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去溼煲什麼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春季溼氣重,人就容易生病,多喝去溼湯是最好的緩解方法。那麼春天煲什麼湯去溼呢?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的營養價值。

  春天去溼煲的湯

  1、荷葉薏米煲瘦肉湯

  材料:荷葉、薏米、瘦肉、蓮子、扁豆、幹淮山適量。

  做法:將蓮子、薏米、扁豆和幹淮山洗淨,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個小時;瘦肉洗淨,切塊,汆水撈起;煮沸瓦煲裡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中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升發陽氣,健脾祛溼,驅除疲勞。荷葉有升發陽氣之效,加上健脾祛溼的薏米、扁豆,能改善因天氣潮溼而令人感到疲倦乏力與不爽的感覺。

  2、芡實蓮子苡仁湯

  材料: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

  做法:首先把芡實、蓮子、苡仁放在清水裡浸泡清洗,然後把排骨剁成小塊,水開之後,焯一下,然後把排骨、芡實、蓮子、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裡,用大火煮開,煮開之後,改用小火燉兩個小時,最後放點兒鹽,這道芡實蓮子苡仁湯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溼,陳皮,醒脾行氣開胃。

  3、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洗淨,冬瓜洗淨,連皮切,生魚洗淨,宰淨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同時又有祛溼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溼,消腫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氣,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4、豬橫脷夏枯草湯

  材料:豬橫脷,夏枯草、棉茵陳,生薑。

  做法: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溼,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5、三豆鰍魚健脾祛溼湯

  材料:泥鰍300克,紅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紹酒10克,生薑5片。

  做法:將泥鰍放入清水,吐淨泥土後宰殺,去內臟,洗淨;將紅豆、黑豆、赤小豆洗淨備用。將炒鍋以大火燒熱後加入素油,放入泥鰍煎至7分熟後盛起備用。將油煎泥鰍與洗淨的紅豆、黑豆、赤小豆、生薑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燒沸,小火熬煮2小時,放入紹酒,調入適量精鹽即成。

  功效:泥鰍肉質細嫩,營養極高,其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及多種維生素,性味甘平,具有溫中益氣、祛風利溼、解毒、利尿等作用,紅豆補血、利尿、消腫,赤小豆清熱、解毒、利溼,此湯有清暑祛溼、健脾補腎的功效。

  6、蘿蔔蓮子豬舌湯

  材料:蘿蔔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做法:蘿蔔連皮洗淨,斜向切成中塊;蓮子、芡實、蜜棗去核洗淨,用清水稍浸泡;豬舌反覆刮洗乾淨,切成大塊,連同豬骨用開水稍煮沸片刻,去掉血水,豬骨飛水後則用刀背敲裂;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2個半小時,放適量食鹽和少量油調味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蘿蔔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蓮子能健脾胃、養心神;芡實能補脾止瀉;蜜棗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作用;豬舌能補益氣血、滋補強壯;豬骨補血生髓、強筋壯骨。合而為湯,則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祛溼困。

  7、茯苓骨頭湯

  材料:豬骨500克,茨實50克,薏米30克,土茯苓***幹***30克。

  做法:將豬骨沖洗乾淨焯水備用;茨實、薏米、土茯苓用水浸泡乾淨;瓦煲內放適量水,將豬骨、茨實、薏米、土茯苓倒入,開大火燒開;然後用湯勺將浮沫撇去,再開小火慢慢煲1.5個小時左右,關火前5分鐘加鹽即可。

  功效:中醫認為,土茯苓特別適合在春季用來煲湯,其可除溼解毒、通利關節,預防關節炎、風溼關節痛等。

  8、黑木耳黃花菜煲泥鰍

  材料:黑木耳30克、黃花菜10克、泥鰍250克、生薑3片。

  做法:黑木耳、黃花菜浸泡、洗淨;泥鰍宰殺淨,再用食鹽或熱水洗去粘液,一起放入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為文火煲約兩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有補脾、養氣血、清溼熱、滋肝陰的功效,是春日祛溼養肝的家庭靚湯,更是小兒急、慢性肝炎的輔助調理的湯水。

  9、茯苓茅根煲豬瘦肉

  材料:準備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分別洗淨各種材料。然後把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所有材料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可祛溼除困、清熱解毒。

  春天去溼的其他方法

  在飲祛溼湯前,還要分清溼的性質是“寒溼”還是“溼熱”,對症用料效果才更好。如何進行自我判斷呢?寒溼的人舌苔白、膩、厚,口淡,甚至感到甜,在同樣的室溫下,比別人易感到冷,喝熱水會感到更舒服。溼久困於體內,就會鬱久化熱,變成了溼熱。溼熱者舌苔黃、厚、膩,口乾苦,大便爛、不爽,小便黃。

  寒溼者喝祛溼湯,可選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薑15克等煲豬瘦肉或豬骨,來溫陽化溼。溼熱者可選用高良薑、扁豆加溪黃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溼清熱,或直接煮溪黃草水來飲用,其有很好的祛溼、清熱的功效。

  如果家中有的人內溼不明顯,或自已無法判斷,可選用藥性平和的材料來煲湯,最常用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這些材料由於有健脾滲溼的效果,有溼的人可以祛溼治病,沒有溼的人可以健脾,不易受溼邪侵襲,可起到預防的效果,等於說一舉兩得。

二月適合喝哪些茶
春天臉上過敏應該怎麼辦
相關知識
春天去溼煲什麼湯
春天去溼喝什麼湯好
春天祛溼吃什麼水果食物去溼氣
冬天進補煲什麼湯
冬天進補煲什麼湯最有效
春天去火吃什麼食物
春天養生喝什麼湯好
夏天祛溼喝什麼湯好
春天祛溼吃什麼水果
天氣熱煲什麼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