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散文送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7日

  葉子的離開不是風的召喚,而是樹的捨棄,送別了以前,迎來今天的日子;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送別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遙想古人送別,也是一種雅人深致。古時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見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驪歌,灞橋折條楊柳,甚至在陽關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剛要啟碇,汪倫老遠的在岸上踏歌而來,那幅情景真是歷歷如在眼前。其妙處在於純樸真摯,出之以瀟灑自然。平夙莫逆於心,臨別難分難捨。如果平常我看著你面目可憎,你覺著我語言無味,一旦遠離,那是最好不過,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將來又要碰頭,何必送行!

  在現代人的生活裡,送行是和拜壽送殯等等一樣的成為應酬的禮節之一。“揪著公雞尾巴”起個大早,迷迷糊糊的趕到車站碼頭,擠在亂哄哄人群裡面,找到你的物件,扯幾句淡話,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後鳥獸散,吐一口輕鬆氣,撅著大嘴回家。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覺得熱鬧,人緣好,沒白混,而且體面,有這麼多人捨不得我走,斜眼看著旁邊的沒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種優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擻,恨不得對每一個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謝。死人出殯,都講究要有多少親友執紼,表示戀戀不捨,何況活人!行色不可不壯。

  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別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揚威地與送行的話別,那會增加旅中的寂寞。這種情形,中外皆然。Max Beerbohm寫過一篇《談送行》,他說他在車站上見一位以演劇為業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話,俄而淚溼雙頰,終乃汽笛一聲,勉強抑止哽咽,向女郎頻頻揮手,目送良久而別。原來這位演員是在作戲,他並不認識那位女郎,他是屬於“送行會”的一個職員,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願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會”去僱人來送。這位演員出身的人當然是送行的高手,他能放進感情,表演逼真。客人納費無多,在精神上受惠不淺。尤其是美國旅客,用金錢在國外可以購買一切,如果“送行會”真的普遍設立起來,送行的人也不虞缺乏了。

  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送行的技術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於到車站碼頭報到,握手而別,那麼問題就簡單,但是我們中國的一切禮節都把“吃”列為最重要的一個專案。一個朋友遠別,生怕他餓著走,餞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營養都一次囤積在他肚裡。我想任何人都有這種經驗,如有遠行而訊息外露***多半還是自己宣揚***,他有理由期望著餞行的帖子紛至沓來,短期間家裡可以不必開伙。還有些思慮更周到的人,把食物攜在手上,親自送到車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會捱餓的樣子。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看過的人還看了:

兩地分離的相思散文
離開網路傷心的散文
相關知識
梁實秋散文送別
梁實秋散文朗誦
梁實秋散文朗讀
梁實秋散文集讀後感
讀梁實秋散文有感
梁實秋散文鑑賞
梁實秋散文時間即生命讀後感
梁實秋散文讀後感3篇
梁實秋散文旅行
精選梁實秋經典散文作品_梁實秋散文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