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與心理學有關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心理學與小學生的知覺、認知、情緒、人格等密切關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心理學與小學古詩教學》

  摘要:心理學與小學生的知覺、認知、情緒、人格等密切關聯,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教師講授小學語文中的古詩不僅是古詩教學的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規定動作。直觀意境的感受、想象力的發揮、情感的昇華,既是小學古詩的特質,也是心理學角度教學古詩的手段和意義所在。從心理學角度教授古詩,有利於小學生對古詩意境的掌握,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認知,並能培養其情感。

  關鍵詞:心理學;小學古詩;教學;意義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素質教育的實施,藉助於其他學科授課成了一種趨勢,如心理學意義上的想象心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凸顯。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簡單的古詩。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中佔據重要的地位,研究詩詞教學的方法,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古詩教學的方法多元,筆者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小學古詩教學。

  1 心理學與小學古詩教學的契合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上的知覺、認知、情感、人格這些關鍵詞,我們在中國古詩中能夠找到其載體。古詩的創作是詩人生活、人生、閱歷、情感、仕途等等的綜合反映,一個個體所創作的古詩,必定反映了其所思所想。將一些簡單易懂的古詩置於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其初衷既是認識古詩,更是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古詩本身的意義。

  心理學上的知覺、認知、情感、人格與古詩緊密關聯。古詩的直觀性給學生“知”的感受,也成了認知的載體;古詩中蘊含的各種情感,讓小學生不斷接觸並理解種種情感;古詩所讚頌的偉人或真摯的情感,與小學生的成長不無關聯。因此,心理學意義上的關鍵詞與古詩不謀而合,那麼,缺失心理學的古詩教學必定是有瑕疵的教學。由此可見,將心理學的某些關鍵詞和心理學的方法引入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必將對古詩本身、小學生的成長等產生事半功倍的影響。

  2 小學古詩教學的心理學手段

  2.1 直觀意境的感受

  古詩言簡意賅,富有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為基礎,因此教者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加強視、聽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強化表象的建立、組合、轉換,其教學手段形態化。

  第一,在教學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藉助板書“圖解古詩”。圖畫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藉助圖畫將古詩詞語形體化,更易於學生清晰理解詩意,深刻領悟蘊含的哲理。如教“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時,教者出示廬山的正面圖,側面圖,讓學生觀看、比較,使學生體味出多角度、多視野觀賞廬山,其面目確是各不相同。

  第二,古詩教學,教師語言要繪聲繪色,生動形象,並恰當地使用形態、心理學語言。如教“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句時,教師身臨其境的描寫以及翹首遠看,低頭細看的動作,使學生看到在絲絲微雨中,隱隱約約看見一大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學生進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美又富有生機。

  2.2 想象力的發揮

  古詩的一大特點就是其豐富的意境,這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足夠寬闊的想象空間。想象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這心理過程的作用,還原再現詩中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境。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藉助想象,將詞語在腦海裡形成主體畫面。如教“遙看瀑布掛前川”時,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似乎同詩人一同觀賞龐然的瀑布凌空直瀉而下,領略其雄偉的氣勢。

  其次,古詩是詩人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探究古詩創作的源頭,小學教學古詩要藉助詩人的想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感悟古詩的詩情畫意。教師要引導學生藉助詩人的豐富聯想,展開想象,領略詩人感受,以及詩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寬廣情懷。

  2.3 情感的昇華

  古詩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一種與其相應的情境,緣情融情。如《三衢道中》,詩人以新穎的構思:先記敘後描寫,既繪色,寫出了綠蔭;又繪聲,寫出了鳥鳴。教者運用形態化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帶入引人入勝的迷人山區,觀賞初夏的風光:梅子黃黃、綠蔭重重、溪水淙淙、黃鸝聲聲。領悟詩人熱愛祖國美好山河的喜悅之情,從而產生愉悅之感,與詩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情感是古詩教學的紐帶,更是一種活力。學生通過情感性體驗,以自己就是詩人,參與情感的交流,把客觀物件主觀化。如教《贈汪倫》,教師藉助投影、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汪倫送詩人李白的熱鬧、歡樂的場景,進而反覆體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喻意,體驗李汪之間的友情。

  3 心理學角度教學小學古詩的意義

  教學古詩的方法多種多樣,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教授古詩,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內容本身的講授,但是其對意境、情感的掌握勢必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小學生心智尚未健全,其心理認知需要進一步成熟。古詩教學恰好給小學生的心理認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介質,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心理學角度教授古詩,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中國古詩,具有天馬行空的品格,一字一句,意義豐富,如果只認知其內容,古詩的意義就捉襟見肘。正是因為其天馬行空的特點,才給人們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平臺。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學會想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其次,心理學角度教授古詩,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所謂詩情畫意,就是古詩承載了一定的情感,詩人將這些情感濃縮在幾十個字中,學生的感知和詩人本身的意圖之間有多大的距離,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知詩人的情感。這種認知的意義在於學生真切的體會到情感,並理解這種情感,並能融入其生活。至此,教學的意義才算完成,古詩教學在這種認知邏輯中充當了良好的介質。

  第三,心理學角度教授古詩,健全了學生的人格和認知水平。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生活體驗、情感理解等尚未完善。小學語文中的諸多古詩,涉及友情、愛國等。如何讓學生從簡單的幾十個字中學習到課本文字的意義?教師就要將這種文字轉化為學生的知識、體驗、情感、認知,轉換的手段當然是心理學角度的授課。通過教師講授的古詩,小學生的體驗和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穩固其健康向上的人格,健全其循序漸進的認知水平。

有關消費者心理分析的論文
探析消費者心理的有關論文
相關知識
論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關係論文
以大學生挫折心理為話題的論文
以大學生挫折心理為話題的論文
小學教學與心理學有關的論文
小學教師心理有關的論文
小學生心理髮展有關的論文
與人格心理學有關的論文2
學習與心理健康探究論文
大學生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參考論文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