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基礎知識需掌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樂理基礎知識方面也是很必須掌握起來的,今天整理了幾個最基本的樂理知識,把這些都掌握了,就可以再進一步深入學習了哦!

  基本的樂理知識:

  1、什麼叫記譜法?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長短、強弱等要素。把這些要素用各種記號、符號記錄在紙面上的方法叫記譜法。古今中外使用過和正在使用中的記譜法是有很多的。拿我國來說,古今使用過的記譜法就有多種。據說早在戰國時代,衛靈公手下的音樂師叫師涓的,就能用某種記譜方法記譜了。據文字記載,我國隋唐時期就產生了工尺譜、減字譜古琴用,宋代又又產生了俗字譜。工尺譜幾經沿變,至今仍有民間藝人使用。不過近、現代在我國使用比較普遍的是簡譜和五線譜,尤其以使用簡譜的人最多。從世界範圍來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線譜。

  2、什麼是簡譜?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讀過書的中國人幾乎都認識它。這種記譜法的是法國的修道士蘇埃蒂1665年提出來的。後來,將它加以改進和積極推廣的竟然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盧梭。由於這種記譜法不方便於記錄多聲部的、複雜的音樂,在歐洲幾乎從未普及過。1882年前後,美國人梅森到日本講學時把它傳入日本,19世紀曾有一度在日本學校通用過,不過後來他們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簡譜通過留日學生傳入我國。1904年,沈心工先生編寫的“學校唱歌法”一書出版,曾風行一時,從此簡譜便在我國普及開來。筆者認為,簡譜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記錄方法,在我國普及和推廣音樂方面曾經而且仍在發揮很大的作用。不過由於它記譜有不少侷限,而且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又都不用它,我們應當創造條件推廣、普及五線譜,以利於提高音樂水平及與世界各國進行音樂文化交流。

  3、什麼是五線譜?五線譜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記譜法,在目前的記譜法中,五線譜相比較而言最為嚴密、準確、科學。它用五條平行橫線記錄聲音的高低,用空心或實心橢圓或在它一側加豎線有的還在豎線的一端加“尾巴”的圖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長短例項請見本站登載的曲譜具有立體感,便於記錄多聲部音樂。它17世紀末正式傳入我國,在清朝康熙年間宮廷編撰的“律呂正義續編”中,對它有詳細介紹,可見傳入我國之久。1930年,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將梅蘭芳唱的戲曲用五線譜記錄下來,出版了“梅蘭芳歌曲譜”,該書是我國第一部記錄戲曲音樂的專集。有些人認為五線譜比簡譜難學。有這種觀念是容易理解的。其實主要原因並非五線譜難,而是改變從小養成的讀譜習慣難。你從小接觸的樂譜都是簡譜,已經習慣於簡譜那一套,現在要改當然難了。如果從幼兒園開始就用五線譜,小學、中學音樂教科書也一律如此,平常所見的譜都是五線的,曠日持久,就習慣成自然了。現在有不少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學鋼琴學鋼琴就非用五線譜不可了,由淺到深,由簡到繁,讀譜練琴齊頭並進,所以不少孩子年紀雖小,視讀線譜的能力卻比許多成年人強得多。什麼道理?熟能生巧嘛!

  4、什麼是小夜曲?文章有各種體裁,如記敘文、議論文、詩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體裁。音樂也有各種體裁,如小夜曲、搖籃曲、奏鳴曲、圓舞曲、小步舞曲、波爾卡、瑪祖卡……都是音樂的體裁。小夜曲是音樂體裁的一種,是用於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的歌曲。起源於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流傳於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對著情人的視窗歌唱,傾訴愛情,旋律優美、委婉、纏綿,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式也有所發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載的舒柏特、託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傳甚廣。

  5、什麼叫波爾卡?“波爾卡”這個標題不是起概括和提示音樂內容的作用,而是表明它的體裁屬於一種男女對舞用的舞曲。起源於捷克民間,曾經風行全歐,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過這種體裁寫過音樂作品。它一般為二拍子,節奏活潑、歡快。

  6、什麼叫瑪祖卡?也是屬於男女對舞用的舞曲。起源於波蘭,也曾在歐洲風行一時。它與波爾卡最大的區別是前者為二拍子,而它卻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節的第一拍,而瑪祖卡卻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淺易琴譜”中所登的湯姆生《瑪祖卡》,多數小節的重音就是如此。瑪祖卡所表達的情緒一般都活潑熱烈,演奏時需掌握這個特點。

  7、什麼叫小步舞曲?“淺易琴譜”裡已登了兩首由巴赫作曲的小步舞曲,其實巴赫寫這種體裁的作品並不止兩首,而且許多古典音樂大師如貝多芬、莫扎特等也都寫過以“小步舞曲”命名的作品。小步舞曲起源於歐洲的宮庭,曾在法國宮庭流行一時。它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緩慢,從容典雅,頗具貴族的風格。

  8、什麼叫圓舞曲?圓舞曲又名華爾滋,也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起源於奧地利的一種民間舞蹈。起初流行於維也納的舞會上,十九世紀風行歐洲。以斯特勞斯的佳作《藍色多瑙河》最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兩種。與同樣也是三拍子的瑪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節的第一拍上。也與同樣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圓舞曲的特點是節奏鮮明,旋律流暢,不象小步舞曲那麼溫文爾雅。不過必須明確,音樂不是數理,不是邏輯,這種區別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並非是絕對的。

  9、什麼是“學堂樂歌”?本站“近代名歌”欄目中“送別”、“國民革命歌”、“夕會歌”等中國近代早期歌曲,被稱為“學堂樂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所以“學堂樂歌”,一般就是指出現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學校歌曲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卻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學堂樂歌以舊曲填新詞為主,用中國民歌、小調的曲調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作的新詞。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特點之一。

  10、andanteallegro.....什麼意思?這是在鋼琴樂譜上常見的外文字。這類外文字叫音樂表情術語,多數用義大利語。網友中使用中遇到不懂的可檢視音樂詞典。現將琴譜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術語釋義如下:

  義大利文釋義每分鐘拍數

  largo廣板46

  lento慢板52

  adagio柔板56

  andante行板66

  andantino小行板69

  moderato中板88

  allegretto小快板108

  allegro快板132

  presto急板184

  11、在西洋音樂史上,叫做“斯特勞斯”的著名音樂家有四個,請注意不要張冠李載。第一個大名頂鼎,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者約翰。斯特勞斯,有圓舞曲之王的美名;第二個就是新年音樂會壓軸節目《拉德斯基進行曲》的作者,也叫約翰。斯特勞斯,是前者的父親,為表示區別,人們常在其名字的前面加一個“老”字,或者在其名字後面的括號中加一個“父”字。小約翰的音樂成就來自父親的啟蒙,後來超過老子,但老子卻堅決反對兒子搞音樂,還曾為此上過法庭告過兒子呢。第三個叫弗蘭茲。斯特勞斯,是十九世紀德國大音樂家瓦格爾的同代人,是當時慕尼黑宮庭樂隊的首席圓號手,他在音樂上並沒有可以寫入史冊的成就,卻因多次敢於公開對瓦格爾表示鄙視而出了名。第四位是此人的兒子,叫蘭茲斯特勞斯,以創作交響詩和歌劇著名。

  12、以“多瑙河”命名的最著名圓舞曲有兩首:一首是約翰。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另一首叫《多瑙河之波圓舞曲》,是與斯特勞斯同時代的羅馬尼亞音樂家伊凡諾維奇寫的,原來是管絃樂作品,因為寫得美,又適宜用人聲來唱,人們便填詞而使它成了聲樂作品。這兩首作品,堪稱圓舞曲的雙璧或姐妹花。

  13、“哈巴涅拉”與“圓舞曲”“波爾卡”一樣,都是西洋舞曲中的體裁。它起源於古巴,其音樂特點為中速,二節子。比如本站“鋼琴樂譜”欄目中比才的《哈巴涅拉舞曲》所呈現的節奏型,就是這種舞曲典型的節奏型。

  小知識:

  波洛涅茲英語:polonaise;波蘭語:polonez,chodzony;義大利語:polacca,一種音樂體裁,又被譯為波洛奈茲,波洛內茲或波蘭舞曲,是一種3/4拍子,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於波蘭。

  在肖邦之前,波洛涅茲和瑞典的波爾斯卡舞曲polska很相似,有很多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兩種舞曲是同出一源。在巴洛克時期和古典時期,巴赫、泰勒曼、莫扎特等作曲家都曾創作過類似於波洛涅茲的舞曲,這時代的舞曲比較慢,節奏平穩。在肖邦的作品中,波洛涅茲變成一種華麗而雄壯的鋼琴獨奏曲。他的波洛涅茲通常是三段體或者回旋曲式。

  肖邦最著名的波蘭舞曲是降A大調波蘭舞曲op.53。這首作曲被認為顯示肖邦對祖國波蘭的熱愛,在鋼琴技巧上,以高難度著稱,考驗彈琴者持久的臂力。

  16世紀後半葉,最初是貴族們攜其女伴,伴著音樂的一種有節奏的行進。1574年,波羅乃茲正式誕生於波蘭國王--安茹的享利的王宮中,並在一種硬朗、尚武的氣氛中茁壯成長。它成為一種政治舞蹈,還有人曾專門為它填詞。關於“波羅乃茲舞曲”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最早起源於武士凱旋的舞蹈,另一種說法最早產生於民間的家庭舞會。它大約每四分之三米一步,重音落在每小節的第二拍上,樂曲基本由二音部組成,有時也加入第三音部,所有終曲的結尾處都具有嬌柔的女性特徵。儘管這種舞曲總的來說充滿陽剛之氣,但卻用了一個極為陰柔的標題“波羅乃茲”。

  對於波羅乃茲這種形式,李斯特的描述最為出色:“這種舞曲形式表達了古老波蘭最高貴的傳統情感。波羅乃茲具有最純正、最真切的波蘭民族特徵,在長達幾個世紀的形成過程中,它一方面巧妙地利用了王國地跨東西的政治、地理位置來發展自己,另一方面又從整個民族難以獨特天性中汲取營養。波羅乃茲中的一切都能夠清楚地把波蘭與其他民族國家區分開來,在傳統的波蘭男人身上,堅毅果敢的俠骨總是與對愛人全身心的奉獻柔情緊密結合。崇高的尊嚴感孕育了波蘭民族騎士般的英雄主義,這種民族特性與勇氣無疑對波羅乃茲舞曲的風格產生了巨大影響。肖邦的波羅乃茲是在這種舞曲形式發展過程中誕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們是肖邦最美妙的創造,那活力四射的節奏能使最冷漠、沉寂的人像觸了電一般激動。肖邦生得太遲,又過早地離開了祖國,致使自己的創造無法被吸收到波羅乃茲的原始特點中去,否則,人們必定會按他所設計的方式來跳波羅乃茲舞。儘管如此,肖邦還是以奇特的想像為這種古老的舞蹈形式注入了新的色彩。”


基本樂理知識
架子鼓基本樂理知識
相關知識
樂理基礎知識需掌握
樂理基礎知識什麼是音程
樂理基礎知識學習
樂理基礎知識入門
鋼琴簡譜樂理基礎知識
樂理基礎知識入門學習
初中地理基礎知識點
高中物理基礎知識
2017高中地理基礎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基礎知識複習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