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明堂學習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高明堂深知通霍擴能、西部建設、上量增收任務艱鉅,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必須衝鋒在前,自己選擇堅守西部,就是要多為西部作些貢獻。下面是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2016年1月18日5時40分,霍林郭勒車務段黨委書記高明堂突發疾病,倒在工作崗位上,永遠告別了他熱愛的西部鐵路。1月26日,局黨委、路局下發決定,在全域性開展向高明堂同志學習活動,大力宣傳弘揚高明堂同志先進事蹟和可貴精神。本報從即日起以系列通訊形式刊發高明堂同志先進事蹟。全域性幹部職工要學習高明堂同志信念執著、耐得住寂寞的政治品格,敢於擔當、耐得住艱苦的實幹精神,永葆本色、耐得住清苦的儉樸作風,淡泊名利、耐得住誘惑的清廉風範,以高明堂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恪盡職守,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全面完成全年奮鬥目標、推進全域性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6年1月18日,西部鐵路雪野悽愴,北風含悲。是日5時40分,把畢生心血傾灑在這片站區的霍林郭勒車務段黨委書記高明堂因積勞成疾,猝逝在工作崗位上,時年剛屆54歲。

    青山處處埋忠骨,草原天路鑄豐碑。自通霍線1986年建成開通,高明堂就揹著行囊來到這片海拔近千米、人煙稀少的茫茫草原。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31個年頭悄然過去,西部鐵路線不斷延伸發展,已成為瀋陽局“生命線”,而一直拼搏奮戰在這裡的高明堂卻溘然長逝。1月19日清晨,高明堂的告別大廳內擠滿了前來為他送行的職工、同事、好友、領導們,原來準備好的300朵白花竟然遠遠不夠,續買了一批又一批。在這片偏遠艱苦的草原上,高明堂的葬禮莊重、非同尋常。他的親友和同事們知道,高明堂生前忍耐了多少寂寞時光啊,他曾把堅如磐石的信念化作強大動力,在寂寞中刻畫下一串串寫滿忠誠的光輝足跡……

  帶著信念,他隻身來到西部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信念,就不會去堅持和奮鬥。高明堂就是在強大信念支撐下,像一名無所畏懼的拓荒者,隻身來到西部鐵路。西部鐵路是以通霍線為發端,向我局自建珠珠、霍白等鐵路延伸,構成的主要運煤通道,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地域荒蕪,人煙稀少,冬季最低氣溫達-40℃。恐怖的“白毛風”頻頻肆虐,所到之處,天昏地暗,奇寒入骨。幾十年前,當地牧鋪、村屯凍死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1986年通霍線開通之初,鐵路站區生活條件極其艱難。大雪封門、化冰取水、鹹菜佐餐是這裡稀鬆平常的生活情景。當年“開門擱腳踹、吃水用麻袋、一冬沒青菜”的順口溜流傳至今,是當時通霍鐵路職工生活的真實寫照。不但物質條件極度匱乏,這裡的文化生活更是一片空白,“白天看太陽、晚上數星星”幾乎成了多數職工打發寂寞的唯一方式。

  高明堂出生於興安盟科右中旗巴扎拉嘎蘇木興安嘎查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1983年通霍線建線招工入路,分到新立屯車站代培。臨行前,敦厚朴實的父母一再叮嚀和告誡他:“孩子,你在牧民家庭長大,能到鐵路上班多不容易啊,這都是黨在關愛你,你一定要感謝共產黨,聽黨話、跟黨走,好好幹活。”高明堂含淚點頭,把父母的叮嚀牢牢記在心裡。

  面對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許多人進線不久便難以忍受,想方設法陸續調離。而高明堂卻沒有一點離開的想法,毅然選擇堅守在西部鐵路,與寂寞牽手同行。在那股驅使他留下來一干就是一輩子的力量源裡,既有濃濃的草原情懷、家鄉情結,更有熱愛鐵路、奉獻鐵路的執著信念。

  帶著父母的囑託,帶著對黨的忠誠,高明堂開始了他長達3年的代培生活。他非常珍愛這份工作,無論擔當貨運員還是連結員,都認真學技術,嚴格守紀律,特別能吃苦,主動挑重擔,被工友們稱為“拼命三郎”。

  新立屯站貨運員邱淑賢看到這位蒙古族小夥厚道直爽、任勞任怨,刻苦學習業務,積極要求進步,漸生愛慕。經過一段時間相處,邱淑賢越發覺得高明堂品質好、有志向,值得終生託付。高明堂也打心眼裡喜歡邱淑賢的賢淑、文靜。於是兩人結成連理,開始了家庭生活。

  1986年12月26日,他們的兒子剛剛出生3天,高明堂就接到去通霍線報到的通知。此時此刻,高明堂的心情無比複雜。回到草原為家鄉的鐵路事業貢獻力量,是他夢寐以求的願望,這願望想一想都讓他激動不已,這願望他不知期盼了多少回。但是看著兒子粉嘟嘟的小臉兒,純淨得像草原天空一樣的眼睛,聽著他發出稚嫩的咿呀聲,聞著他身上充滿溫溼的嬰兒特有的氣息,無比強烈的父愛在高明堂心頭山呼海嘯般湧動。再看看妻子邱淑賢那因哺育兒子日夜操勞而迅速憔悴的面龐,那因渴望他留在身邊相依相伴而尤顯無助的眼神,高明堂的心都快碎了。他從未面對過如此痛苦的抉擇,整整一個晚上未閤眼。次日清早,高明堂痛下決心——到通霍鐵路去。

  滿含對妻兒的不捨和歉疚,帶著回到草原報效家鄉的強烈願望,高明堂草草收拾行囊,輕輕吻著兒子的額頭,灑淚擁別妻子,與工友們踏上開往西部的列車,來到通霍線珠斯花站。

  篇二:

  經過一年時間,邱淑賢逐漸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生活環境,但是一件令她痛徹心扉的事,激起了她想調回新立屯的念頭。2003年的冬天,天氣寒冷,風雪交加。高明堂忙著在岔區除雪,邱淑賢在單位加班,剛上小學的女兒因為想見媽媽,揹著照看她的鄰居,跑去車站找媽媽。由於天黑路滑不慎摔倒,右手中指戳斷,僅連著韭菜葉寬的肉皮。邱淑賢看後嚇呆了,馬上給丈夫打電話催他回來。高明堂焦急地說:“你們先去醫院吧!我把這幾趟車接完就去。”當地的醫療條件根本無法醫治,再耽擱會有截肢危險,可交通不便,熟人又少,怎麼辦?十指連心,孩子手疼,哭得撕心裂肺。邱淑賢手足無措,急得跺腳大哭。高明堂只好託朋友開車送妻子和孩子去瀋陽醫治。經過這件事後,邱淑賢真不想再待在這裡了,邊流眼淚邊勸高明堂:“條件艱苦、生活寂寞我都能忍,可這裡就學就醫太困難、交通太落後了。這要回新立屯,有家人照顧,什麼都方便,家裡事都我管,你安心工作就是了,照樣可以有所作為。”面對妻子的勸說,高明堂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默默地做著家務,把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把屋子收拾得利利落落。邱淑賢漸漸明白了高明堂的無聲語言,以他的犟脾氣,說什麼也不能撼動他紮根珠斯花的決心,也就不再勸他,一邊做好工作,一邊全力照顧好家,以此支援丈夫幹出一番事業來。

  執著堅守,他選擇永留西部

  志向是激勵人們執著追求、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人的志向也會像雄鷹一樣,隨著時光的磨礪、羽翼的豐滿而越飛越高。高明堂的理想信念已隨著自己的成長進步,由最初的熱愛草原、眷戀家鄉,漸漸升華為紮根西部、奉獻鐵路、報效國家。在高明堂當珠斯花站黨支部書記期間的學習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感覺我的思想認識在變,我已經不再把我的心思侷限在只為改變家鄉面貌而努力之中了,我一天天認識到,通霍鐵路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我立足在這裡幹好工作,就是在為全域性發展服務,大一點說就是在為全路發展服務,再大而言之,就是在為國家的發展服務。只有國家這個‘大家’繁榮昌盛了,家鄉這個‘小家’才會變得更好。”

  在高明堂擔任原珠斯花車務段組織幹事、珠斯花車站黨支部書記期間,原通遼分局紀委及黨委組織部幾次想調他進機關,一位退休的老領導表示願意出面幫他調轉工作,也有地方和企業領導敬佩他的人品和能力,願意出力幫他調整工作,全部被他婉言謝絕了。老領導為他甘於寂寞、淡泊明志的精神肅然起敬,地方企業領導也為他一心撲在西部鐵路事業上的執著與專注頻豎拇指。但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說他真是夠傻的,離開這艱苦地區多好啊,多少人想走還走不了呢!

  這期間,他的妻子邱淑賢再次活心了,特別是看到很多一起進通霍、後來一起共事的人相繼調回通遼後,邱淑賢又對他提出調出去的想法。對此,高明堂採取的還是屢見成效的老辦法,一言不發、該幹啥幹啥。但他心裡有數,他的心思已對妻子說過無數遍了,妻子是懂他的,一時的思想波動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氣得邱淑賢一度放出狠話:“再不調離這裡我就和你離婚。”高明堂聽了就假裝生氣地迴應道:“離婚就離婚,離了我也不調走。”這招“以毒攻毒”辦法果然奏效——邱淑賢再也不提調回去的事了。

  高明堂深知通霍擴能、西部建設、上量增收任務艱鉅,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必須衝鋒在前,自己選擇堅守西部,就是要多為西部作些貢獻。2012年底邱淑賢正式退休,兩個孩子合力勸他:“老爸呀,這些年,咱們在這裡可沒少受苦遭罪呀,同你一起來的叔叔伯伯都調走了,如今媽媽也退休了,你跟領導說說調回通遼去吧,咱們買套大點的房子,過過舒坦的日子。再說,你們也一天天老了,我們將來照顧你們也方便些。”兩個孩子的話深深刺痛了高明堂,這些年為了通霍線、為了西部鐵路,自己虧欠妻子、孩子的實在太多了……這天他徹夜難眠。第二天早晨,他含淚對與自己三十年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妻子說:“委屈你和孩子們了,還是你們娘三個先回通遼吧,我捨不得這些患難與共的兄弟,更離不開奮鬥幾十年的西部鐵路,等我退休後再好好陪你們吧。”深知丈夫倔強性格的邱淑賢特別心疼丈夫,為了在這裡好好照顧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丈夫,她從此再也不讓孩子們提搬家的事。

  寂寞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修煉。正是紮根西部、奉獻鐵路的執著信念,激勵高明堂忍住了寂寞,一生堅守西部。他家裡珍藏著幾十本各級組織頒發給他的榮譽證書,有原鐵道部、遼寧省委頒發的,有原通遼鐵路分局頒發的,他都無比珍愛、一塵不染地儲存著。一本本閃光的榮譽證書,記錄了他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的執著追求,詮釋著一名黨員幹部的忠誠擔當。

  再過幾天就立春了,西部鐵路的春天雖然要比別的地方來得晚些,但千里鐵道定有感知,一旦春天到來,那開滿鐵路沿線草原與山壑的薩日朗花,定是為西部鐵路奉獻畢生精力與心血的高明堂的笑臉。

  篇三:

  高明堂同志,系霍林郭勒車務段黨委書記。2016年1月18日5時40分,高明堂同志在單位突發疾病,不幸去世,終年54歲。

  高明堂同志,1962年6月生於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1983年12月參加鐵路工作,1990年11月入黨,1986年12月通霍線開通後,成為第一代西部鐵路人,歷任珠斯花站連結員、調車長,珠斯花車務段主任業務員、黨委組織幹事。1997年7月,任白音胡碩車務段珠斯花站黨支部書記。2010年7月,任白音胡碩車務段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5年1月,任霍林郭勒車務段黨委書記兼副段長。曾先後榮獲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路局優秀黨支部書記標兵等榮譽稱號。

  高明堂同志是西部鐵路建設和發展的親歷者,他滿懷對黨的無限忠誠,秉持一生聽黨話、一心幹事業的信念,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艱苦、耐得住清苦、耐得住誘惑,紮根西部鐵路30餘載,把青春年華和畢生心血獻給了鐵路事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高明堂同志以實際行動模範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崇高的價值追求和高尚精神境界,體現了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優秀品質,不愧為共產黨員的傑出代表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為宣傳弘揚高明堂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可貴精神,局黨委、路局決定,在全域性開展向高明堂同志學習活動。

  《瀋陽鐵道報》於1月27日《甘守寂寞寫忠誠》、1月29日《不畏艱苦鑄豐碑》、2月1日《樂享清苦拒誘惑》連續刊載他的感人事蹟。

  高明堂同志事蹟,貼近現場、貼近實際,真實感人,催人奮進。雖然都是些實實在在的點滴小事,但累積在一起就是不容易、不平凡。體現了一名鐵路領導幹部的無私忘我、默默奉獻的偉大情懷。

  學習高明堂同志,一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信念執著、耐得住寂寞的政治品格。二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敢於擔當、耐得住艱苦的實幹精神。三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永葆本色、耐得住清苦的儉樸作風。四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淡泊名利、耐得住誘惑的清廉風範。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聯絡車間、班組和崗位實際,聯絡“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聯絡巡視問題整改,聯絡春運安全、服務、經營攻堅等中心工作,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立足本職,學習高明堂同志忠誠事業、苦幹實幹、艱苦樸素、耐住寂寞、抵制誘惑的崇高品格,並以他為榜樣,忠誠履職,盡職盡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保安全、抓穩定、促增收、守廉潔、提質量”的實際行動上,努力爭做“高明堂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解讀學習心得
高明堂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向高明堂學習體會
學習高明堂事蹟體會
高效課堂學習體會
高效課堂的學習體會
向高德榮學習心得體會
向高德榮學習心得體會
高中數學新課程遠端培訓學習體會
高德榮先進事蹟學習體會
講道德有品行做追求高尚情操的黨員講義學習體會
黨員黨校學習體會精選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