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事蹟材料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近年來,社會競爭加劇,就業現狀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應屆畢業生面臨著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理想工作 的局面,大學生創業逐漸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並以一種全新的就業模式成為我國就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李保安,2015年9月成立註冊了洛陽市炎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橫水鎮寒亮村,近兩年,炎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依託宜蘇山,大力發展種植業以及農作物深加工,公司致力於有機農作物種植以及綠色環保食品加工銷售,在積極創業的同時,帶動附近村民就業,同時,積極投身工藝文化建設,為重建宜蘇山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創業這條道路上,譜寫了一曲曲動人之歌……

  炎居食品基於傳統種植業,其中加強科技創新以及食品深加工,以宜蘇山為種植基地,開展黑豆,小米,水果以及香椿等農作物的種植以及深加工,主打有機綠色食品,其中,2015年該基地已有33公頃的香椿種植獲得有機土地認證,同時,炎居食品旗下紅豆,小米等雜糧以及代用茶均獲得QS認證證書,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炎居食品種植基地100噸的黑豆種植順利獲得綠色食品認證。

  科技創新帶領傳統產業走向新高度

  食品加工行業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似乎還停留在初級加工階段,就像很多人認為麵粉就是工廠收上來小麥,然後初級加工就走向市場的一樣。炎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卻並不是這樣,公司通過實地考察分析與探訪,在孟津縣當地發現了有機黑豆種植,經過科學分析,發現當地黑豆在不斷的選擇和種植中儲存了下來,並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品種,這種農家種適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環境,黑豆的蛋白質含量和產量均比較高,同時,地產黑豆的異黃酮含量穩定,它被稱為植物性雌激素,能影響到激素分泌、代謝和生長因子活性,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是天然的癌症化學預防劑。通過這些調研與研究,公司擺脫傳統種植業思維,積極尋找科技助力,在依託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的研究下,助力之下,創新產品品類,實現對黑豆的深加工,理想的產品有“”“”“” 同時,大規模地進行宜蘇山生態園區規劃,前後投資 萬元進行建設,現在生態園區內已經建立區餐飲部,同時,炎帝廟,湯王廟等傳統文化修復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文化創新,復興文化,把根留住

  這是一個特殊的創業團隊,一個60後帶領90後創業的團隊。也許會有人對這樣的一個組合感覺到奇怪,似乎感覺創業應該是年輕人應該做的事情。其實不然,河南炎居食品有限公司的此次創業實踐,不僅僅是講經濟效益放在首位,而是將企業社會責任試試銘記心頭,在創業初期就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進行宜蘇山經濟開發的初期,弘揚炎帝文化,復建炎帝廟,積極翻閱文獻古籍,尋找學者,探尋當地老者積極完善宜蘇山文化建設,積極參與宜蘇山文化,炎帝廟傳說申遺工作,講宜蘇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此通過炎居人的身體力行在我們90後這一代人當中傳承下去。

  同時,在重修宜蘇山炎帝廟的同時,大力弘揚道教養生文化,在山中修建道義養生館,有專門的養生專家義務為當地村民問診,倡導養食同源,以積極健康的養生文化理念來倡導大家進行養生,對目前都市人生活壓力大,電腦病、空調病等頻發的亞健康狀態有很好的調節改善作用。

  生態文化建設,包括生態經濟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炎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積極倡導有機食品的研究與深加工。我們不會因為產量的問題而面積的使用化肥農藥,我們不會應為產量問題以及規模化效益而是用大規模機械化製造,因為我們倡導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我們採用農耕建設,用最原始的方式實現對當地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傳統農耕採用聘請當地有充足經驗的村民進行田間種地管理以及除草除蟲,科學管理田間作物,有效的實現了生態可是續發展以及對生態自然的保護,是積極承擔者會責任的體現。

  注重品牌的力量,品牌創新帶來新機遇

  李保安在成立炎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之初,就十分重視品牌發展,注重品牌包裝設計以及品牌文化建設,深度發掘產品賣點。有些人表示不解,產品的包裝設計好了就好了,為什麼要換呢。他就會耐心的跟被人講解說是因為品牌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東西,一個好的品牌代表的不僅僅是公司的企業形象,作為一個本土企業,更是我們當地的一個形象。因此,炎居食品十分專注產品品牌精神塑造,始終堅持

  專注,創新,發展,責任。以成為卓越的企業為戰略發展定位。積極開展業務,在2016年七月初,炎居食品與樂氏同仁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炎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宜蘇山為黑豆種植基地。這一協議的限定,標誌著炎居食品這一品牌被同仁堂,這個創立於1669的百年老字號所認可,這不僅僅是對炎居食品的質量的認可,更多的是炎居食品這一品牌的認可。李保安說,今後,炎居食品會繼續努力,不斷的加強品質以及品牌建設,爭取讓更多的人知道炎居食品,指導炎居文化,指導炎居食品這個本土企業。

  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帶動就業

  創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李保安在進行創業的同時,帶領著齡跨度超過幾代人的群體,進行創業。如何有效的進行團隊管理以及團隊建設,如何有效的解決傳統的溝通問題是很多人都很好奇的一件事。對於這件事,李保安這樣講: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好處,他們思維很活躍,接觸新鮮事物很多,對很多事情有很多想法,對於農業種植以及現在倡導的網際網路很擅長。而我,經歷了很多事情,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在他們做事情的大方向是能夠提供指導,防止他們走偏,這樣的一個團隊,有想法有活力,同時還能穩定的往前走,是很好的。 河南炎居食品有限公司積極的吸納優秀的人才,目前員工 人。其中92%都是90後,有效的解決了大學生就業問題。帶領大學生積極創業,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起了很好的示範效應。同時,由於田間管理採取傳統農耕綠色種植,因而炎居食品大量僱傭當地村民,很好的解決了附近村民農閒時間無處工作的問題,調動起了當地村民的積極性。

  篇二

  從一個懷揣夢想靠月收入幾百元的打工仔,到一個嶄露頭角擁有40多名工人的企業帶頭人;從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毛頭小子,到一個敢於創新,追求進步的業界精英,平凡的黃文學用十幾年的坎坷經歷成就了非凡的事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詮釋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創業傳奇。

  黃文學,男,1967年出生,陝西省城固縣董家營鎮莫爺廟村人,現任大巴山食品廠總經理,先後被評為致富帶頭人、產業發展帶頭人、“十大青年創業者”;他所建立的大巴山食品廠解決了當地40多名青壯年農民的就業問題,為當地農民工再就業做出了貢獻。

  全心全意創事業

  “梅花香自苦寒來”,黃文學所走過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相反,他的創業歷程充滿了荊棘,但他憑著頑強的拼搏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打造出發揮自身價值的事業平臺。

  一、艱苦的童年生活磨礪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黃文學的創業故事和他貧窮、艱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開的。黃文學1983年學習畢業後,擔任莫爺廟公社農村電影放映員,多年來勤勤懇懇工作,頂風雨冒嚴寒,爬山涉水,走村串鄉,把文化娛樂送到千家萬戶,2007年電影走向滑坡,黃文學前往上海無線電二廠打工,他總想自己幹出一番個人的事業,2008年返鄉,2009年看準了食品加工專案,用打工掙的錢,又向親友借款、貸款創辦了大巴山食品廠。

  一個人要有真本事,就應該闖一闖。2008年,黃文學滿懷著創業激情回到了家鄉,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擺在黃文學面前的問題數不勝數:廠房選址沒有著落、頭期資金還沒有落實、技術員工沒有到位……在眾多的困難面前,黃文學沒有膽怯,回鄉後的黃文學,幹事業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怕、高人一籌。初期由於資金不足,尋找了一所廢棄的小學,購買了部分生產裝置、設施,他看準了市場前景,於是堅定不移地做起了食品生產、銷售工作。他帶領著自己的技術骨幹們,加班加點的研發樣品,8月份的天氣異常炎熱,但憑著他們的創業激情和拼搏精神,僅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開發完成了好幾個樣品,並於當年9月份將產品正式推向市場,令人驚喜的是,該系列產品一上市就異常火爆,供不應求,實現了產銷兩旺的目標,黃文學的創業之路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創業環境為工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創業環境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縣政府為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刺激創業和就業,不斷改善創業環境,為創業大軍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黃文學感受到地方政府營造的良好創業環境,在各職能部門的關心和扶持下,黃文學帶領著大巴山食品廠的全體職工努力奮進,拉開了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序幕。

  為了生產出質量一流、美味的食品,黃文學引進了一批先進的生產裝置,並在員工隊伍中普及了操作技術,這樣,一個高素質、高產量、高環保的食品生產廠家在董家營鎮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站穩了腳跟。

  飲水思源勇擔當

  在黃文學看來,做企業也要飲水思源,財富取之於社會,就要用之於社會,幾年來,黃文學積極服務青年就業,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為政府解決城鎮人口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實現農民工本地就業,減少留守老人、兒童數量。董家營鎮的老百姓僅靠種地很難維持生活,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會選擇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顧年幼的兒童,因此,平時在村子裡很難看到青壯年,村裡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擁有著艱難的童年記憶的黃文學建廠一件事,就是招收村裡的青壯年剩餘勞動力,實現村民的就近就業,這樣,村民既能兼顧家庭,又能掙錢補貼家用,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二、推薦村民就業,帶動村民一起致富。黃文學知道,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決全部村民的就業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他極力聯絡兄弟企業,推薦村民們就業,併為無技術、無經驗的村民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村民就業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文學的努力下,2010年,村裡大部分剩餘勞動力得到了合理的運用,僅大巴山食品廠就招收了40多名農民工,並計劃進一步擴大工廠規模,解決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精心管理建隊伍

  黃文學自擔任大巴山食品廠總經理以來,深深地知道,要想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員工的素質一定要不斷提高,於是,他抓管理、抓業務、抓隊伍,開創了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新局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謀發展。大巴山食品廠招收的員工大多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而且和黃文學是鄉親,員工素質不高,紀律意識不強,為了提升員工的紀律意識,黃文學通過精心組織,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裝置,並選配了最優秀的管理人才加入進來,為了說服鄉親們遵守規章制度,黃文學以身作則,並經常與員工溝通交流,最終建成了一支紀律性強的員工隊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抓業務,身先士卒求發展。工廠的銷售市場發展是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黃文學帶領全體員工共同分析市場,劃分區域客戶,分割槽分片逐個進行營銷,他克服重重困難,身先士卒,各個商場進行攻堅,為工廠產品銷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帶出了一批優秀的業務高手。

  三、抓隊伍,提升素質共發展。創業中的黃文學認識到,萬事以人為本,人的基礎打不好,事業就很難發展,於是,他制定了“一小時學習制”,每天抽出一小時,組織員工開展業務培訓與交流,並在工廠內部設立了讀書角,鼓勵員工工作之餘不忘學習,另外,他還經常派員工走出去學習,回來後與其他員工共同交流,在不斷的培訓交流和學習中,員工的整體業務素質、綜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黃文學的不斷努力下,2011年,大巴山食品廠年銷售額達到了320萬元,並定下了2012年突破450萬元的目標。“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黃文學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後的生產經營中,他一定會高舉“青春創業”的旗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家鄉農民工再就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篇三

  徐春發,男,現年41歲,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現擔任江西省祥櫥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江西省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自05年建立江西省祥櫥實業有限公司以來,依靠團結務實領導集體,銳意進取,勇於創新,順應改革形勢,不斷完善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經營管理機制。憑藉過人的魄力和膽識,獨特的經營管理手段,創新思維,帶領團隊克服困難,努力奮鬥。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擴大規模求發展,他引領著一家資產只有幾萬元的小團隊發展成為一家擁有“綠色食品”、“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江西省著名商標”、“江西省名牌產品”的農業產業化省級優秀龍頭企業。現如今他也從一個推板車叫賣的小商販到如今成為總資產31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617萬元,註冊資本1000萬元的大型民營企業家。

  一、 艱苦創業,矢志不渝

  1983年的那一天,在南昌市喧鬧的墩子塘綜合市場,突然冒出一個14歲的小男孩。他推著板車,用稚氣的童音大聲叫賣:“醬油、榨菜、蘿蔔乾咯„„”,他就是尚未讀完初中便中斷學業、跟著家人從蔣巷來到南昌謀生的徐春發。

  1993年,洪城大市場竣工開業,徐春發審時度勢,買下了一間50平米的店面。他給自己的小店取名“旺發”,除了經銷還搞批發。徐春發認準一個理: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正是這個理念,讓徐春發在誠信經商、熱情待客、依法納稅的同時,做了很多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14歲到4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黃金時段,徐春發用自己的黃金時段在人生道路上打磨、鍛造,各色各樣酸甜苦辣的調味品,見證了他在創業路上所經歷的各色各樣酸甜苦辣的調味人生。時隔26年,不經意中市民發現,市內和周邊20多條公交線的公交車統統“變臉”!新“臉”被色彩斑斕的“祥櫥”雞精、胡椒粉等調味品所覆蓋,“調味專家”隨著車身行駛的輕微晃動,向行人點頭示意,流光溢彩的畫面勾住了行人的眼,勾起了人們對味覺的憧憬。

  二、學習理論,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

  他熱愛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具進,不斷開拓創新。他思想活躍,不斷更新創業觀念,艱苦奮鬥,自主創業,取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全市產生深遠影響。他富有責任感、使命感,有奉獻精神,受到廣大青年的擁護,他的創業精神和業績是全市青年的創業典範。如今,他的企業可以吸納近200人就業,為當地富餘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做出了積極貢獻。

  他起草編寫了高於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Q/JXC001《辣椒系列調味品》、Q/JXC002《海鮮、肉、禽系列調味品》、Q/JXC005《鴿精調味料》、Q/JXC006《廚房勾芡用澱粉》、和Q/JXC007《桂皮》。

  他主持先後完成了“30g精品炒菜王調味品生產加工專案”、“150g排骨鮮味王調味品生產加工專案”、“雞精調味料技術標準及特性指標制定的研討”、“利用生物酶—膜反應耦合技術生產鴿精”和“酵母抽提物在食品加工業中的應用”等一大批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品的技術改造和科技攻關專案,收到了顯著的經濟成效和社會效益,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生產能力和技術經濟指標,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為公司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特別是研發利用生物酶一膜反應技術生產“鴿精”的工藝研究通過省科學技術簽定,並獲南昌縣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南昌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填補了江西省調味品行業的空白,翻開了江西省調味品行業的首頁。

  市場上覆合調味品的數量和種類相當之多,他通過多年複合調味料研發經驗,特別提出以下幾方面複合調味料精品研發的思路:1、 家用調味料的研發 2、 餐飲專用調味料的研發 3、食品工廠需要複合調味料的研發。

  三、 專業打造,優化品牌

  也不知從何時起,超市貨架上的調味料品種越來越豐富,顧客可選擇的範圍越來越大。可就在近一兩年,調味料專櫃上的大部分位置被同一個品牌佔據著。從每餐必備的雞精到早餐使用的粉面調料,從典型贛味的麻婆豆腐到沿海風味的海鮮鮮味王,從精緻小巧的瓶裝到優質實惠的袋裝,還有花樣繁多的各式香辛料系列、複合料系列以及滷料系列等,正所謂百味可口,讓人垂涎三尺。

  說到將一位頭戴廚師帽、手拿小湯勺、憨態可掬的小廚師作為吉祥物,想必大多數人更加確定這個品牌的名稱就是祥櫥。其實,好的產品名稱能讓企業的品牌形象保留於廣大民眾的印象中,從而對其產生有影響力的品牌信任感與親切感。據徐春發介紹,“祥櫥”取意為吉祥如意的健康美食,正如LOGO中從“櫥”字延伸出來的一撇象徵一把調味勺,外邊框下部的突出部分好比一個炒菜鍋,整體看起來就像是將祥櫥的調味品慢慢地新增到鍋內,從而烹調出一道美味的菜餚。徐春發在包裝設計以及品牌的整體策劃上,非常注重每一個設計上的小細節,希望將一個完美的形象呈現給廣大市民。

  四、 質量造就名牌,名牌成就市場

  “產業報國,造福社會”是徐春發早已確立的創業理想;“人民健康高於一切”是徐春發始終恪守的企業道德準則。徐春發在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走品牌發展戰略,以品牌戰略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堅持倡導健康的飲食理念,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建立了一流的中心化驗室和質量監控系統、完備的市場服務網路、誠信的企業文化,以品質創立品牌、以服務維護品牌、以文化培育品牌,從而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信賴。因此,徐春發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視誠信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視關愛人類的健康為最高天職。

  徐春發反覆強調,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質量就是無聲的推銷員,沒有對產品技術、質量的精益求精,產品就不可能有競爭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也是不可能的。他在企業確立“顧客主宰質量”、“質量從設計開始”和“產品質量取決於公司的人員質量”的質量理念。

  他制定出嚴密的採購控制程式和原材料檢驗驗收作業指導書,通過對供應商的調查、質量保證能力評審、產品驗證、試用、有關協議及合同的簽訂,確定合格供應商及其產品。經過嚴格的層層把關,保證實力供應商進入祥櫥公司的配套體系。他建立完善的生產排程指揮制度,建立質量預警系統,暢通質量資訊網路,把異常情況及時反饋到生產中去,不定期對公司產品關鍵區域進行內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報。加大質量管理的績效考核力度,做到有獎有罰,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質量管理積極性。

  徐春發始終以質量開拓市場、以質量站穩市場,用質量公式做標尺,用監管制度做保障,用科技創新做支撐,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

  五、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企業的發展跟政府的支援、社會的關心是分不開的。作為民營企業家的先進代表,徐春發榮獲了“江西省優秀廠長”、“全民創業十大標兵”、“五一勞動獎章”、“南昌縣十大傑出青年”、“南昌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督員”和評為“南昌縣政協委員”,由南昌市委宣傳部宣,《南昌晚報》以“徐春發從板車夫到調味品大王”為題、《南昌日報》以“調味專家調出百味人生”為題等先後四次報道了徐春發同志的先進事蹟,江西人民出版社《創業英雄譜》中刊登了徐春發同志的先進事蹟。可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一絲的傲岸不群,反倒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直表達對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經銷商、消費者的謝意,希望企業不斷髮展的同時能夠更多地反哺社會。祥櫥調味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收購於本土的農產品,企業一直在不斷讓利,希望能夠帶動農戶進行大蒜、生薑、辣椒等農產品的種植。徐春發主持完成的“複合生物酶可控水解與膜分離耦合技術生產鴿精”專案帶動年產240萬隻乳鴿的乳鴿養殖基地的形成,促進南昌地區乳鴿產業的發展及南昌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形成乳鴿的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乳鴿的產業化發展,大大提高農民養殖乳鴿的積極性、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盡力的幫助農戶增收致富時,徐春發還不忘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整個公司裡大概有1/3的員工都是下崗工人進行再就業,目的在於儘量幫助他們度過經濟難關,2008年被相關部門評為“江西省下崗工人再就業基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面對未來調味品市場新的需求與更高的要求,徐春發正不斷思索、不斷求新和不斷開拓。徐春發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他所鍾愛的事業上,在調味品這個平凡的市場上默默耕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實踐在心中曾經許下的誓言。他時刻不停地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創業之星事蹟材料範文
村幹部個人事蹟範文
相關知識
個人創業事蹟材料範文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範文
大學生創業事蹟材料範文優選
大學生創業事蹟材料範文
創業事蹟材料範文
創業個人事蹟材料範文奮鬥故事
創業個人事蹟材料範文
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
創業之星事蹟材料範文
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