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課驚弓之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課文是個成語,含義比較深刻,教學時不要過早解釋成語的意思,先讓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然後再引導學生領會“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課文原文

  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獵。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更羸仔細看了看,指著大雁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

  更羸說:“請讓我試一下。”更羸並沒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只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本事!”更羸笑笑說:“不是我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魏王更加奇怪了,問:“你怎麼知道的?”

  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裡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下來了。”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課文教學解析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講述的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來。原來這是一隻受過箭傷、孤單失群的雁,一聽到弦響就嚇得從天上掉下來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因此得名,比喻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兒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這則成語故事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按照先果後因的順序展開敘述,先寫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然後寫更羸試了一下,大雁果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最後以環環相扣的說理,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推理文章。更羸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正確分析和判斷,是因為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並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從更羸善於觀察、善於分析中受到啟發,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樂於觀察、勤于思考的興趣和習慣。教學的重點是聯絡上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要把著眼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驚弓之鳥、魏國、射箭、打獵、大雁、拉弦、悲慘、癒合、裂開”等詞語,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運用讀書記號學習全文。

  2、深入質疑,釋疑,理解最後一段四句話的邏輯關係。

  3、感情朗讀課文,瞭解成語的比喻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更羸為什麼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來。

  【教學難點】

  1、理解更羸為什麼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來。

  2、從成語故事中概括出成語的比喻意義。

  【教學理念】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完成課後習題:***小黑板***

  根據下面的問題,在課文中用“ ﹏﹏ ”劃出有關句子,再回答:

  更羸看到什麼而對魏王說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結果怎樣?

  2、討論思考題,相機理出重點句:***小黑板***

  ⑴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

  ①這隻大雁有什麼特點?與你們平時知道的大雁有什麼不同?

  ②指導朗讀***語速較慢***。

  ⑵更羸並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

  ①指導朗讀。***語速較快,讀出緊張的口氣,“直”讀重音***。

  ②引導深入質疑:

  如:為什麼一聽到“嘣”的聲響,忙往上飛?為什麼飛了兩下直掉下來?

  板書:

  結果:不用箭,只拉弓。

  同學們提的問題很好,這些問題我們學了後面的課文時解決。從更羸不用箭就射下大雁,可以看出更羸本領怎樣?

  3、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⑴什麼叫能手?***具有某種技能,對某項工作,特別熟練的人。***

  ⑵“有名的射箭能手”,說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術特別高明,射箭的經驗特別豐富,因而很多人知道他。

  ⑶你還知道什麼能手?

  4、學習第二段:

  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射下大雁,魏王看到這樣的情形是怎樣表示的,我們來學習第二段。

  ⑴感情朗讀,讀出魏王奇怪的語氣。***強調“啊!”讀“á”,抓住“啊”、“大吃一驚”、“更加”等詞語。***

  ⑵師:更羸為什麼一看就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而且迅速作出判斷,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來?我們來學習第8自然段。

  ⑶***小黑板***根據下面的問題,在課文中用“﹏﹏ ”劃出有關句子,再回答。

  更羸根據什麼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

  ***小黑板***想想更羸說的話,哪些是他看到的,聽到的?他怎樣思考的?

  ①同桌交流。

  ②檢查自學情況。

  哪些是更羸看到的,聽到的?***也就是觀察到的***

  板書:

  觀察:飛得慢叫得慘

  更羸是怎樣思考的?

  板書:

  思考:箭傷作痛 孤單失群

  傷裂↓

  高飛↗

  害怕↗

  ↗

  弦響掉下

  ⑷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選擇板書中的詞說話。

  各自準備,相互說,指名說。

  5、揭示喻意:

  ⑴“驚弓之鳥”什麼意思?***被弓箭嚇怕過,一聽到弦響就十分害怕的鳥。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受過驚嚇,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就特別害怕的人,說這種人成了驚弓之鳥。***

  ⑵在你的生活中看到過這樣的人嗎?在電影、電視或讀到的故事中看到的也可以說。

  ⑶小結:

  有的人受過一次打擊,下一次就害怕了。這種人必定膽小怕事,經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

  二、作業

 

猜你感興趣:

1.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課文

2.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本第十課驚弓之鳥

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4.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5.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驚弓之鳥

小學古詩文手抄報
語文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
相關知識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課驚弓之鳥
語文三年級下冊十課驚弓之鳥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七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九課寓言兩則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九課七顆鑽石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八課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七課可貴的沉默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一課畫楊桃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二課想別人沒想到的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十四課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