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斯發明了電報還是電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莫爾斯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電報。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莫爾斯發明電報的資料,歡迎閱讀!

  電報之父----莫爾斯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薩麗號”的郵船,滿載旅客,從法國北部的勒阿弗爾港駛向紐約。 “薩麗號”郵船緩緩駛出英吉利海峽,進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風暴的襲擊,在波峰浪谷中顛簸。許多人暈船,乘坐這艘船的美國著名畫家莫爾斯也覺得渾身不舒服。

  “遇到風暴,有什麼辦法使船不受到影響?”莫爾斯與船長聊了起來。

  “毫無辦法!”船長說,“這隻能聽天由命了。我給你講一件事。那是1498年,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組織了一支有6條船、300人的大船隊直奔赤道,準備去尋找黃金遍地的樂土。可是,途中由於天氣太熱,船上的食物全部黴爛了。這對於遠航的船員來說,是十分可怕的。哥倫布對這束手無策,只好抱著僥倖的心理,寫了一封求援信,塞進密封的椰殼裡,然後將它投人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這封信送到西班牙。但是,當哥倫布歷經千難萬險,返回西班牙時,才知道國內並沒有收到那封求援信。連大智大勇的哥倫布對大自然的肆虐都無可奈何,我又能怎麼樣呢?”

  “的確,在這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個人實在太渺小了。”莫爾斯望著茫茫的大海,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而這世上若是沒有經歷過如此困境的莫爾斯,電報電話機的時代怕是又要晚來多少個年頭。

  就在這次旅途中,莫爾斯結識了傑克遜。傑克遜是波士頓城的一位醫生,也是一位電學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電學研討會之後回國的。閒聊中,傑克遜把話題轉到電磁感應現象上。

  “什麼叫電磁感應?”莫爾斯好奇地問。

  於是,健談的傑克遜用通俗的語言介紹了電磁感應現象。說著,傑克遜從旅行袋中取出一塊馬蹄形的鐵塊以及電池等。他解釋道:“這就叫電磁鐵。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它沒有磁性;通電後,它就有了磁性。”

  “這真是太神奇了!”莫爾斯彷彿看見了一個奇妙無比的新天地。於是,他向傑克遜請教了許多電的基礎知識,比如電的傳遞速度等等。

  莫爾斯完全被電迷住了,連續幾個晚上都失眠了。他想:“電的傳遞速度那麼快,能夠在一瞬間傳到千里之外,加上電磁鐵在有電和沒電時能作出不同的反應。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不就可以傳遞資訊了嗎?”他想起了船長給他講過的哥倫布“大海傳信”的事。資訊傳遞是多麼重要啊!41歲的莫爾斯——一位頗有成就的繪畫教授決定放棄他的繪畫事業,發明一種用電傳信的方法——電報。

  後來從此,莫爾斯走上了科學發明的崎嶇道路。沒有電學知識,他便如飢似渴地學習。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他便向大電學家亨利等請教。他的畫室也成了電學試驗室。畫架、畫筆、石膏像等都被堆在角落,電池、電線以及各種工具成了房間的“主角”。很快,莫爾斯就掌握了電磁基本知識。他準備正式向“電報”發起衝擊!莫爾斯從有關資料中得知,在他之前,早就有人設想用電傳遞資訊。早在1753年,當時人類對電的認識還是處在靜電感應時代,一位叫摩爾遜的英國電學家,就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架設26根導線,每根導線代表一個字母。這樣,當導線通電時,在導線的另一端,相應的紙條就被吸引,並記下這個字母。當時由於電源問題沒有解決,因此摩立孫的實驗未能進一步深入。

  3年過去了,莫爾斯不知畫過多少張設計草圖,做過多少次實驗,可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他的積蓄也全部用完了,生活十分貧困。他想到,在他之前的科學家,往往是為了表達26個字母而設計了極為複雜的裝置,而複雜的裝置製作起來談何容易。他意識到,必須把26個字母的資訊傳遞方法加以簡化,這樣電報機的結構才會簡單一些。

  “用什麼符號代替26個英文字母呢?”莫爾斯苦苦思索。他畫了許多符號:點、橫線、曲線、正方形、三角形。最後,他決定用點、橫線和空白共同承擔起發報機的資訊傳遞任務。他為每一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設計出代表符號,這些代表符號由不同的點、橫線和空白組成。這是電信史上最早的編碼。後人稱它為“莫爾斯電碼”。

  有了電碼,莫爾斯馬上著手研製電報機。他在極度貧困的狀態下,進行研製工作。終於在1837年9月4日,莫爾斯製造出了一臺電報機。它的發報裝置很簡單,是由電鍵和一組電池組成。按下電鍵,便有電流通過。按的時間短促表示點訊號,按的時間長些表示橫線訊號。它的收報機裝置較複雜,是由一隻電磁鐵及有關附件組成的。當有電流通過時,電磁鐵便產生磁性,這樣由電磁鐵控制的筆也就在紙上記錄下點或橫線。這臺發報機的有效工作距離為500米。之後,莫爾斯又對這臺發報機進行了改進。

  焦點莫爾斯計劃在華盛頓與巴爾的摩兩個城市之間,架設一條長約64公里的線路。為此,他請求美國國會資助3萬美元,作為實驗經費。國會經過長時間的激烈辯論,終於在1843年3月,通過了資助莫爾斯實驗的議案。1844年3月,國會通過了撥款。電報線路終於建成了。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坐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中,用激動得發抖的手,向40英里以外的巴爾的摩城發出了歷史上第一份長途電報。 從華盛頓國會大廈裡,莫爾斯用他傾注十餘年心血研製成功的電報機,向巴爾的摩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蹟!”

  塞繆爾·莫爾斯***1791年4月27日-1872年4月2日***,享有盛譽的美國畫家、電報之父。1791年4月27日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查爾斯頓,Morse最初的職業是畫家。1839年他釋出了他的第一項發明“莫爾斯”碼。他的同行發明的電報就是運用“莫爾斯”碼來傳遞訊號的,1844年莫爾斯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拍發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 在座無虛席的國會大廈裡,莫爾斯用激動得有些顫抖的雙手,操縱著他傾十餘年心血研製成功的電報機。1872年於紐約逝世。

莫爾斯發明了電報還是電話
關於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
相關知識
莫爾斯發明了電報還是電話
莫爾斯發明了電報還是電話
莫爾斯發明電報的故事
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什麼
貝爾發明了電話的故事
誰發明了電報
美國科學家貝爾發明了什麼
貝爾德發明電視的故事
愛迪生怎麼發明了電燈
美國科學家發明了電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