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基本職能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9日

  會計職能是一個發展變化的概念。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越來越重要,會計職能也相應擴充套件。人們對會計職能的認識往往存在分歧。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職能和控制職能。

  1、放映職能:

  一是資訊確認階段,通過這個過程進行資訊篩選,去偽存真,將虛偽假冒及失真之資訊揭示出來,清除出去、為整個優化資訊的過程奠定基礎,確保財務會計訊號的真實,可靠,為決策提供非但是有用之資訊,而且是足以確保決策正確無誤之資訊。

  二是核算工作階段,核算過程包括制證、計量、記錄、歸類、組合、測試、編表等環節,這個過程體現為對若干會計方法的具體應用,諸如以貨幣為統一之計量標準、設定賬簿、會計科目在分類中的應用,以及在編報前應用平衡公式進行測試等。

  2、控制職能:

  其一,財務會計控制與管理會計控制;

  其二,提供財務會計資訊,參與經濟決策;

  其三,會計部門利用財務會計資訊在工作過程中直接進行控制,諸如在執行財務計劃中體現出來的計劃控制,以及進行成本控制等;

  其四,對會計資訊系統的控制,即通過對優化財務會計資訊的過程控制,防止資訊失真;

  其五,就現代會計而言,已由側重利用內部資訊施行控制轉向從管理戰略目標出發,充分利用市場資訊、科技資訊,以及來自外部的財務會計資訊進行全面控制。同時,現代管理會計亦由以往固守傳統的財務成本控制轉向作業成本控制;最後,現代會計控制還應當包括內部審計控制等內容。

  會計基本職能的經濟影響

  會計環境

  所謂會計環境是指與會計產生、發展密切相關,並決定著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組織、會計法制、會計方法,以及會計工作水平的客觀歷史條件及特殊情況。會計環境對簿記及會計的影響是直接的,就簿記及會計的職能或日功能作用而言,它伴隨著諸如經濟、科技、文化,以及經濟體制等環境要素的變化而相應在其內涵與外延方面發生變化,會計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會計的功能作用,限定了人們對簿記及會計功能作用的認識,進而也限定了人們對它的評價、限定了它在某一歷史時期經濟工作中的實際地位。故必須明確:會計的基本職能決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發展變化既取決於會計所處環境的變化,也取決於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

  人們只有在認真分析與研究會計環境問題的基礎上,方能對一歷史時期簿記或會計的職能作出正確評價,進而也才能對這一歷史時期的會計定義作出科學之結論。正因如此,在研究會計職能與揭示會計本質時便不能僅僅把“會計”作為一個專業名詞,或僅僅作為一種純技術性的工作來對待,而應當從總體上對它加以考察,即應當把它看作是特定歷史發展階段,在一定會計部門組織之下與在一定會計法制支配之下的會計工作,以及這種工作與一定歷史發展階段的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技巧、會計方法相協調所形成的一體化關係的集合體。可以講,這是研究會計職能問題與研究會計定義問題的一個具有關鍵性意義的出發點。據此,以下分別考察一下歷史上有關會計職能的幾種不同認識。

  核算工具論

  在人類會計發展的早期階段,會計環境中的經濟發展要素成為人們認識“簿記”職能的主要依據,它在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對人們的“簿記思想”產生著重要影響,而這一歷史時期又集中體現在自然經濟發展階段。

  在自然經濟發展階段,在經濟結構中佔支配地位的是使用價值,而非交換價值;生產之目的主要是為了自給自足,而非積累價值,故在此階段,經濟關係尚較為簡單。這時作為國家僅需要通過簿記核算其財政收支狀況及其結果,為考察“量入為出”之財政原則服務,而民間商業與手工業也只需要通過單式簿記核算其收支,以便在收支相抵中求得收大於支這一所企望之結果。

  古代數學家正是從記賬、算賬、報賬、用賬與服務相結合的角度,作出了“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這一結論。這一定義僅僅表現了簿記的核算職能,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均未涉及到會計的監督職能,所以它所體現出來的是這一歷史時期,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核算工具論”思想,是人們最早關於單式簿記本質的認識。

  管理工具論

  伴隨著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萌芽,複式簿記在早期的金融業、商業等行業的應用中逐漸成長起來,並最終在核算中取代了單式簿記的地位,這時,人們對簿記職能的認識逐漸在發生變化。1494年盧卡·帕喬利的《簿記論》問世,改寫了人類會計發展的歷史,它標誌著由古代會計進入近代會計發展時代。

  16世紀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及18世紀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使世界進入到資本主義統治的時代,而以18世紀60至80年代開始的產業革命,及至到19世紀這場由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革命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人類又進入到機器大工業時代。在此幾百年間,一則,學者們通過複式簿記在公司經濟管理中所顯示出來的功能作用,將家計與公司簿記分離開來,並使公司的經營管理者自此得以獨立;二則,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支配下的各類股份公司逐步實現了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此時,在權益成為管理所關注目標的同時,人們已進一步認識到簿記對於公司管理的作用;三則,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由於價值決定機制、供求機制及競爭機制協同在市場經濟執行中發揮作用之結果,故在公司內部管理中,逐步把加強成本核算作為加強管理的一個主要方面。

  正是由於成本核算問題而引發,使學者們不僅明確認識到簿記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而且成本問題也逐步成為人們由簿記思想認識階段向會計思想認識階段演進之導因,進而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會計界為完成由簿記發展階段向會計發展階段轉變創造了最基本的條件;最後,由於註冊會計師事業的興起及其社會性功能作用的展現,也相關聯地向社會顯示了簿記工作在社會經濟及公司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導致人類的會計思想與理論由“核算工具論”轉變為“管理工具論”,使“管理工具論`成為在早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階段佔支配地位的思想與理論。

  把簿記看作管理的工具,認為它是為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服務的觀點,最初可以從盧卡·帕喬利的《簿記論》一書中看到。盧卡·帕喬利認為簿記是商業經營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條件,在管理資產及其所有權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故商人慾求經營之順利便離不開復式簿記.在19世紀上半期,英國學者克朗赫爾姆***F.W.Conhelm***在《簿記新法》一書中曾對簿記作出這樣的結論:“簿記,乃是通過記錄財產,隨時反映所有者的資本全部價值及其組織部分的技法”。

  這裡儘管作者依舊看中簿記之技法,並僅僅強調簿記的反映作用,然而,卻明確指出簿記與體現所有者權益相關聯,從這方面已體現出簿記的管理功能。此外,又有美國學者本傑明·富蘭克林·福斯特***B·F·Foster***在《複式簿記解說》一書中所作出的類似結論:“簿記,乃是反映全體價值及其各組成部分的價值方法,是記錄財產的技術。”這類觀點對於後世出現的“技術***藝術***論”有著直接之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工具論”這一在複式簿記時代佔支配地位的簿記思想,其影響極為深遠,在20世紀現代會計發展中,西方會計界所產生的關於會計定義的幾種主要派別,與其均存在歷史淵源關係。尤其在前蘇聯及東歐國家中,它的影響更為深刻。在那裡的教科書中明確寫道:“核算是一種工具”。“會計核算是對國民經濟統一體系的各個環節的活動進行監督和領導的最重要的工具。“

  在50年代,這一理論被引入到我國,以後成為50至70年代在我國佔據支配地位的一種思想及理論。究其原因,“管理工具論”之所以在上述國度復興,其根源在於這些國家所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會計實體是國家而非獨立核算的企業,故在客觀上,無論政府會計還是企業會計均是實行計劃管理的工具。

  技術論與資訊系統論

  歷經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100多年曠日持久的探索與在漸進的歷史過程中進行的革新,如前文述及,終於在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完成了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劃時代的轉變--由簿記時代進入會計時代。到 20 世紀30~40年代,世界又進入到以新技術革命為基本特徵的資訊時代,從40年代開始,“三大”***指大科學、大工程、大企業***發展態勢的出現,從此“使科學研究和生產規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開始了科學社會化、技術社會化、管理社會化、教育社會化,以及生產社會化的新階段。”資訊化經濟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在這一背景變化及“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及“決策論”影響之下,以及在經濟管理界醞釀、設計與構建“管理資訊系統”的基礎上,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會計界產生了旨在揭示新時期會計本質的“兩論”--“技術論”與“資訊系統論”。現就兩論出臺的情形及其內容分述如下:

  會計技術論

  對“會計技術***Art***論”,我國不少學者將“Art”譯為藝術,並依此將這一學派稱為“會計藝術論”學派。事實上,從本質上考察,會計不能列入藝術之列,只能講它在計算賬目、彙總賬目、求取平衡,以及表現在會計報表中對各科目的組合方面顯示出具有一定“ 藝術 ”性態的技巧或技藝,故我們認為部分學者將“Art”譯為“技術”為妥。

  會計系統論

  為闡明會計資訊系統論的成因,首先必須揭示“會計資訊系統論”產生的歷史導因,這些導因將使我們明顯地看到以往對這一學派的研究所存在的片面性。

  範疇中的一部分。“這一提法在70年代已為相當一部分學者所認同,併為大多數會計工作者所接受。

  1970年,美國公共會計師協會***AICPA,1957年由AIA改為此名***也改變了它在40年代“會計的性質是技術”的提法,而在公報中提出:“會計是一種服務活動。它的職能是提供有關經濟事項的定量資訊。該資訊主要是財務性質的,而且是對經濟決策有用的。”這份公報強調資訊服務,並在資訊服務與經濟決策之間建立了必然之關係。至70年代,由美國學者西德尼·戴維森***Sidny Davidson***主編的《現代會計手冊》在序言中論及會計定義時更進一步講;“會計是個資訊系統---一種用來將一個企業或其他實體的有意義的經濟資訊傳達給有關部門的資訊系統。”這種觀點歷經80~90年代,已成為在世界會計界佔主要地位的一種論說,其影響之大是史無前例的。

  從總的方面考察,“會計資訊系統論”較之“管理工具論”、“技術論”進步在於:一則,它迎合了時代潮流,引入“資訊系統”這一科學概念,從人機結合方面突出了現代會計反映這一功能性作用;二則,它明確並且強調了財務會計資訊或經濟資訊對於公司經營決策的有用性與必要性,並從服務方面突出了財務會計資訊在公司經營決策中的作用;最後,這個學派從建立科學的會計資訊系統的方面來認定會計方法改革的方位,使現代會計方法體系與電子計算機有機結合起來。

  然而,必須指出,從根本上講“會計資訊系統論”所強調的依舊是會計的反映職能,所肯定的也依舊是會計的服務性功能作用,即使在確定財務會計資訊與決策的關係方面也依舊是從被動方面認定的,而未能體現會計的能動作用,所以,說到底它與“技術論”一樣未能跳出“管理工具論”的圈子,僅僅體現為對以往"管理工具論”的進一步發展。美國會計學者利特爾頓在闡明"會計是一種特殊門類的資訊服務”這一基本觀點的同時,又直言不諱地把現代會計說成是由過去簡單的工具發展成為一種"複雜的工具”。這一事實便是反映“會計資訊系統”依然囿於“管理工具論”圈子之內的最典型的例證。

  縱觀以上從古至今人們對會計職能認識的演進史,以及人們在認定會計職能的同時對會計本質問題的揭示使人不得不作出這樣一個驚人的結論;在眾多會計名家及著名會計團體的筆下,會計從來都未曾擺脫過作為“工具”的命運,無論會計環境發生著多麼重大的變化,會計都始終被看作是純粹服務性的工作,是處於被動狀態的行為,從始至終處在作為“工具”的這個社會位置之上。

  

國際會計與註冊會計的區別
會計的基本原則
相關知識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什麼
總賬會計的基本職責是什麼
總賬會計的基本職責是什麼
商業插圖的基本職能是什麼
會計的基本職能論文免費範文
會計的基本職能論文範文
會計的基本職能論文
人力資源總監的基本職責是什麼
期貨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電商運營主管的基本職責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