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黃芪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味中藥,有很多的作用,大家都不陌生,那麼你知道黃芪具體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黃芪的功效

  補氣昇陽

  用於氣虛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崩漏、眩暈乏力等,並常與升麻、柴胡等同用。

  固表斂汗

  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外感風寒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

  託瘡排膿

  黃芪還可以用於託瘡排膿,配上銀花等等中藥有很好的生肌效果。

  利尿消腫

  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之。

  黃芪的作用

  黃芪有增強免疫功能、對干擾素的作用、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改善心功能、降壓作用、保肝作用、調節血糖、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激素樣作用。

  預防傳染病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內含而多種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還能用於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生。

  對慢性闌尾炎的治療

  黃芪對治療慢性闌尾炎也有效果,因為黃芪具有託毒、生肌的功效。

  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機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藥物對細散及其毒性產物的直接抑殺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通過調動機體免疫防禦功能而揮扶正祛邪抑菌,殺菌作用。

  對志賀氏痢疾桿菌,炭疽桿菌,a 、b型溶鏈球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均有抗菌均有抗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是一種干擾素誘導劑,其抗病毒原理:刺激巨噬細胞和T細胞的功能,使E環形成細胞數增加, 誘生細胞因子,促進白細胞介素誘生,而使動物機體產生內源性干擾素,從而達到抗病毒的目的。

  助產後恢復

  女性產後往往出現身體虛弱、貧血、惡露和身體疲憊等症狀,此時,如果辨證施治用藥膳調理,可有利於產後身體儘早康復。

  黃芪的藥用價值

  1、表虛自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朮、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侷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皁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皁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朮等配伍;用於益氣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黃芪的食用方法

  服用黃芪,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個人體質不同適量服用,黃芪的吃法很多,現介紹幾種:

  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生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做法
黃芪泡水喝有什麼功效及禁忌
相關知識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怎麼吃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灸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麼
黨蔘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熟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熟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生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