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俄土戰爭的結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第四次俄土戰爭***1735—1739年***起因於俄羅斯帝國與土耳其之間在1733年—1735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後不斷激化的矛盾以及克里米亞韃靼人對俄國國土無休止的襲擊。這場戰爭同時展現了俄羅斯帝國持續向黑海地區擴張的決心。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第四次俄土戰爭的背景

  俄國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取勝後,俄土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1735年,俄羅斯、奧地利聯合入侵奧斯曼帝國。旨在結束奧斯曼帝國***1299~1922***和克里木汗國對俄國的侵略,合併十三世紀初期被蒙古人侵佔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區,取得黑海出海口。這是俄羅斯帝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十八世紀下半葉起,俄土戰爭的起因是:圍繞東方問題的國際矛盾尖銳化;土耳其企圖對烏克蘭和黑海沿岸國進行報復,俄國依靠受奴役、信奉東正教的各族人民日益蓬勃開展的反對興起於亞洲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擴張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奧斯曼帝國***1299~1922***民族獨立運動的支援,力圖在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鞏固自己的勢力。1735年底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和高加索成為了戰爭的藉口。

  第四次俄土戰爭的過程

  在1736年,俄國的指揮官們期望能奪取亞速和克里米亞半島。5月20日,由陸軍元帥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馮·馬尼克率領的第聶伯河軍團六萬兩千人迅速攻佔了彼列科普,1736年5月31日,第聶伯河集團軍攻佔彼列科普,然後又佔領克里木汗國首都巴赫切薩拉伊,並將其焚燬。但由於瘟疫流行,糧食和飲用水不足,俄軍被迫撤回烏克蘭。俄軍頓河集團軍,在頓河區艦隊的支援下,於6月30日攻佔亞速。。並在6月17日佔領克里米亞汗國首都巴赫切薩拉伊。但是,由於缺乏補給以及流行病的爆發,使得馬尼克不得不率軍撤回烏克蘭。6月19日,由彼得·拉西指揮的俄國頓河軍團***兩萬八千人***在海軍彼得·布烈達***Peter Bredahl***指揮的同區艦隊支援下俄軍攻佔了亞速要塞。1737年7月,馬尼克的軍隊佔領奧恰科夫,頓河集團軍在同區艦隊的協助下強渡錫瓦什湖,在薩爾吉爾河交戰中擊潰了克里木汗國的軍隊。7月13日,第聶伯河集團軍攻克奧什科夫。另一方面,奧斯曼卻在對奧地利的戰役中連連得勝,為了接應瓦拉幾亞和波斯尼亞的奧軍,俄軍在1739年初向摩爾達維亞展開進攻,使戰爭發生了轉折。8月,第聶伯河集團軍在斯塔武什內戰役中擊潰土軍。拉西的軍團***將近四萬人***在同月進入克里米亞半島,多次擊敗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並進佔別卡拉薩巴沙***Karasubazar***。儘管如此,拉西和他的軍團依然如上次戰局一樣因缺乏補給而不得不撤退。

  1737年7月,奧地利加入戰爭並攻打土耳其,然而卻在諸如巴尼亞盧卡等等戰役中多次敗北。8月,俄國、奧地利與土耳其在涅米羅夫開始了沒有成果的和談。1738年中並無重要的軍事行動,為了避免瘟疫爆發俄軍只得撤出奧恰科夫和金布恩。

  1739年,馬尼克元帥的軍隊穿越第聶伯河,在Stavuchany擊敗土軍並佔領Khotin***8月19日***和雅西。然而,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卻在格羅茨卡被奧斯曼帝國擊敗並於8月21日同土耳其單獨簽訂了貝爾格萊德合約。這件事以及即將到來的瑞典入侵,迫使俄國在9月18日與土耳其簽訂尼什合約結束戰爭。根據摩爾達維亞代表團的請求,摩爾達維亞併入俄國。奧地利於1739年退出戰爭,將塞爾維亞、瓦拉幾亞歸還予土耳其。1739年9月,俄國與土耳其簽訂《貝爾格萊德和約》後再次佔領亞速。

  第四次俄土戰爭的斯塔武恰內戰役

  俄軍在布林哈爾德·克里斯托夫·米尼赫帥的指揮下於8 月17 日前集結在通往斯塔武恰內村的接近路上。韋利· 帕夏總司令指揮的土軍已在那裡佔領了堅固的築壘陣地。俄軍力圖攻佔霍京, 而韋利· 帕夏也準備採取積極行動, 已將克里木汗伊斯拉姆· 格來的騎兵部隊派往俄軍後方, 將科爾、恰克· 帕夏和根日· 阿利· 帕夏指揮的土騎兵部隊派往俄軍兩翼。

  米尼赫的計劃是佯攻敵右翼陣地, 以吸引敵軍; 猛攻敵防禦較薄弱的左翼, 以便強取敵兵營。8 月17 日晨, 俄比龍所部受命發起佯攻, 俄軍主力佯裝準備發展其戰果, 軍事計謀果見成效。韋利· 帕夏將一部分部隊調到右翼, 這就使左翼受到很大削弱。米尼赫獲得這一訊息後,遂令主力發起進攻。列成方陣式戰鬥隊形的俄軍向敵陣地的中央和左翼發起攻擊。佔據制高點的土軍炮兵曾多次企圖阻止俄軍的進攻, 但均未得逞。俄國炮手將火炮拉到山下, 壓制住土軍炮兵的火力。奧斯曼帝國近衛步兵耶尼塞裡在騎兵的援助下所進行的反衝擊也未能奏效, 俄軍以拒馬作掩護擊退了土軍的反衝擊。在斯塔武恰內戰役中, 魯緬採夫元帥所屬部隊的行動尤為出色。8 月17 日傍晚, 俄軍佔領了土軍陣地。土軍被打死近千人, 損失火炮50 門, 狼狽逃向普魯特河並撤回多瑙河彼岸。俄軍死13 人, 傷54 人。俄軍取得了斯塔武恰內戰役的勝利, 在此影響下, 霍京要塞土軍於8月30 日投降, 9 月初俄軍佔領摩爾達維亞的大部地區。 然而, 由於土軍主力在塞爾維亞方向上獲勝,重新佔領貝爾格萊德,於9 月29 日簽訂貝爾格萊德和約,神聖羅馬帝國退出戰爭,該和約的簽訂卻使俄軍的戰果化為烏有。

第四次俄土戰爭的結果
小升初語文學習方法大全
相關知識
第四次俄土戰爭的結果
第四次俄土戰爭的結果
第三次俄土戰爭的結果
第五次中東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關於十次俄土戰爭的典故講了什麼
三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第一次中東戰爭的背景是什麼
第一次義大利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俄土戰爭的勝利者是誰
第五次中東戰爭的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