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禁忌與把握演講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是演講結尾追求的最佳效果。在多種多樣的演講結束語中,幽默式可算其中極有情趣的一種。那麼演講結束語有哪些禁忌呢?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很多人在演講結束時,往往會說“我想我已經囉唆得夠多了。”或“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或“我通常並沒有這麼興奮,也許是因為咖啡的緣故。”這樣的結束語看似幽默風趣,但其實足以毀掉整個演講。

  一、演講結束語禁忌

  演講有講究,演講的結束語也是有忌諱的,提醒您在演講時切莫以以下方式結束:

  1、草草收場,敷衍了事

  如同忘了停止的那種演說者,突然結束的演說者的做法正好相反。聽眾席裡的人們坐在那裡,正津津有味地聽著講話,隨後突然之間演說人說了聲“謝謝”,講座戛然而止,事先一點招呼也沒有打。演說者沒有留給聽眾任何線索,表明演講臨近結束,眼睜睜錯失了給聽眾一個強有力的結尾的大好機會。

  2、故作謙虛,言不由衷

  哦,你們總算鬆口氣,知道我就要講完了。對不起呀,我講了這麼長時間,我看得出你們也許過去聽了很多這種講話了。說實話,今天晚上我本不想講的,比我講得好的人有的是呀,不過不管怎樣,多多關照啦。有些演講者做完演講,總要說上幾句表示謙虛或者道歉的話,甚至有的演講者由於某些聽眾在演講中不太注意聽,演講完了,還要說上幾句旁敲側擊的諷刺話。這樣做不僅多餘,更表現了演講者思想水平的低下。每個演講者必須端正態度,去掉陳言俗套。

  3、拖泥帶水、畫蛇添足

  有的演講者已經把應講的東西全講完了,可是又講了一些與主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話,這無異於節外生枝,是最令聽眾反感的。它不但搞亂了聽眾的思路,破壞了聽眾的情緒,而且也易沖淡前面所講的內容。演講者必須下狠心,把那些與主題無關的話從結尾中清除出去,當斷則斷,當止則止,絕不要畫蛇添足。有一句格言說得好:沒有結束語的結尾平乏無力,可是沒完沒了的結尾則是令人害怕的。因為它拖延時間,使聽眾遭罪。演講者要善於用最精確最概括而又富於哲理的語言結束演講,才是最有力的。

  4、承認錯誤

  例如:“在結束講話時我要說 哦,我忽然想起來,我講話一開始就準備說的一件事,卻全然忘掉,這就是 ”正當聽眾內心“放鬆下來”時,演講者卻突然提起另一關鍵論點。如果你的講話計劃得當、準備充分,這樣一種疏忽是不該發生的。也許我們是打算說一些事情的,但是沒有說,不過我們的聽眾是不可能知道這個的。我們的結束語不應不合時宜地提出另一個論點,當然也不可以隨便提及什麼“哦,有件事情我忘了提一提,這就是 ”如果在你快要結束講話時你又希望提出某一論點,那也是自然地夾雜在你的講話裡,別提醒人家注意你真的忘了應該早一點在講話中提到的什麼事情。

  不要在結束語中採用與演講的其他部分不相協調的口吻或風格。如果你讓聽眾在整個演講過程中一直笑個不停,而在結尾時突然使用沉重消極的語言,會使聽眾覺得大煞風景。

  不要在演講過程的任何地方使用“總而言之”、“概括地講”等語句,除非演講真的要結束了。因為這樣會使一部分聽眾以為講話已經結束而分散注意力,結果卻發現演講還在繼續。

  二、幽默結尾技巧

  一個演講者能在結束時贏得笑聲,不僅是自己演講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現,更能給本人和聽眾雙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憶,也是演講圓滿結束的標誌。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

  1、用幽默的語言來結束演講

  1造勢

  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好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講中,開頭即說“我今天給大家談六個問題”,接著,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條地談下去。談完第五個問題,他發現離散會的時間不多了,於是他提高嗓門,一本正經地說:“第六,散會。”聽眾起初一愣,不久就歡快地鼓起掌來。老舍在這裡運用的就是一種“平地起波瀾”的造勢藝術,打破了正常的演講內容,從而出乎聽眾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2省略

  1985年底,全國寫作協會在深圳羅湖區舉行年會。開幕式上,省、市各級有關領導論資排輩,逐一發言祝賀。輪到羅湖區黨委書記發言時,開幕式已進行了很長時間。於是他這樣說:“首先,我代表羅湖區委和區政府,對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掌聲過後,稍事停頓,他又響亮地說:“最後,我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我的話完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了演講。聽眾開始也是一愣,隨後,即爆發出歡快的掌聲。因為,從“首先”一下子跳到“最後”,中間省去了其次、第三、第四……這樣的講話,如天外來石,出人預料,達到了石破天驚的幽默效果,確實是風格獨具,心裁別出。

  3概括

  某大學中文系一次畢業生茶話會,首先是系黨總支書記講話,三分鐘的即興講話主要是向畢業生表示祝賀。然後是彭教授講話,主題是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學習,還引用了列寧的名言。第三個講話的潘教授朗誦了高爾基的《海燕》片斷,以此勉勵畢業生們學習海燕的精神。第四個講話的系副主任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母校和老師們。緊接著,畢業生們歡迎王教授講話。在毫無準備而又難以推辭的情況下,王教授站起來,先簡單地回顧了數年來與同學們交往的幾個難忘片斷,最後一字一頓地說:“前面幾位給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可我還是喜歡說他們說過的話。笑聲第一,我要祝同學們勝利畢業!笑聲第二,我希望同學們‘學習、學習、再學習’。笑聲第三,我希望同學們像海燕一樣勇敢地搏擊生活的風浪。笑聲、掌聲第四,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忘記母校,不要忘記辛勤培育你們的老師們!”

  在這裡,王教授通過對前面四個人的演講主題的簡練概括,舊瓶裝新酒,不落窠臼,結束了一次機智、風趣且具有個性特點的演講。

  2、藉助道具產生幽默效果結束演講

  1對比

  魯迅先生在結束《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的演講》時說:“以上是我近年來對於美術界觀察所得幾點意見。今天我帶來一幅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結晶,請大家欣賞欣賞。”說著,他一手伸進長袍,把一卷紙慢慢從衣襟上方伸出,開啟一看,原來是一幅病態醜陋的月份牌。頓時全場大笑。魯迅先生藉助恰到好處的道具表演,與結束語形成鮮明的對比,極具幽默。不僅使演講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而且使聽眾在笑聲中進一步品味先生演講的深意。

  2雙關

  在延安的一次演講會上,當演講快結束時,毛澤東掏出一盒香菸,用手指在裡面慢慢地摸,但掏了半天也不見掏出一支菸來,顯然是抽光了。有關人員十分著急,因為毛澤東煙癮很大,於是有人立即動身去取煙。毛澤東一邊講,一邊繼續摸著煙盒,好一會,他笑嘻嘻地掏出僅有的一支菸,夾在手指上舉起來,對著大家說:“最後一條!”這個“最後一條”,毛澤東的話是最後一個問題,又是最後一支菸。一語雙關,妙趣橫生,全場大笑,聽眾們的一點疲勞和倦意也在笑聲中一掃而光了。

  3、藉助幽默的動作結束演講藉助幽默的動作來結束演講

  這樣的例子雖很少見,但不乏珠璣。

  美國詩人、文藝評論家詹姆斯·羅威爾1883年擔任駐英大使時,在倫敦舉行的一次晚宴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餐後演講》的即席演說。最後他說:“我在很小的時候聽人講過一個故事,講的是美國一個衛理公會的牧師。他在一個野營的佈道會上佈道,講了約書亞的故事。他是這樣開頭的:‘信徒們,太陽的執行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向前或者說是徑直的運動;第二種是後退或者說是向後的運動;第三種即在我們的經文中提到的——靜止不動。’笑聲先生們,不知你們是否明白這個故事的寓意,希望你們明白了。今晚的餐後演講者首先是走徑直的方向起身離座,做示範——即太陽向前的運動。然後他又返回,開始重複自己——即太陽向後的運動。最後,憑著良好的方向感,將自己帶到終點。這就是我們剛才說過的太陽靜止的運動。”在歡笑聲中,羅威爾重又入座

  這種緊扣話題的傳神動作表演,唯妙唯肖,天衣無縫,怎能不贏得現場聽觀眾的熱烈掌聲和歡笑聲!

  演講的幽默式結尾方法是不勝列舉的。關鍵是演講者要具有幽默感,並能在演講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住演講的氣氛和聽眾的心態,才能使演講結束語收到“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轟動效應。


演講與口才訓練方法大全
演講時的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演講禁忌與把握演講技巧
優秀領導如何把握說話技巧
把握演講的基本技巧
怎麼把握演講過程中聽眾的心理
如何正確把握演講時限
即興演講的三個把握
如何把握演講的語言動作
怎樣把握演講語言的特徵
去日本留學你必須知道生活禁忌與忌諱
何首烏的食用禁忌與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