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備考策略方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為了適應中考的新形勢, 更好的幫助學生作好考前的知識方面的準備工作,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給同學們帶來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一、對考綱變化部分的解讀

  1、關於能力要求的變化的解讀

  通過對比今年和去年的考綱可知:關於能力要求的改動不是太大;但還是可以看出對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如原獲取資訊能力的第二條為:能用文字、圖表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改為理解能力的第二條:能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

  2、關於考試範圍的變化的解讀

  儘管在考試範圍上,考綱在表述中有所增加和調整,但應該對命題和備考不會有大的變化和影響。

  因為這些內容還算不上高中生物學的核心、主幹知識。所以這些增加的內容也不一定是今年肯定要考的內容。

  3、對考綱中四種能力要求的解讀

  ***1***理解能力。要求考生不但能夠概括出所學生物學知識的主要內容,還要能夠把握相關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絡;

  ***2***實驗探究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中涉及的4條能力中,都具有將所學的實驗知識、方法、技能進行綜合運用方面的要求,而且從第1條到第4條在要求程度上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

  ***3***獲取資訊能力。高考生物試題給出的資訊可以蘊涵在文字中,也可以蘊涵在圖表***包括模式圖、示意圖、裝置圖、曲線圖、資料表格等等***中。

  示意圖、模式圖通常含有結構、生物學過程等方面的資訊;資料表格、柱狀圖、曲線圖、圖解等常用於表示實驗資料、實驗處理結果、調查結果、生命活動過程等。

  解題時,考生既要能從圖表中提取有用的資訊,也要重視文字中蘊涵的資訊,再選取和運用有用資訊,結合所學知識來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4***綜合運用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應用學過的生物學知識和觀點,在新情景下解決一些與生物學有關的實際問題。

  與“理解能力”中提到的“知識的運用”相比,這一能力要求相對來說更強調知識的綜合性,以及知識運用的複雜性,其側重點在解決問題,而不是解釋和分析問題。

  今年高考理綜的生物命題趨勢,將仍然堅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突出學科核心、主幹知識的考查。

  考查考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繼續注重考查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強調學科理解能力,重視理論聯絡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

  二

  通過以上分析可對今年高考進行如下的基本預測:

  一、考核的重點內容:

  今年高考的重點內容仍將集中分佈在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生態等板塊知識。預測分析、推導類的簡答題將考查遺傳變異、生態、代謝與調節等板塊知識。實驗設計類試題考查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等板塊知識的可能性仍然比較大。

  二、知識的綜合性考查將有所加強

  知識的綜合性考查將在選擇題和簡答題中都有體現。

  知識的綜合性考查還會淡化必修課本與選修課本的界限,多半會從知識系統性的角度,來融合必修和選修內容,且選修課本的考查難度不會加大,主要是課本知識的再現,重在考查考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

  知識的綜合性考查在選擇題的體現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在共同的背景材料下,四個選項間的知識彼此有一定的聯絡,但分別屬於不同的章節知識。

  如:***06年全國理綜卷Ⅱ***根瘤菌是一種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學特徵之一是******

  A.在土壤中獨立生活時能夠固氮B.需氧的異養細菌

  C.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線粒體提供

  D.單細胞真核生物

  另一種形式是在共同的題幹下,四個選項間的知識聯絡鬆散,相對獨立。

  如:***04年新課程卷大綜合***根據生物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植物體內積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B.人體細胞進行無氧呼吸時,既能釋放二氧化碳,又能產生大量能量

  C.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既有水的分解,又有二氧化碳的固定

  D.高等植物細胞壁主要由果膠和蛋白質構成

  知識的綜合性考查在簡答題中的體現形式也有兩種:

  一種是在共同的背景材料下,將彼此相關的知識分設成多個小題進行考查,但每一小題的答案對解答其它小題可以不構成影響。

  這類題目在考查遺傳變異板塊知識時比較容易操作。

  另一種形式是將聯絡較緊密的知識放在一起考查。這類試題在代謝與調節、生態等板塊知識比較好體現。

  三、可能會加大圖表、圖解題的考查力度

  圖表、圖形、圖解題能夠較好地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此類題型在近幾年的高考中都有體現。預測今年高考會繼續延續這一趨勢,在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中都有可能出現。可能集中分佈在生命活動的調節與免疫、生態、新陳代謝、遺傳、細胞等板塊知識中。

  四、對語言文字的表述能力依然要求較高

  2005年高考生物試題的文字閱讀量約為1100字,參考答案約為580字,2006年則分別約為1400字和700字。今年高考估計對語言文字的表述能力依然要求較高,但相比去年,文字閱讀量和書寫量會有所下降。對這種能力的考查,主要通過遺傳推導題和實驗設計題來實現。

  ***一***、突出主幹知識和重點板塊知識的學習

  在平時的學習中,對遺傳與變異、代謝與穩態和調節、生態等重點板塊知識,應予以重點突破。

  其中,遺傳與變異部分重在訓練分析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並注意與生殖發育部分知識間的聯絡以及必修課本與選修課本間的聯絡。

  至於概率計算,可適當訓練,但不必太複雜;穩態與調節部分最重要的是弄懂其機理,並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死記硬背地記結論和結果。

  ***二***、加強實驗設計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近幾年高考理綜生物試題中,實驗設計題是必不可少的一道20分以上大題。也是歷年考生最頭疼、失分最多的一道題。實驗設計和探究能力是一種較高的綜合能力。要在高考中拿到這類題目的高分,需要我們注重平時的積累。

  1是要抓好課本上的基礎實驗,要求明確每個實驗的原理、目的、材料、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結論,並能做到對基礎實驗所涉及的方法、技能進行遷移與綜合運用。

  2是要對課本中一些科學家的經典實驗***光合作用的發現、生長素的發現、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等***進行剖析,吸取其精華,並能應用到自己的實驗設計當中去。

  3是要適當學習一些實驗設計方面的基本知識,但注意不要過於繁瑣,過於專業化。

  4是加強實驗設計方面的試題訓練,畢竟目前的高考還僅限於筆試。

  ***三***、加強表達能力的訓練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應注意加強語言文字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方面在平時的複習中,經常訓練口頭回答、複述課本的基本概念、原理等,以鍛鍊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另一方面可選擇有代表性的高考試題,先動手做,然後再對照高考參考答案,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表述不準確的原因:是知識和能力不到位,還是因為語言邏輯關係未理順,以便對症下藥。

  特別要注意正確使用生物學專業術語,答全要點,行文要求簡潔流暢。

  四、加強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

  平時可適量選擇一些新情景的題目,特別是利用座標曲線、示意圖、模式圖、結構圖、表格等,學會鑑別、選擇試題中蘊藏的相關生物學資訊,並能運用這些資訊,結合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對於文字資訊題,應仔細讀題,找出其中的隱含條件,提取有效資訊,並與所學的基本概念、原理相聯絡;對於圖文轉換方面的考題,應認真審題,找準考核點,然後仔細分析圖中曲線、結構、表中資料等,理清脈絡,再結合所提問題進行解答。

  五、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解題習慣

  學生>答題出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審題的粗心和失誤等不良解題習慣。

  特別是在理綜考試中,生物選擇題排在最前面,有的學生擔心沒有時間做後面的題目而匆忙答題,還有的學生在做前面題目的時候,遇到難題不知道暫時跳過,花費大量時間也沒有做出來。

  有的即使做出來了,但留給做生物後面兩個大題***共42分***的時間太少了,因此看題非常快,題意都沒有完全審清楚就開始作答。還有的學生做選擇題的時候,四個選項依次看下來,當覺得某個選項是所選答案時,後面的選項不再。

  其實,他很可能因審題不清或失誤、一時思維出現偏差、暫時知識回憶失誤等導致出錯。

  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解題習慣。可以採取“讀題目”、“找關鍵詞”、“解釋題意”等多種形式,進行專門訓練,使自己養成良好審題習慣。

  在解答單項選擇題時,當感覺不止一個正確答案或沒有答案時,必須重新仔細審題,並回憶所學的知識,圍繞所認為的幾個答案或全部選項仔細推敲,找出正確的答案。

  六、立足現行教材,適度關注新課標

  現行教材是我們教學和學習的依據和藍本。所以在平時應當依據現行教材的知識體系來教學和學習,但也應當適當關注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參照新課標教材,有選擇性地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中考生物備考策略
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情檢測生物試卷
相關知識
中考生物備考策略
中考生物備考策略方案
中考生物備考的總結與反思
高考生物備考的經驗
海淀區高考生物備考試卷答案
2018屆高考生物備考複習計劃介紹
高三生物備考策略
七年級生物備考筆記知識點全攻略
高中生物備考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複習策略快速提高生物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