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廣告營銷案例與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案例分析的需要,是隨著市場變化和使用者需求的發展而產生的。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知名企業的部落格營銷應用案例

  一些知名IT公司如Hewlett-Packard, IBM,SUN和Oracle都是部落格營銷等新技術的積極實踐者。本文介紹Visa USA、Oracle和IBM等知名企業的部落格營銷應用案例。企業部落格的發展狀況表明,2006年企業部落格營銷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儘管很多公司的部落格營銷實踐應用水平可能還很不專業,但畢竟走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新技術為企業開啟了新的資訊溝通傳遞方式。B2B企業的營銷人員開始利用新的媒體如部落格***BLOG***,播客***podcasts***和RSS來接觸並與他們的客戶、員工、潛在客戶和商業合作伙伴進行溝通。新競爭力在“大型企業的部落格營銷與部落格營銷服務的市場機會”中介紹了可口可樂公司採用的外包型部落格營銷策略,大型企業的部落格營銷應用仍在高速發展中。最近JupiterResearch發現部落格等新興媒體已經在廣告客戶中佔據一席之地,如一些金融服務、媒體及旅遊行業開始使用BLOG, podcasts和RSS進行廣告或宣傳試驗。

  一些知名IT公司如Hewlett-Packard, IBM,SUN和Oracle都是部落格營銷等新技術的積極實踐者。本文介紹Visa USA,Oracle和IBM等知名企業的部落格營銷應用案例。

  Visa USA的企業部落格

  Visa USA在2005年10月份釋出了他們的第一個部落格,叫做都靈之旅: to you by Visa USA.",內容中也沒有提到Visa公司。他們的目的是想考察通過病毒性傳播手段,這個部落格宣傳能夠達到何種傳播效果。結果顯示,網站使用者數從一小部分讀者開始發展到每天300人,2006年1月份第一週讀者人數達到1萬人。

  Oracle的podcasts節目和部落格社群

  Oracle在營銷領域一直熱衷於嘗試新技術應用。2005年4月,Oracle就製作了一個podcasts節目,內容是技術專家討論公司的技術和應用,放在Oracle Technology Network的podcast中心,使用者可以自由下載到桌面或MP3播放器中。

  同時,Oracle還擁有一個大的部落格社群,目前有60-70篇部落格文章,都是由Oracle的客戶和合作夥伴釋出的,討論他們如何使用公司的技術產品。Oracle還計劃改用第三方提供的部落格系統,以加大對部落格的利用。

  不過,要測量這些新興媒體的投資收益率是比較困難的。Oracle使用網頁瀏覽數指標來判斷部落格達到的溝通和傳播效果,以及通過podcast的下載量等進行效果評估。

  IBM的部落格和podcasts

  IBM也是新營銷的積極實踐者。2005年8月份,他們釋出了專門針對投資人的podcasts站點: 的發言人稱,員工對於這些社會化網路和溝通方式的活躍狀態讓他們意識到新興技術應用的極大潛力。

  到目前為止,約15000個IBM員工註冊了公司部落格,2200個員工定期維護其部落格。部落格主題從技術討論到尋求專案幫助,應有盡有。

  但IBM也發現不少潛在的問題,如機密資訊洩露或可能危害公司聲譽的資訊等。為了降低風險,IBM還專門針對員工釋出部落格擬訂了釋出指南,包括員工不得洩漏公司機密資訊、未經客戶許可不得提及客戶,不可使用侮辱性或褻瀆性語言等。

  前面提及的IT公司實際上並不是最早嘗試部落格營銷的公司,相對於一些IT顧問諮詢公司的部落格應用來說,甚至是比較遲鈍的,例如在出版於2004年10月的《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二版***馮英健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就介紹了國際知名的諮詢顧問公司Jupiter Research在公司網站上建立的部落格頻道  企業部落格的發展狀況表明,2006年企業部落格營銷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儘管很多公司的部落格營銷實踐應用水平可能還很不專業,但畢竟走出了革命性的一步。鑑於部落格營銷的影響力日漸重要,而部落格營銷實踐中的問題也非常突出,新競爭力網路營銷管理顧問近日開通新競爭力網路營銷部落格,目的在於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更深入的研究,為企業部落格營銷應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部落格營銷方法和部落格營銷管理知識。

  二

  “唱反調”的事件營銷案例

  新媒體傳播的力量不可小覷,尤其是網路傳播,近年來網路上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可圈可點。從多芬的“真美運動”開始,事件營銷案例被企業視為營銷法寶,屢次使用、屢次受用。

  研究之後發現,但凡近年來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都是以“爭議話題”為由頭唱反調,多芬的“真美運動”事件中,戶外廣告和網路媒體宣傳的人物並不是如花似玉、貌美年輕的女人,而是一位96歲的英國奶奶艾琳辛克萊爾。海報中,英國奶奶美麗的微笑著,上面寫著“有皺紋真美”。蓄意的傳達出“多芬”倡導的“希望女人更樂於接受自己的真實面孔,而不是重重化妝品包裹出來的幻象。”

  天知道這次事件營銷案例有多成功,這樣的活動在全世界各地上演,並且越演越烈,帶來的效益就是多芬的全球銷量迅速增長。

  近年來,類似於這樣的事件營銷在國內也開始蔓延,2005年,一個叫做“吃垮必勝客”的帖子在網路上瘋傳。因為必勝客的沙拉盤很小,但是卻要幾十元,操盤該帖子的“幕後黑手”在網路上表示對其高價不滿,並提供多種盛發,打造盤中“沙拉的金字塔”。

  看到此貼後,吃過的人感覺新奇有趣,沒吃過的躍躍欲試。就這樣,你來我往的網路上竟然掀起多種“沙拉的金字塔”的樣式,其建築技巧也在不斷被創新。其結果可以想象,隨著帖子點選率的急速飆升,這樣一個唱反調的事件營銷案例最終使必勝客的顧客流量迅速增長。這一事件營銷的成功,關鍵就在於對消費者“不滿”時機的把握恰到好處。利用所有人的獵奇心裡,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時間營銷。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網路行業營銷案例分析
網路社會營銷傳播案例分析
相關知識
網路廣告營銷案例與分析
經典廣告營銷案例與分析
品牌文化廣告營銷案例與分析
網路精準營銷案例與分析
網路社會營銷案例與分析
品牌廣告營銷案例與分析
品牌廣告營銷案例與分析
網路品牌營銷案例與分析
網路事件營銷案例與分析
網路市場營銷案例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