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八句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很頭疼,其實家長更應該多耐心給孩子將一些道理。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長批評孩子前先問這八句話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腦力激盪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第六個問題然後問他:“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並且表示支援。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問他最後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家長教養孩子一定要告訴他八句話

  1、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你的爸爸和你媽媽。對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2、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就算你失去了世間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3、生命是短暫的,今天或許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預期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4、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而這感覺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

  5、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6、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緊記!

  7、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8、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聰明家長教育孩子常說5句話

  1.“這件事還可以怎麼做”培養價值感

  比如陪孩子做手工課,遇到困難,不知道該怎麼做。此時,父母在指導孩子做好一件手工之後,就可以問問他:“除了教你的這種方法,還可以怎麼做呢?”這句話能啟發孩子的想象力,讓他慢慢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久而久之,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多了,自我價值感就慢慢養成了,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

  2.“什麼事都可以跟我說”給予心理支援

  從幼兒園到學校,孩子都可能遇到被老師無端指責、被其他孩子欺負等負面事件。有些父母由於工作繁忙、心智不成熟等原因,不願意聽完孩子的話,就指責孩子“肯定是沒聽老師的話才被罵”,或者慫恿“你不會打回去嗎”。聰明的家長會適度地包容孩子,告訴他“什麼事都可以跟我說”,讓孩子知道凡事能跟父母商量,自己不是孤立無援的,能避免孩子走錯路、彎路。

  3.“好”給予無條件的接納

  當孩子向爸媽提要求時,不少人會下意識地拒絕,或者提條件。比如孩子想出去玩,媽媽卻說:“不行,你作業寫完了嗎,就想著出去玩?”這樣下去,孩子要麼今後不願意再提要求,跟父母關係日漸疏遠,要麼變得叛逆,難以管教。不妨在回答前加個“好”字,比如,“好,你先把作業寫完,就可以出去玩”。這樣的回答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比否定式的回答效果要好。

  4.“對不起”教會責任感

  不少父母明明犯了錯,卻沒有意識到或者不好意思向孩子認錯。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德育老師。不敢承認錯誤,會導致孩子喜歡推卸責任,長大了也沒有責任感。所以,父母犯錯了,要及時向孩子說聲“對不起”,要知道,向孩子道歉、坦承自己的錯誤,以身作則,對孩子的道德培養來說很重要。

  5.“我愛你”增加安全感

  中國父母很少對孩子說“我愛你”。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國人普遍感情內斂,像“愛”這樣的字眼羞於出口,親子間也缺乏擁抱、親吻等必要的身體接觸。但感情要說出口,別人才能明瞭。尤其在責備孩子之後,除了就事論事,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還要同時告訴他“爸爸媽媽愛你”。讓孩子明白,犯錯誤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批評的目的是為幫助他,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任何事情,父母都是愛他的,有助於建立安全感。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誠實
父母教育孩子寶典
相關知識
父母教育孩子八句話
父母教育孩子的對話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經典的句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好詞好句經典
父母教育孩子的好詞好句精選
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父母教育孩子的勵志名言警句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好詞佳句
父母教育孩子名人名言警句
父母教育孩子的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