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簫的指法訓練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簫的指法訓練的目的是使每個手指既能獨立活動,又能相互配合,使手指動作靈活、迅速、持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簫的指法訓練技巧

  持簫的動作:雙臂向前,兩手持簫,手指自然保持彎曲,要求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鬆,不能僵硬。這樣,才能做到手指動作靈活、均勻、迅速、持久。

  第二,手指要有彈性,並保持一定力度,這樣按閉音孔時才能嚴密不漏氣。手指抬起時,則需要迅速放鬆。

  第三,開放音孔時,手指一般不宜抬得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離會加大,動作不能迅速完成,會影響演奏速度;過低則影響發音的音準和音量。一般來說,手指抬起時,距離音孔二至三公分為宜。如果演奏速度較快,音符時值較短因而音符變化較快較多的樂句時,手指抬得應稍低;而演奏速度較慢,音符時值較長的樂句時,手指則應適當抬高。

  打音

  在吹出一個音或兩個同度音時,在這個音的音孔上急速地用手指打動一下所得到的效果叫做“打音”,記號是“扌”。

  打音與疊音不同的是:疊音的演奏方法是用本音孔上方二度音孔發音,而打音則是在本音孔打動發音。它的實際音高是本音與下方二度音的急速重複。 如在演奏中遇到“1”音時,用打音所得到的實際上是“71”的效果

  打音的用途和色彩與疊音大致相同,特別在江南的一些樂曲中,打音是一種常用技巧。在內蒙古或西藏的樂曲中也有應用,不過手指動作較慢,類似倚音。

  在練習打音時,手指要“靈、準、穩”。所謂“靈”是指法要靈活,發音才能不死板;“準”是手指要打在音孔上,不能有虛音;“穩”是要求我們在運用打音時不能忽快忽慢,不能影響原曲速度,打音的時間要恰如其氛。

  疊音

  在演奏兩個同度音時,在第二個同度音的上方二度音孔用手指急速地開接一下,使這兩個音有一種重疊的感覺,叫做疊音。

  疊音的記號是“又”。不在樂譜上寫小裝飾音。

  疊音可以說是一種“極快速的裝飾音”,不能把疊音奏成倚音。要記住倚音是在第一個音符之前出現。疊音的手指動作在第一個音符之後。倚音再短暫也有一個過程,而疊音第二個音的手指動作和第二個音的拍子是同時的,我們只能感覺它的存在,因為手指的急速開閉,本音的上方二度音是不佔時值的。因此稱疊音是一種極快速的裝飾音。它巧妙地豐富了兩個音之間的關係,使兩個音既分開,又形影不離,造成一種悅耳的色彩。

  民間還有一種叫做“喚音”的加花手法,也可以說是另一種疊音奏法。它不僅僅用於兩個同度音之間,在任何音程的任何音上都可以使用,尤其是戲曲或民間樂曲中應用較為廣泛。其發音方法同於疊音,不過疊音一般是標記在曲調上,我們在吹奏時要有意識的重視它。“喚音”吹法則是無意識的疊音吹奏,它不但出現在兩音之間,並且在任何音符都有可能出現,它是沒有什麼標記的,只是要以旋律進行得流暢生動為標準。

關於簫的風門與口風技巧
關於簫的換氣技巧
相關知識
關於簫的指法訓練技巧
關於簫的指震音技巧
打動對方的口才訓練技巧
棒球的肩部訓練技巧
關於幽默口才訓練的片段
關於女排刻苦訓練才能成功的作文
有關泰拳的綜合訓練方法
關於初中入學訓練的日記
陳式太極拳的步法訓練
關於野外拓展訓練心得感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