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古詩詞表達方式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詩言志,文傳情”,任何人寫作總有一個目的,都是為宣傳某種思想,造成一種輿論,去影響別人的思想和行為,這種作者通過文學作品的具體內容表達出來的某一思想意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而理解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閱讀文學作品的終極目的。

  

  1、在現代作品中,基本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而在古代詩詞中主要運用的有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高考查的重點。

  詩人抒情言志離不開景物描寫,而景物描寫方法又是複雜多樣的。從景物描寫手法上來鑑賞,一般要注意作者觀察描寫的角度***正面和側面、實寫和虛寫、動景與靜景、遠景與近景、形色聲味等***,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寫的表現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筆、對比和襯托、比興手法、象徵手法等***,要理解和辨析描寫景物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比、誇張、借代、用典、對偶等***。

  2、詩歌描寫的角度

  1***正側 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之別。對所描寫的物件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就是正面描寫;而對能使描寫物件更鮮明、更突出的周圍事物的描寫,則是側面描寫。如在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這兩句主要是運用正面描寫,表現其高峻奇偉之勢;“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則是用側面描寫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偉。

  2***動靜: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於襯托手法,如王維的名篇《山居秋暝》中的頷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寫山上一塵不染的松樹,皎潔的月光以及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的班駁的影子,都給人以明淨清幽的感受——這是通過靜態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謐。後一句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這是動態描寫,以動襯靜,更反襯出山中寧靜。同樣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也如此,竹喧、蓮動,既反襯出山中環境的幽靜,又表現出山居生活的活潑與生機。

  3***虛實: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在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捨。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中的“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也是虛幻之景。姜夔的《揚州慢》“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同樣是虛筆。

  4***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突出事物的特徵,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感傷。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就是濃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風光,山青翠,花紅豔,鳥翎白,碧波綠,景象清新,賞心悅目,卻是為寫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通過紅日映花襯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憶江南美景的。

  5***觀察角度的變化 如杜牧的《山行》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於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雲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後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豔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描寫要有層次性———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蘇軾的《題西林壁》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東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聯合模擬考試語文試卷題
議論文閱讀解題技巧
相關知識
鑑賞古詩詞表達方式的方法
語文古詩詞表達技巧
男孩唯美古詩詞名句取名的方法
古詩中表達愛情的情書句子
古代思念愛人的詩句_表達相思的古詩句
古代人表達愛情的詩句古詩
古代人表達愛情的詩句古詩
愛國名言和古詩詞愛國情懷的格言
古言中表達思念的句子
演講者表達觀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