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與農作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霜,是指夜晚氣溫下降到0℃以下,地面附近及近地物體上的水汽凝結而形成的白色鬆冰晶。霜多發生在無風無雲夜晚,從深秋開始到第2年早春都可能降霜。那麼有什麼關係,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的關係

  霜在農業生產上雖會造成霜害,但霜也有它的功勞。因為水汽凝結時還可以放出大量的潛熱,它能緩和氣溫下降速度,減輕植物的凍結程度。霜消時,又能吸收大量的熱量,有利於受凍的植物慢慢復生。霜還能提高冬季蔬菜的品質。

  2000多年前,漢代的《汜勝之書》記載:“蕓薹***蘿蔔***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澀”,說的是打了霜的蘿蔔要甜一些。按現代科學解釋,即低溫有利於植物體內的物質轉化和糖分增加的緣故。1600多年前西晉的陸機也說:“蔬茶苦菜生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農諺亦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說法。秋末冬初的霜還可殺死部分越冬害蟲。由於霜凍,對土壤風化也有好處,人們常說:“十月無霜,臼裡無糠”。清代陳恭尹在《耕田歌》中也吟道:“霜華重,土氣肥”。

  打霜往往出現霜凍。霜凍是氣溫降到0℃以下,但當時空氣中的水汽未達到飽和,沒有霜出現,作物也遭凍害。因霜凍能使植物體內細胞間隙中的水分變成冰晶,冰晶又吸收細胞中滲透出來的水分而逐漸增大,一方面壓傷或壓壞細胞,另一方面又使細胞內蛋白質沉澱,這樣就使植物遭到凍害。霜凍強度越大、時間越長,作物受害越重。

  作物最怕三種霜凍。一是秋季過早的初霜,它常危害喜溫作物,使棉花棉鈴變成僵瓣,使紅薯不耐貯藏,使甘蔗變質流糖而空心。二是隆冬過後的“凍後霜”,這時氣溫降到很低,而次日猛晴,氣溫突然升高,使越冬作物遭受嚴重凍害。農諺說:“凍後霜,柑桔光”。三是春季晚霜,這時作物的抗寒力減弱,容易受凍害。

  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不少防霜凍的辦法,如加強培育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以增強苗勢***或樹勢***;面積較大的作物,可以採用澆水法;較貴重的植物,可以用包紮法;在苗圃園地上面,還可以加蓋稻草、農膜等。

  霜凍是指在生長季節裡,夜晚土壤表面溫度或植物冠層附近的氣溫短時間內下降到0℃以下,植物表面的溫度迅速下降,植物體內水分發生凍結,代謝過程遭受破壞,細胞被冰塊擠壓而造成危害。發生霜凍時,植物是因為低溫受到危害,不是單單因為霜對植物造成危害。如果空氣相對溼度低,就不一定能見到“白霜”,霜凍同樣會發生,通常人們也把見不到“白霜”的霜凍稱為“黑霜”。

  霜降農作物怎麼防凍

  農業防霜法

  培育抗寒品種,要根據當地的霜凍發生規律及無霜期長短,合理安排種植作物品種,防止貪青晚熟。加強田間管理。如棉花通過整枝化控等措施,能促進生長髮育,促早熟,早摘多收霜前花。

  物理防霜法

  1.灌溉法,這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防霜方法。通過向田間灌水,能使土壤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增大,並增加空氣溼度和溫度,減少輻射散熱。實踐證明,灌水的田塊作物葉面溫度在夜間比不灌水的提高 1-2攝氏度。防霜的效果以灌溉的當天或次日為好。最好的時機在冷空氣剛過風靜下來而霜凍尚未發生時進行灌溉。

  霜凍是指在生長季節裡,夜晚土壤表面溫度或植物冠層附近的氣溫短時間內下降到0℃以下

  2.煙燻法,一般在霜凍即將發生時點燃發煙物,使煙堆放熱,煙霧成幕,有降低熱輻射減慢降溫和增加植株間溫度的作用,可選用易發煙的柴草。此法可使株間溫度提高0.5-2攝氏度。用化學藥劑發煙防霜,比用柴草省工而經濟,效果也好,但應選擇對人和作物無害的藥物材料。

  3.覆蓋法,此法適用於小面積作物防霜。可用草簾、席子、泥缽、塑料布、草木灰覆蓋在蔬菜等作物上,使地面田間的熱量不易散失,延遲收穫期。

  對於霜凍的防禦措施,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1、採取根本性措施如興修水利、種植防護林帶和進行農田基本建設都能改善農田小氣候、防禦霜凍危害。

  2、根據作物種類選擇地點和播期,避開霜凍。

  3、靈活應用催熟技術,合理施肥灌溉防止貪青,促早熟,避開霜凍。

  4、霜凍來臨前,採用灌水、噴霧、薰煙、覆蓋、加熱等措施防霜。

男人如何預防中暑
男性要怎麼預防腎虛_男性預防腎虛的方法
相關知識
霜降與農作物
關於農作物成長和收穫的農業諺語
燈謎木蘭之子打一農作物的答案
農作物如何防凍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農業諺語
穀雨前後種什麼農作物
適合北方種植的農作物是什麼
農作物增產藥物的廣告詞
氣候變化對農作物適宜度影響研究進展
論氣候變化對農作物適宜度影響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