行比較,找出異同。如同緯度的歐洲西部和北美,為什麼歐洲西部是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而北美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解決此問題,我們可以對照兩個地區的地形圖,用表格來比較它們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洋流、氣壓帶和風帶等地理要素的異同。從而得出地形因素對其氣候的影響起主導作用。地理計算在“雙基"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為了培養、提高地理運算能力.要做如下分類練習:

  ①比例尺與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換算;

  ②地方時與區時的換算;

  ③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④垂直氣溫的計算;

  ⑤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⑥恆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

  ⑦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⑧各種百分比的計算等。

  通過反覆練習,熟練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5歸納整理

  不少同學都覺得地理知識“散"、“亂"、“雜",似乎沒有什麼規律也不知如何去歸納規律。而不成規律的東西記憶起來自然有難度,結果越難越記不住,越記不住越不愛學。看來,抓住地理規律,也就是抓住了學習地理這門功課的一個竅門。

  ***1***直歸法:就是根據教材內容,按某一標準進行分類組合,直接歸納出其規律內容。

  直歸法可用於一般規律的整理。地理規律按性質可分為地理分佈規律、演變規律、因果規律等。比如地理分佈規律,它是地理分佈知識的深化和發展,也是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必然聯絡的反映。

  ***2***範例法:就是選取一些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例題,通過解析,從中歸納出具有規律性的東西,以下題為例說明。

  關於等溫線凸出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北半球一月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出:

  b.在南半球一月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出;

  c.在南半球夏季海洋等溫線向高緯凸出;

  d.在北半球暖流附近等溫線向北凸出。***正確答案d***

  經過分析,可歸納出如下規律:

  ①就緯度方向看,無論是一月還是七月,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海洋上和陸地上的等溫線凸出的緯度方向正好相反。

  ②就其實地方向看,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一月陸地等溫線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溫線都向北凸出;七月陸地等溫線都向北凸出,海洋等溫線都向南凸出。

  ③由於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節相反,則夏季,無論南半球還是北半球,陸地等溫線都向高緯凸出,海洋等溫線都向低緯凸出,冬季則相反。

  ④洋流對海上等溫線的影響是,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暖流經過的海區等溫線都向高緯凸出,寒流經過的海區等溫線都向低緯凸出。

  總之,範例法既是規律指導解題實踐的過程,也是從中歸納理解規律的過程,這樣學用結合,可以達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重要的五篇讓你學懂地理

  一、 “預習”篇 課前預習可謂是老生常談,可做到之人寥寥,所以能將地理學的通透的人也是寥寥。在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它能幫你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如果你想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不妨一試。不需花太多時間,可將課本通讀一遍,劃出重點以及自己不理解的語句,並提前思考活動、閱讀中設定的問題。

  二、“課堂”篇 必修二地理理解性知識減少,記憶性知識增多。課堂上需要加大記憶容量,提高效率,這就需要,課堂上保持握筆、抬頭、與老師互動,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能夠保持你的注意力,在你分神時及時將你拉回課堂,保持高效。

  三、“複習”篇 怎樣將課本知識變成自己的,就是分類歸納儲存。計算機之所以能夠快速提取資訊,在於其有明確的提取路徑。堅持畫思維導圖,不僅可以鍛鍊你的分析歸納、從課文中提取資訊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這些能力正是近年來高考所要重點考察的***,還可以讓你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便於知識的記憶和提取。所以要做就做好,不要敷衍,現在就要開始為高考積累。

  四、“練習”篇 做題時,注意尋找題目中的關鍵詞句。目前除了基礎性題目,圖表類題目較多,在讀圖時要先讀圖名再讀圖例,答案通常干擾性較強,要根據選項認真排除。 對於表述性的題目,若要做到表達更專業、準確,就要多做,多練,平時注意積累專業性的表達語言,對課本中的意義、措施、特點等注意背誦,這是專業化語言的主要積累方式。且在答題中要做到問題段落化,答案序號化。

  五、“地圖”篇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對於地理學習來說熟悉地圖是必做的。學習方法便是兩個字,積累。現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多翻多看多畫,平時遇到的不熟悉的地名都要在地圖上找到它的位置,這是一個逐漸熟悉的過程。只要用心,就肯定能夠做好。

初中生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五一勞動節的遊記作文
相關知識
初中地理學法指導
高中地理學習指導
初中地理學習方法技巧介紹
初中地理學習要點方法
初中地理學科的記憶方法
初中地理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
初中地理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
高中政治學法指導
高一新生物理學法指導
如何學好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學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