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期末語文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期末語文考試貫穿於語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第一部分 基礎***26分***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

  ①***qiān***_______就 ②祕***jué***_______

  ③海市*** shèn***_______樓 ④不***xiè***_______置辯

  2.下面一段話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人表中,然後改正。***4分***

  文學是一副意境高遠的中國畫,你儘可以凝神欣賞,白雲藍天,青山綠樹,相印成趣;文學是一首清脆圓潤的古曲,你儘可以俯身傾聽,鷹歌燕語,春水潺潺,感概良多;文學是一座奼紫嫣紅的百花園,你儘可流連忘返,呼吸牡丹的濃香,黃菊的清爽,頓生暇想。

  3.默寫古詩文名句,並在括號內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10分***

  ①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_______》***

  ②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______《無題》***

  ③_______,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④_______,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⑤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

  ⑥苔痕上階綠,_______。_______,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⑦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_______,_______,豈他人之過哉?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⑧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_______,_______,幾欲先走。***林嗣環《口技》***

  4.名著閱讀:《水滸傳》***5分***

  ①“這一天,他們走到野豬林的險惡去處,董超、薛霸便把林沖捆在樹上,舉起水火棍欲將林沖打死。正在這時,林中突然飛出一條禪杖,將水火棍一隔,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這段話出自《水滸傳》中的哪一個情節?其中“胖大和尚”指誰?***2分***

  ②吳用等人能夠劫取生辰綱,關鍵在一個“智”字,請聯絡《智取生辰綱》中相關情節說說“智”體現在哪些方面?***3分***

  5.下面一段話中有三處語病,請按照要求修改。***3分***

  建立文明城市不僅可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而且能夠增強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在文明城市建立活動中,全市人民參與程度的高低是成功的關鍵。我們要樹立“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觀念,以高度的責任感、積極的主人翁姿態參與到投身建立活動中去。我們要共同維護城市文明形象,形成助人為樂、扶貧幫困、和諧友善的社會風尚。

  ①文中有一句用詞不當,應把“_______”改為“_______。

  ②文中有一處前後表達不一致,可以這樣修改:_______。

  ③文中有一處重複累贅,應刪掉“_______”

  第二部分 閱讀***44分***

  ***一***閱讀《馬說》完成6—9題。***13分***

  ***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6.下面哪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或用法相同?***2分****** ***

  A 雖有千里之能 B 是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斯是陋室***《陋室銘》***

  C 策之不以其道 D 故雖有名馬

  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雖人有百手***《口技》***

  7.下面句子中哪一個加點字沒有詞類活用現象?***2分*** *** ***

  A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用迄再火令藥熔《活板》***

  C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D 腰白玉之環***《送東陽馬生序》***

  8.文章託物寓意,句句說馬卻處處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現實,說說你從文中看到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2分***

  9.後人評價韓愈的文章,喻為“韓如潮”,意思是說韓愈文章的風格如江上之潮,浪推千里,一浪高過一浪。仔細研讀文章的三個段落,體會其中的感情,說說韓愈在這篇文章中的感情是如何變化,如何一浪高過一浪的?***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題。

  昔有愚人,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唸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惟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成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①,反為其患②。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惟無益,反害之。

  ***選自《百喻經》***

  【註釋】①敗:壞。②患:禍害。

  10.翻譯畫線句子***4分***

  ①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②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惟無益,反害之。

  ***二***閱讀《孔乙己》選段,完成11—13小題。***9分***

  ***1***中秋之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櫃檯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櫃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辨,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櫃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裡,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2***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掌櫃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3***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11.根據第***1***段的敘述,孔乙己最後一次到咸亨酒店實際上是坐著用手“撐”來的,“撐”這個字似乎更加準確,聯絡語段,體會作者為何要說用手“走”來,“走”字有何深意?***2分***

  12.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文學作品刻畫人物也經常使用“畫眼法”結合下面兩句話,說說分別表現了孔乙己怎樣的境況?作者通過前後的對比意在表現什麼?***3分***

  ①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②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

  13.文章結尾,“我”並未得到有關孔乙己的確切的訊息,為什麼還肯定地說孔乙己“的確”死了?請聯絡語段具體內容作出分析。***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4~16題***7分***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馬

  ***1***曾經有這樣一幅漫畫:碧草如茵的原野上,遠處一匹匹膘肥體健的駿馬正悠閒自得地吃著草。然而就在近處,一匹瘦骨嶙峋橫臥在地面上的馬打破了這美好的畫面。我不覺一驚;多好的草地也會有瘦馬。看來,要有所作為,光有優越的條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還須自己努力。

  ***2***當然,我承認有優越的條件確實很好,但它還必須加上自己努力才會有意義。古今中外,貧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憑藉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3***古希臘的德摩斯梯尼,小時候口吃,但他苦加練習,終於成為著名的演說家。法國作家大仲馬出身微賤,但他毫不在乎,在貧苦中堅持寫作,終成為文壇鉅子。我國古代一個叫陳正之的人,天生反應遲鈍,但他付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終成博學之士。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宵達旦忘我地研究,終摘數學桂冠。夠了,夠了,不必再例舉了——我無非是想通過這些例子證明,一個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奮鬥是必不可少的。

  ***4***也許有人會認為努力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擁有天時地利,仔細解析一下,便會發現其中的漏洞。

  ***5***其一,外界條件過於優越,人不一定就會成才,相反,也許倒會沉醉於紙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歲世紀的歐洲,貴族們奢侈成風,這難道不是不會正確利用優越條件的典型嗎?

  ***6***其二,先天的條件優越,但後天不努力,同樣會碌碌無為。宋代方仲永天資聰慧,但不知後天加以努力,最終落得個“泯然眾人矣”。另外,愛迪生所說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證實了這一點嗎?

  ***7***如果你的條件優越,那麼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條件太一般,那麼就用努力來彌補它吧!否則,無論處於什麼樣的草地,你都將是匹瘦馬。

  1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15.第***6***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16.第***7***段中的“草地”和“瘦馬”分別比喻什麼?***2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題。《15分***

  蕭蕭池塘暮

  ***1***最早知道“池塘”二字為何含義,源於一副殘對①:煙鎖池塘柳。在老家,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鍋底塘、門口塘、養魚塘、蓮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裡人共有的孩子,每一聲對塘的呼喚,經風吹都能傳到塘的耳朵裡。水草輕搖,

  青蛙嗚叫,蜻蜓風舞,燕子貼水,波光盪漾,都是池塘的應答。

  ***2***和故鄉的其他風物一樣,池塘是極通人性的,年年歲歲見證著村人的喜憂。

  ***3***“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一陣春風暖,池塘岸邊各色水草倒掛而長,一根根親水而去,猶如一串串清翠玉潤的珠簾,將蓄滿春水的池塘裝飾得如夢如幻。蓄積了一冬的力氣,婦女們挽起衣袖,在抽枝長葉的青柳下,浣紗洗衣。池塘中央,開始脫毛的水鴨在和煦的陽光下暢遊,蕩起層層漣漪。鴨兒不時地“‘呱呱”亂叫,聲音在池塘上空迴盪。遠處聆聽,像是柳樹深處發出來似的,訇訇然,如樂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鴨先知”,那一聲聲呱啼,應是報春的訊息吧!最熱鬧的要數夜裡,無數青蛙齊鳴,叫醒暗夜,那是臨產前的陣痛,更是即將身為父母的幸福歡唱。青蛙鳴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勝景。

  ***4***夏日的池塘是孩子們的世界。太陽還在半山腰,孩子們就在池塘裡玩耍了。在岸上一個猛扎,靜靜的池塘便濺起燦爛的水花。孩子們排成佇列,挨個兒跳水,珠圓白嫩的顆顆水滴飛入濃密的柳蔭裡,打得青葉脆響,像是一場急雨。孩子們玩膩了,就在厚厚的泥層裡摸螺螄,在水草裡抓魚,夜幕降臨,他們用舊衣服一裹,滿載而歸。

  ***5***農人在月滿中天時分才收工,鑽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塵與汗,洗去一天的疲勞。人在水裡,話農桑,談天氣,是再愜意不過的事了。池塘在一撥又一撥人的折騰下,泥沙翻湧,渾黃濁黑。經過一夜的沉澱,它一早又澄澈清洌,一眼就看得見水裡的游魚,厚軟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動的螺螄。池塘靜默、博大,容納故鄉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汙垢,而它自己永遠是碧澄如鏡。

  ***6***秋來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殘水,像是哭幹了眼淚的小婦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納萬物,吐故納新,潔淨如初。農人依然來塘裡洗澡,一天勝過一天地喊:“啊,水好涼啊!”故鄉的秋天,在這一聲聲水涼的叫喊中,悄悄地不為人知地到來。水涼好個秋。

  ***7***冬天,村人以魚鬧年,以祈年年有餘。每到年終.我們村前村後的池塘都要抽放積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提魚,笑聲在空曠遼遠的池塘上空久久迴盪。他們不怕冷,俗話說,魚頭上藏了三點火!見了冒火的魚,還有誰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魚小蝦壯螺螄從塘裡往岸上挑,笑聲隨之在岸上塘裡一陣一陣炸響。

  ***8***池塘鮮活了四季,更鮮活在所有子民的記憶裡。而今,再尋如此池塘,也許只有在夢裡吧!歲月在風裡蕭蕭如秋木,池塘在現代的作用下,蕭蕭至遲暮②。

  ***9***回到家鄉,池塘觸目驚心:鍋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蓋了二層樓房,粗糲的土磚和硬冷的水泥在綠樹旁猙獰著;門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處沒不了8歲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線了;養魚塘裡沒有魚也沒有水,長滿肥美雜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蓮花塘深居田地一側,早已沒有了蓮花,還算清澈的殘水、裡,漂浮著各式各樣的塑料袋、農藥瓶,難以讓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10***我固執地認為,故鄉年年難逃的水患與池塘遲暮有關。如果每年有人清理池塘,如果池塘還鮮活勁道,雨水可以蓄積在裡面,何以在地上氾濫成災?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難題,乾旱已是農田的家常便飯,春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鴨隱退……

  ***11***與此一起消失的還有田園牧歌,以及讓人無法釋懷的古典鄉村。

  ***12***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下一代再來讀這首古詩,必得花半天時間來查閱關於“池塘”的註釋。“煙鎖池塘柳”的殘對,也許真的成了空前絕後,無人能對的絕聯了。

  ***13***今天已沒有幾個人見過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將來,池塘可能就只存活於詞典裡,在紙間寂寞地度過它荒涼的來世今生。池塘漸入遲暮,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14***除了記憶和夢,我們還能到哪兒與池塘見上一面呢?

  【註釋】:①殘對:殘缺的,不完整的對聯。

  ②遲暮:指晚年,比喻到了盡頭,多有惋惜之情。

  ***陳志巨集/文,有刪改。***

  17.文章第***2***節中說,池塘“年年歲歲見證著村人的喜憂”請聯絡文章***3***~***7***節寫出兩件村人和池塘有關的事情。***2分***

  18.作者用優美的語言回憶了昔日的池塘,請你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語句。***3分***

  它就像是村裡人共有的孩子,每一聲對塘的呼喚,經風吹都能傳到塘的耳朵裡。水草輕搖,青蛙嗚叫,蜻蜓風舞,燕子貼水,波光盪漾,都是池塘的應答。

  19.請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來分析第***8***節在文中的作用。***2分***

  20.文章開頭第***1***節和結尾處第***12***節都引用了“煙鎖池塘柳”,根據上下文分析它們在文中分別有什麼作用?***4分***

  21.聯絡全文,說說文章的標題“蕭蕭池塘暮”是什麼意思?其中包含了作者哪些複雜的感情?***4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2.滿樹的花朵,滿枝的果實,最初只源於那顆小小的種子。一個人,一段事,一本書,一句話,也是一粒種子,在你的心間生根發芽,使你睿智地成長,那一顆種子,可能會影響一生。

  請以“那是顆種子”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於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期末複習衝刺卷語文八年級下試題
最動人的遺忘閱讀理解材料答案
相關知識
人教版八年級期末語文試題
人教版六年級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期末語文試卷
人教版四年級期末語文試卷題
人教版四年級期末語文試卷題
人教版四年級期末語文複習題
人教版九年級期中語文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試卷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試卷
蘇教版二年級期末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