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鐵人紀念館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你參觀了紀念館後,有何感想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今天,媽媽帶我去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紀念館的外形是工人二字組成的,象徵這是一座工人的紀念館。頂部是鑽頭造型,正門臺階共47級,寓意鐵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介紹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在他的帶領下發掘、開採了我國最大的油田---大慶。鐵人紀念館觀後感。

  紀念館裡還運用了許多高科技的東西,比如說電子感應相簿:只要你把手在它上面一揮,它就會一頁一頁的翻過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報牆”;“報牆”上到處都是“大慶晚報”的雛形—“戰報”。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這是當年會戰時石油工人們的一句口號,正是他們憑著這種忘我拼搏的精神,才使我們的國家甩掉了貧油的帽子。我為自己是一名大慶人的後代而驕傲!

  篇二

  進入暑期以來,各地中小學生、大學生、企事業單位青工等,或有組織,或自發地來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他們深受鐵人等老一代石油工人熱愛祖國、艱苦創業精神所鼓舞,紛紛表示發揚鐵人精神,爭做鐵人的好後代。鐵人紀念館觀後感。

  7月26日,大慶石化公司組織180多名新入廠青工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他們對大慶石油會戰的歷史並不熟悉,問了許多關於石油會戰方面的問題。他們渴望學習石油知識、瞭解會戰歷史的心情在講解員的耐心解答下得到了滿足。參觀結束後,紛紛表示一定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7月26日下午,十幾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搭伴來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學生們被豐富的展覽內容深深的吸引了。當講解員講到鐵人發出的誓言時,講解員剛說出前兩個字,孩子們就異口同聲的接了下去“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一個半小時。參觀結束後,他們每人寫一篇觀後感,抒發對鐵人爺爺的懷念。

  7月28日,6歲便離開大慶,現就讀於加拿大thornlodgep。s學校天才班的薛文博同學回到大慶,與家人、朋友一起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在群雕“石油魂”前,薛文博同學用英文朗誦了一首詩,表達了對故鄉、對鐵人的真情實感。一同前來的大慶外國語學校宋詩寧同學也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散文詩:。參觀後,薛文博同學表示,作為鐵人的後代、作為一名大慶人是無比驕傲和光榮的。無論走多遠,我都不會忘記祖國和家鄉,走到哪裡就要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帶到哪裡。

  篇三

  今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馬上和媽媽、姥姥就去了鐵人紀念館參觀,天空燦爛的陽光撫摸著我們的臉。

  進入鐵人紀念館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正中間是鐵人紀念館,旁邊是綠油油草地和前頭一面一個的雕像,鐵人紀念館旁邊各有二座雕像。說了半天,還沒說鐵人是誰呢!告訴你吧,就是王進喜爺爺。鐵人紀念館的外面臺階也很有學問的,一共是47個灰顏色的臺階,王爺爺也活到了47歲,怎麼樣,有意思吧!在鐵人紀念館裡進去一眼就看見了,王爺爺領著一幫戰士們向前去。向左轉,就進入了一個展區。我看見了這樣一個牌子,上面寫道:王進喜6歲拉著盲人父親去討飯,9歲同父親出勞役,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在油礦當童工。王進喜就是在這艱苦的環境下生存的。當我看完這張牌子後,我不禁聯想到了現在這美好的生活環境,就在這種環境下,卻沒有一個能像王爺爺這樣的人。我想:我長大了爭取也做王爺爺那樣的人才,為祖國做貢獻。他出生在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經常說:“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歲。

  鐵人精神享譽中外,歷史彌新,影響同愈深遠。鐵人的形象不僅銘刻在人們的腦海裡,還有留在文學、攝影、美術、郵票、展覽和影視作品的記憶中,持續深入形式各異的宣傳。鐵人精神綻放著光芒,她已成為建設企業文化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的思想瑰寶。

淞滬抗戰紀念館觀後感
高中生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相關知識
參觀鐵人紀念館觀後感
鐵人紀念館觀後感
鐵人紀念館觀後感三篇
鐵人紀念館觀後感作文
參觀雷鋒紀念館觀後感
參觀長征紀念館觀後感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感_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軍校紀念館有感_參觀軍校紀念館心得
參觀雷鋒紀念館心得體會範文
參觀撫順雷鋒紀念館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