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後千萬別忘了防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天文專家提醒說,處暑後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指數較大,這個時候公眾不要因為天涼快了就忽視防晒,千萬不要被“秋老虎”傷了面板。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相關知識吧!

  在戶外時間長了,肌膚容易出現紅腫、刺痛、水泡、脫皮等現象,這是遭受陽光毒晒而留下的紀念品。肌膚晒傷要趕快實施搶救,首先不再增加面板過度負擔,以舒緩、鎮定發紅發熱的面板為先,再使用溫和、無刺激的保養品,才能加速細胞修護、再生,緩和面板晒傷的症狀。

  若面板輕微發紅發燙,可用棉片蘸冰水敷足夠長的時間,直到面板恢復本來的顏色和溫度,然後就可以用溫和的潔面乳來做清潔,洗完後擦一些保溼水補充一下水分就行了。

  若疼痛紅腫,就說明面板已經真正晒傷了,可先用冰水敷,還可以用天然蘆薈膠輕輕塗在面板上鎮靜消炎。

  若起了疹子,說明面板已經晒過敏了,應該避免讓面板再次受到強烈陽光的傷害。若起了水泡就是更嚴重的晒傷,什麼產品都不要用了,應該避免摩擦面板使水泡破裂,用冰水拍臉也要非常小心。

  處暑農事相關知識:

  雖然處暑前後我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於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全國華南處暑平均氣溫一般較立秋降低1.5℃左右,個別年份8月下旬華南西部可能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下的低溫,影響雜交水稻開花。但是,由於華南處暑時仍基本上受夏季風控制,所以還常有華南西部最高氣溫高於30℃、華南東部高於35℃的天氣出現。特別是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在伏旱延續的年份裡,更感到"秋老虎"的餘威。西北高原進入處暑秋意正濃,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漸萎,霜雪日增。

  處暑是華南雨量分佈由西多東少向東多西少轉換的前期。這時華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裡的次高點,比大暑或白露時為多。因此,為了保證冬春農田用水,必須認真抓好這段時間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區處暑至秋分會出現連續陰雨水天氣,對農牧業生產不利。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也正是收穫中稻的大忙時節。一般年辰處暑節氣內,華南日照仍然比較充足,除了華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於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數年份也有如杜詩所"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的景況,秋綿雨會提前到來。所以要特別注意天氣預報,做好充分準備,抓住每個晴好天氣,不失時機地搞好搶收搶晒工作。

處暑時節應注重什麼
處暑的簡介
相關知識
處暑後千萬別忘了防晒
吃西瓜千萬別忘了健康
管理者千萬別毀了表揚員工的機會
冬季取暖千萬別忘記消防安全
防老策略之千萬別丟了好奇心
五行屬木最適合什麼顏色_千萬別搞錯了
千萬別小瞧了貓閱讀答案
千萬別把寶寶鎖屋裡了
大暑養生四個禁忌千萬別犯
暑假也別忘了這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