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電影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色彩是電影視覺元素之一,除了具有再現功能外,還具有塑造人物形象、表達內心情感和創造意境等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美式電影中的個人英雄主義評析

  美式個人英雄主義情節是緣於自身,而不是附著在神靈上的,這正是美國的自由、民主、反獨裁的內在精神所在。個人英雄主義是美國活力的源泉,是其主流社會重要的基本的信念和社會共識,人們不相信眼淚,不相信宿命,他們堅信生活要靠自己去創造,夢想的實現要靠自己去奮鬥。個人英雄主義是美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精神的內容非常豐富,個人主義、平等觀念、樂觀進取、求實創新等美國民族精神對美國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發揮著獨特的凝聚和支柱作用。李其榮,1998可以說,美國精神是美國走向成功和輝煌的祕訣所在。它蘊涵著深奧的哲理,反映著美國人的信仰意識和價值觀念,凝聚著美國人的智慧。

  電影不僅僅是供人們觀賞的娛樂產品,它還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在美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支配下,在消費主義為基礎的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的驅動下,以大規模生產的美國娛樂文化產品為載體,全球文化的單一化或標準化正在滲透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李懷亮,2005而在所有的美國娛樂文化產品中,好萊塢大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並且有充分證據證明它已支配了世界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全球影迷,無形中加強了世界其他民族對於美國文化價值觀的認同。在文化霸權的驅使之下,美國文化產業尤其是電影業以一種誘導的姿態來迫使其他民族文化對其認同,同時又排斥民族文化對於其自身的認同,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話語霸權。而在美國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輸出”過程中,傳達和表現較多的就是美式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中的英雄最易被現代人感受和推崇,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好萊塢屢屢將美國的超級英雄搬上銀幕,如詹姆斯•邦德、蘭博等經典銀幕英雄形象,甚至虛擬一些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超級英雄。個人英雄主義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精髓和靈魂之一,就像美國的自由民主精神成就當今美國一般,它成就並標榜了好萊塢電影。

  19世紀下半葉,由於西部發現金礦,大量東北部居民湧入西部荒原,而當時的西部法律制度不健全,社會秩序混亂,強盜歹徒橫行,加上印第安人的反抗,使得這些移民必須用武裝自己,產生了一個又一個愛情佳話,成為好萊塢電影絕好的素材。在西部片的經典之作《關山飛渡》中,個人英雄主義就得到了完滿的體現。《關山飛渡》的主要情節取自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說《羊脂球》,描述八個不同的人物共同乘一輛馬車前往勞司堡,由於其中一名是妓女達拉斯,頗引起其他乘客的議論。當他們剛起程不久,便遇到了越獄的逃犯林哥,由約翰•韋恩主演的這個硬漢是一個因蒙冤入獄,為了洗清冤情而越獄的逃犯。在快到達目的地時,馬車遇上了印第安人的圍攻,在林哥的帶領下,乘客幾經艱險之後終於獲得騎兵隊解圍。到了勞司堡,林哥隻身與窮追不捨的強盜激烈對抗。這部表現文明社會內部衝突為主的電影中,充斥著大量個人英雄主義的鏡頭。人們至今還記得那經典一幕:當林哥沿著車轅爬到轅馬中間,躍身跨上馬頭,一手駕駛,一手握槍射擊,把“西部硬漢”的酷進行到底。除《關山飛渡》之外,美國還出品了很多優秀的反映個人英雄主義的西部片,如《正午》《原野奇俠》《西部往事》《與狼共舞》和《不可饒恕》等。西部拓荒時期是一個亂世出英雄的年代,一切話語權主要依靠手中的槍來決定,為槍不離身的牛仔英雄們提供了用武之地。

  戰爭中的個人英雄主義最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因為戰士們為民族取義和國家獨立英勇獻身,繼寫輝煌的同時也留下了很多悽美的篇章,震撼人們的心靈,《拯救大兵瑞恩》就是這樣一部經典之作,影片所講述的整個故事是在二戰中的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瑞恩一家四兄弟中的三人陣亡,美軍總參謀長得知此事後,下令找到生死未卜的四弟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家中,由米勒上尉及其七名隊員執行這一特殊任務,他們穿越槍林彈雨在犧牲兩人的情況下終於找到了瑞恩,此時的瑞恩奉命堅守一座大橋,他得知了自己三個哥哥均已戰亡的訊息後依然執意要求留在戰場,於是米勒一行人留下防守大橋保護瑞恩。最終,八勇士以米勒上尉與其五名戰友的生命為代價保護了瑞恩的安全,完成了自己的最後一項任務。在此影片中,個人英雄主義得到了昇華,導演把大部分筆墨用於刻畫米勒一隊八人以及瑞恩的形象上,他把精力聚焦於士兵個人,通過各方面細節真正地把一個人的形象植入到戰爭中,使得本片真正擁有了生命色彩。導演借本片想傳達這樣的話語:電影中的英雄人物並非只是簡單的只會開槍射擊或者閃電戰術的士兵,他們本身其實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給觀眾留下了人性十足的英雄形象。此外,其他反映個人英雄主義的經典影片還有《最長的一天》《中途島海戰》《巴頓將軍》《野戰排》《獵鹿人》《生逢七月四日》《珍珠港》《深入敵後》和《黑鷹墜落》等,它們在頌揚美國軍隊的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推出了眾多的個人英雄。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精神被此類電影體現得淋漓盡致,美國通過這類影片向世界宣揚他們的“維護正義和平理念”,為其霸權主義添彩。

  除了以上型別電影外,好萊塢享譽世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其超一流的科幻電影,如《金剛》《獨立日》《超人》《星球大戰》《黑客帝國》和《哈利•波特》系列等,這些都被中國觀眾所熟悉。但是在經歷這些神奇的魔幻之旅之後,我們是否能感覺到影片所傳達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民眾生活困苦,社會秩序混亂。為了緩解國民壓力,美國拍攝了《金剛》,該片以一個破壞力極強的大猩猩為主體,突出表現了一個“暴力個人英雄主義”的典範,讓人們體會到破壞的感覺,從而緩解個人心理壓力。二戰之後,美國經濟開始回暖,為了緩解民眾戰後心裡空虛,美國拍攝了一部旨在宣揚美式民主和英雄主義的影片———《超人》,這是最經典的反映個人英雄主義並且對美國人民影響最大的科幻電影,超人以一個救世主的形象影響了幾代人。科幻電影中的超級英雄都具有天馬行空的超能量,以拯救地球和人類為己任,對抗邪惡,保護弱小,這一點我們可以在《蜘蛛俠》《蝙蝠俠》和《綠巨人》等影片中得到印證。美國人之推崇科幻電影中個人英雄主義,極為欣賞英雄在成長過程中經歷挫折和磨鍊且永不氣餒的精神。而這正是美國價值觀的重要體現,他們崇尚個人奮鬥,不喜歡天生的英雄,反而更看重英雄的成長和蛻變。

  幾十年來,好萊塢電影成功地將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和民族精神灌輸到其他國家,而在美國精神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個人英雄主義更是刻畫到極致。雖然中國觀眾對美式個人英雄主義大多持批判態度,但我們卻又不厭其煩地光顧電影院,這是因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懷揣一個英雄夢,可是在現代和平大環境下,平凡的我們幾乎沒有機會去實現,可以說無用武之地,所以我們寄希望於電影主人公身上,希望他們能夠代替我們完成這個縈繞心中卻又難以實現的夢想。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美式個人英雄主義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當前的好萊塢電影塑造了太多的英雄,造成了英雄氾濫,如何在塑造偉大的個人英雄主義與英雄氾濫之間謀求平衡則顯得尤其重要。

  範文二:小議美國電影英雄主義文化的體現

  美國的好萊塢有世界夢工廠之稱,它曾創造出無數的英雄神話,塑造出多種型別的英雄形象,他們無所畏懼,無所不能,去完成著常理看來幾乎難以實現的任務,對他們來講,成功是其追求的惟一目標,就如民間傳說中的佐羅,一個蒙面俠客的形象,不畏強權、劫富濟貧,又如在電影《終結者》中,由阿諾•施瓦辛格扮演的外星人終結者,始終以挽救世人為己任,在影片中每次都代表正義戰勝邪惡;還有《阿甘正傳》中的阿甘,雖然天生智障,然而他以其不懈的努力和樂觀積極的世界觀,不斷地在生活中創造奇蹟,傳奇般地鑑證了每個歷史瞬間;影片中阿甘質樸可愛形象的背後,表達的是積極進取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真真切切地得到了美國公眾的共鳴,阿甘式的超凡才能亦為世人所向往。

  總體而言,美國電影中的英雄人物或關乎國家命運、民族利益,或捍衛平等、自由與正義,或貼近現實,體現著美國人嚮往民主、尊嚴、和平的美好願望,處處閃耀著人性光輝。但是剝去其奢華的外衣,就能夠很簡單的發現,個人英雄主義始終是美國電影的主角,深化一直在被無限延伸,美國式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在這些英雄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美國英雄電影中,對於英雄主義元素可謂有著強烈的反映,英雄人物始終是自立、自強的存在,在追求自由與平等的道路上,伸張正義、除弱扶強。在美國人的眼中,成果的惟一途徑大概只有自我奮鬥,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的成果才是人活於世的意義和價值的體現。亦只有依靠自我奮鬥所實現的成功,才會受到每個人的由衷讚歎和尊敬。

  美國電影對其英雄主義文化的表現分析:

  一英雄追求的永恆目標是自由主義

  高處不勝寒,在美國影片中大多的英雄形象都是形單影隻的,憑藉孤身一人的不斷努力,不斷成果,不斷地主持正義戰勝邪惡之後,留下的又只是一個孤身一人逐漸遠去的身影。《蜘蛛俠》曾經以其新穎的題材名噪一時,引起世人的共同喜愛,激起了人們心中那最深的渴望。當災難一旦來臨,英雄的出現就成為惟一的期盼。這一表徵不但是美國人對於英雄的渴望,亦是全世界大多數人共同的願望。在美國史上另一部意義非凡的電影《空軍一號》中,主人公麥克•馬歇爾所表達的是另一種英雄形象,那種追尋自由的英雄主義,在影片中被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這一基礎思想恰恰反映的是自由主義的西方社會,應徵了美國人內心深處的英雄主義思想。在電影中,麥克•馬歇爾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物,在國家的安危及自己家人和屬下受到威脅,美國的命運遭遇劫難的時候,他揹負了一個民族的使命,一個人登上了飛機,將一幫恐怖分子成功解決掉,拯救了國家,挽救了家人,也用自身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作為一家之主和一國之主,他找到了國家與家庭最佳的平衡,其幸福程度完美到讓人難以期盼。從本部電影看其英雄主義文化,美國人勇於追求個人的幸福和自由,同時在現實中與政治上也希望將這種自由夢想得到有效的統一。

  二領導應是英雄

  美國人對於那種帶領車隊,一馬當先的牛仔又特別欣賞,有著特殊的情節,那種崇尚自由,馳騁於城鎮和鄉村原野的西部牛仔,他們可能赤手空拳,可能身無分文,甚至一無所有,因為他們並不是為了交火,而是在表達個人的英雄主義。美國文化中對於英雄主義的推崇做到了徹底的詮釋,在銀屏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另外,在美國人的電影中不僅僅是記錄了他們歷史的輝煌路程,更是歌頌他們心中難以磨滅的自由主義和英雄夢想,在大部分的美國電影中,每一個挽救了人類,拯救了國家的英雄形象,也同時是美國文化與歷史素養的集合體,是人們對歷史傳奇的人文關懷,也許正因為美國電影有如此豐富的情愫寄予其中,才會長盛不衰,為世界電影業所敬仰。例如在《飛越瘋人院》中,那是一個沒有戰火,沒有硝煙,沒有邪惡,也沒有敵對的環境,僅僅是再尋常不過的現實生活中,墨菲作為一個正常人被放於醫院這一特殊的病態環境當中。在這一環境中,墨菲陪大家看電視、打籃球,鼓勵病人蔘與到民主投票當中,影片講述的並不是純粹的爾虞我詐,而是引導病人為了自身的民主和自由而勇於進行鬥爭。受到了病人的支援和擁戴,墨菲逐漸樹立其自身的威信,因此對護士長的權威和病態勢力構成威脅。在影片最後,被陷害的墨菲成為白痴,身為墨菲好友的酋長不忍毀壞其英雄形象,而結束了墨菲的生命。這部電影的美國文化中追求個人自由、空間、民主的英雄主義表現得更加細緻。從本部電影看其英雄主義文化,已不再是以成敗來作為衡量英雄的標準,而是將英雄賦予到領導人物的形象,即領導也需要英雄,以其言傳身教來喚醒、影響真正的人,引導其為民主自由而戰的信念和獨立意識。

  三英雄始終是一種救世主的形象

  英雄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燃起人世的硝煙,而是為了熄滅世間的戰火,永久和平才是每一個英雄形象最終達到的目的,才是英雄極力去實現的永恆理想。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斯皮爾伯格以自己對和平的嚮往,藉助自己對歷史的反思,塑造了主人公辛德勒的英雄形象。辛德勒是個軍火投機商,大發戰爭財,他嗜烈酒、好女色,具有多重的形象和人格。而就在他目睹了納粹在猶太人居住所進行大屠殺的時候,曾經追尋的幻想被殘忍地打碎,徹底改變了其人生。至此,他開始承擔起猶太人拯救者的使命,或許他並沒有意識到其善舉在歷史上的光輝,但其憑藉著感同身受的博愛與人類自身的良知去拼盡全力挽救每一個受危難的生命。也許這就是美國人眼中的英雄形象足以令世界肅然起敬的原因,因為他更趨近於普通,趨近於真實,他有自己的缺點,有鮮活的喜怒哀樂,是一個活生生的形象。辛德勒用其人性踐行了救人的真諦,它是鮮活的、完美的。從本部電影看其英雄主義文化,美國人的英雄主義是人類社會的救世主,他揹負的是全世界的使命,是整個人類的願望。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其中充分體現了美國這一民主國家的人文價值觀,生存是為了追尋永恆的自由。

  四強敵才襯托出英雄的偉大

  殘酷的現實永遠是英雄誕生的主要原因,血淋淋的現實,不堪忍受的磨難,才能造就出真正的英雄形象。在電影《死亡飛車》當中,男主人公傑森在妻子被謀殺後,自己反被冤枉入獄。人滿為患的監獄中,住著各種罪犯,而等待他們的則是飛車比賽的殘酷競爭。在那個真槍實彈的比賽中,傑森拼盡全力地廝殺,血腥地吸吮著罪犯的凶殘。為的不是一己的私慾,是為了自由與家庭幸福,傑森毅然加入到這場非人的賽車當中,直至最終戰勝惡魔,重獲自由。監獄長的貪婪與醜惡,視囚犯的生命為簡單的籌碼,把生命的毀滅看做遊戲的終結,看著人性的廝殺卻開心不已,他運用自身的權益,進行著瘋狂的“娛樂”式殺人,甚至當目標選定後故意去製造虛假的犯罪事實。而傑森恰恰是監獄長所選定的種子選手,他孤軍作戰,同惡勢力展開殊死鬥爭。從本部影片看其英雄主義文化,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即使在強敵面前,依然可以獨當一面,去揭露殘酷陰謀,為了維護自身的清白和利益,去揭露殘酷的陰謀,可以說正是因為強敵的存在,才更加襯托出英雄的偉大形象。

  五英雄需要女性的襯托

  美國電影中,每個英雄幾乎都肩負著保護女性的偉大使命,女性的柔弱形象與偉岸的影像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每一位英雄的背上,都揹負著鍾愛他們的女性,也許是戀人,也許是母親,也許是兒女,他們的存在即滿足了電影審美要求,給每一個英雄的誕生,創造了恰如其分的理由,而這樣的理由,又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遵循的。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講述了因一個母親的願望,而犧牲了八個英雄的生命,八個生命換取了一個人的生命。無疑這部電影是經典的催淚製作,八位英雄的背後依然有自己的母親,這亦是此影片的爭議存在點。然而也正是如此,才將英雄人性與無畏的光輝襯托得愈加偉大,才使觀眾倍感滄桑。從本部影片看其英雄主義文化,英雄並不是孤立的,他們有背後的女性,是她們給了英雄勇氣和動力,使其在英雄路上走的更加徹底,將英雄的魄力發揮到了極致。是女性的襯托使人們看到了英雄身上的人性,其在勇不可當的背後,亦是一個有情感、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美國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個典型的英雄形象,他們給世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所傳達的人物內涵向人們展示著美國的英雄主義文化,將嚮往自由、領導型英雄、救世主、強敵成全、女性襯托等多元化的英雄主義文化價值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現代電影論文
科幻電影服裝的服飾語言元素分析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英雄電影的論文
英雄電影的論文
電影的論文範文
關於電影的論文電子檔
電影的論文免費
電影的論文範文大全
電影的論文徵稿
電影的論文
電影的論文優秀範本
電影的論文範文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