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在日本,公交上不用給孩子讓座、老人不幫忙帶孩子、父母不給孩子背書包,甚至從小學開始就不送孩子上學……。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日本父母教育孩子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篇一

  有一種文化叫“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日本很注重教育孩子的“獨立”性,他們有一種文化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從很多生活細節都能看出來,比如,在上學的時候,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從來沒有家長幫孩子拿書包提水壺。從小學開始,基本都是孩子自己背書包,或撐傘自己上學。

  學會獨立,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在日本,很多孩子很小開始就有自己的房間。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至少也會讓孩子有自己的小空間。這是因為,孩子從小開始有一個屬於自己獨立的空間,家長希望孩子能夠通過整理房間,打扮自己的小天地來提升自己的自律和管理能力。

  參加興趣班不是強迫,而是發現日本孩子課外也有很多興趣班,但是和在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家長並不是逼著孩子去學,他們送孩子參加興趣班多半是玩票,而且也會輪番報不同的興趣班。日本家長認為孩子通過玩票的性質可以見識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從而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和潛質。

  更注重增強技能從小背誦“鋤禾日當午,......”是絕大多數中國孩子都有過的經歷。不過和孩子背誦知識相比,日本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加天馬行空。他們更注重培養孩子生活方面的技能,以及還有一種叫做“為別人著想”的品質。比如,他們會早早的教孩子如何去超市買東西。

  鼓勵教育孩子和自己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沒關係”和“很簡單”這兩句是日本家長經常會說的。當孩子在玩耍時磕了碰了,並不是呼天搶地撲過來說“寶貝受傷了嗎?”而是說“沒關係”,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自己克服。當孩子處於懵懂期,對世界很好奇對時候,經常會問“爸爸,當飛行員難嗎?”,這時候,他們會說“很簡單”。他們願意鼓勵孩子認知一切都不難,勇敢地去達成目標。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篇二

  1、日本老人都不幫忙帶孩子。和中國的老人基本都在給自己的子女帶孩子相比,日本的老人幾乎是不會去帶孩子的,也不和子女同住,最多在子女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而爺爺奶奶呢?退休之後就是自己旅遊,或者發展一下之前沒有時間做的興趣愛好,從經濟和人力上都不會再去支援子女的家庭了。圖為參加各種興趣班的爺爺奶奶。

  2、熊孩子退散!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日本很注重教育孩子“獨立”,在日本還有一種文化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所以從很多生活細節都能看出來。比如在上學的時候,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從來沒有家長幫孩子拿書包拿水壺。都是孩子自己背書包,撐傘自己上學。另外還有一種我們常見的場景,就是在餐廳,飛機上,熊孩子不高興了哭鬧,高興了在座位上蹦跳。這些在日本的生活中,都是屬於“給周圍人添麻煩”的行為。這個時候,日本的家長會帶熊孩子離開,對於很小的孩子,哄好了再坐回來,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就會教育他們“不要給周圍人添麻煩”。

  3、很小就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相比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是跟父母睡,在日本,很多孩子很小開始就有自己的房間,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也會有自己的空間。這是因為,孩子從小開始有一個屬於自己獨立的空間,能夠通過整理房間,打扮自己的小天地來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能力。

  4、參加興趣班不是強迫,而是發現。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會有很多興趣班,什麼游泳班空手道班美術班應有盡有。但是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家長並不是天天逼著孩子要學出個什麼東西,送孩子參加興趣班多半是玩票,而且也會輪番報不同的班。

  日本家長教育孩子的格言

  1.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2.與其給他知識,不如讓他感動,與其讓他感動,不如讓他去實踐。

  3.人過了20歲,父母老師的意見就像過了春天再施的肥一樣無效。所以矯正孩子的惡習要趁小。

  4.最開始教孩子學習時,一定要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師,再有才智,學歷,而人品惡劣的老師,不能做孩子學習的典範。

  5.讓所愛的孩子外出旅行。這裡的旅行不是觀光,而是離開家鄉到陌生之地工作。人不離開父母的保護,不體會到這種艱辛就得不到錘鍊,就更談不上真正的幸福。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吃些苦。否則等孩子長大了真的一無所成,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6.愛孩子,批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就會成才。

  7.朋友的影響大於父母的影響。因為父母與孩子的年齡性別之差都制約著父母的影響力。而朋友的影響則不受制約,特別是精神上的影響更大。可見,孩子選擇朋友是何等的重要。

  8.對孩子的行為,五件事中三件誇獎,兩件批評,他定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9.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獨立地生活,保護者可以安心地離開孩子身邊。孩子遇到問題,應讓他自己想想。人的發展就像上臺階,不自己上一個臺階,就無法學會那個階段的東西。

  10.即使捱打,也是父母的棒杖。人生總要在各個階段受到不同的打擊,面對打擊自制力的有無與強弱非常關鍵。從小總是捱打的孩子則從小就習慣了打擊,長大後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狀態。

  11.瞭解世間之事的人,應該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貪戀酒色與金錢之事。

  12.愛哭的孩子長得快。小孩哭是一種自我慾望的表現。如果孩子的生命力越強,越健康,他就哭得越厲害。因為哭對他是種運動,哭會使他增進食慾,哭累了會讓他酣睡。

如何教育孩子獨立睡覺
淺談教育孩子方法
相關知識
日本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在家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關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
美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獨立
德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珍惜生命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演講稿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舉例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