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練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赤壁賦》是中學語文的傳統名篇。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題目

  1.寫出下列加點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蘇子愀然*** *** 舳艫千里*** ****** *** 釃酒臨江 *** ***

  舉匏尊以相屬*** *** 挾飛仙以遨遊*** *** 山川相繆 *** ***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七月既望 舉酒屬客

  白露橫江 縱一葦之所如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渺渺兮予懷

  倚歌而和之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須臾 知不可乎驟得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相與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繆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劃線詞與例句中的加點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赤壁賦。*** ***

  A.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C.歲賦其二。

  D.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

  A.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B.趙嘗五戰於秦。

  C.寄蜉蝣於天地。 D.其勢弱於秦。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

  A.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B.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C.任意東西。 D.順流而東也。

  ④侶魚蝦而友麋鹿。*** ***

  A.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B.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C.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D.抱明月而長終。

  4.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與畫線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何為其然也?*** ***

  A.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 B.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C.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D.何以戰?

  5.下列不同於其他句式的一項是*** ***

  A.而又何羨乎? B.而今安在哉? C.何為其然也? D.故凡愚者莫我若也。

  A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蘇予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 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邀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6. 歸納此語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語出 ____ 時代的曹操所寫的《 》詩。

  8.“孟德困於周郎”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往事。

  9.作者列舉往事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蘇子日:“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逝者如斯____________

  ***2***而未嘗往也

  ***3***而吾與子之共適___________

  ***4***而卒莫消長也_____________

  ***5***餚核既盡,杯盤狼藉_____________

  11.“逝者如斯”,語出《___________》,它的語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超越自我,把生命放到宇宙的永恆中加以考察,終於積鬱釋然,作出了超曠達觀的解釋,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論。

  13、解釋下列詞的意義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須臾 苟非吾之所有

  ⑵於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月出於東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託遺響於悲風。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 其聲嗚嗚然

  何為其然也 方其破荊州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侶魚蝦而友糜鹿

  耳得之而為聲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1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並加以解釋

  ***1***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2***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3***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4***侶魚蝦而友糜鹿

  1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2*** 凌萬頃之茫然

  ***3*** 渺渺兮予懷

  ***4***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5*** 而今安在哉

  ***6***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16、翻譯下列句子

  ***1***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翻譯:

  ***2***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翻譯:

  ***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壬戌rén xū 窈窕yǎo tiǎo 舷xián 愀qiǎo 舳艫zhú lú

  釃shī 匏páo 挾xié

  2 既望***農曆每月十六*** 屬***通“囑”,指勸人飲酒***

  橫***瀰漫,充溢*** 縱***任***如***往***

  浩浩***廣闊,遼遠***馮虛***凌空*** 渺渺***悠遠的樣子***

  倚***循,依***和***唱和*** 嫋嫋***形容聲音婉轉悠長***縷***細絲***

  危***端正*** 固***本來***

  須臾***片刻*** 驟得***多有所得***

  曾***竟***一瞬***一眨眼*** 適***指享有***

  枕藉***互相枕著墊著*** 繆***通“繚”,盤繞***

  3.①B ②C ③A ④A 4、D 5、D

  6、描寫作者心情由樂轉悲。

  7、三國 《短歌行》

  8、赤壁之戰

  9、由古今對比而生悲,由曹操的不可一世寫興亡之悲,起到反襯作用。

  10、***1***這,指江水 ***2*** 流走 ***3***享有 ***4***消減或增長 ***5***凌亂

  11、《論語•子罕》 江水滾滾流去, 比喻時間易逝。

  12、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13、 ⑴

  縱一葦之所如***助詞,無實義***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苟非吾之所有***助詞,的***

  ⑵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介詞,在*** 月出於東山之上***介詞,從***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介詞,被*** 託遺響於悲風***介詞,給***

  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 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⑷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歷史九年級考綱知識點
中考歷史材料閱讀備考
相關知識
赤壁賦練習
高一語文課程赤壁賦預習教案
高一語文赤壁賦訓練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必修二古文複習赤壁賦
高中語文赤壁賦訓練題及答案
赤壁賦教師教學反思
赤壁婚嫁習俗
赤壁賦引吭高歌吟誦古代詠月詩歌
高中語文赤壁賦教學反思
蘇軾前赤壁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