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月活動感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讀書直接促進著一個人的成長進步,讀書拓展著一個人的人生寬度,讀書涵養著一個人的精神氣質。今天小編整理了讀書月活動教師的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人除鄙見,開茅塞,獲新知,變聰慧。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不朽的精神。所以書籍永遠是新的。

  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因此,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潭水”。書本是最好的老師,讀書是最大的樂趣。讀書還要講究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為何學習?從哪裡學習?怎樣學習?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學習型社會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等等。

  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找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讓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使我百讀不厭。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教師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快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

  一天喜讀書不難,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實現夢想,但首先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教師只有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指導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的過程,應當是學習學生主體和教師主體的關係。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接收器,而是自主知識的收穫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不斷更新,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書,用心育人。

  師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先行者,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甘願奉獻,自強不息的骨氣。教師要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充實、不斷進步。

  篇二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今日的教育背景下,社會對一中教學成績的期望越來越高,學校管理工作越來越細緻,老師的工作負擔與工作壓力與日俱增。我們學校仍然注重教師發展工作,深知教師是學校最寶貴財富,而讓財富永不貶值的方法就是不斷督促教師發展提升自我教育思想和教學能力,成為教育領域大軍中永不落隊的成員,甚至成為先行者。學校特別強調通過引導教師閱讀來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所以,我們每年都設計安排多項工作來達成願望。現將我們所做的工作彙報如下:

  1.學校每年都直接從新華書店為每位教師統一訂購一些教育教學類理論與實踐性書籍,作為學校對教師培訓的統一讀物,如近年我們先後為老師購置了《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發展》、《英才是怎樣造就的》、《好教育好人生》、《教師人文讀本》、《北大才齋講堂》、《學生第一》、《為心靈解壓》等圖書,要求老師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認真研讀,並在教師繼續教育本上進行重點摘抄點評,要求老師撰寫讀書心得或讀後感,並專門安排時間組織舉行讀書研討會來進行心得交流,近期我們就分別組織了班主任交流研討《學生第一》的閱讀情況以及各年級實驗班老師交流研討《北大才齋講堂》的閱讀情況。定期選取優秀髮言與讀書心得發表在《xx一中教育研究》。

  2.一中老師平時集中的閱讀時間較少,而暑期是難得的集中學習與休息的時間,我們學校與xx市新華書店鳳凰xx書城聯絡合作,每年暑期與其聯合舉辦xx一中讀書節活動,教育局團委領導、學校領導和書城領導對活動十分重視,幾乎每次都要出席隆重的開幕式並講話。學校組織各學科組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篇目,教學處制訂成《xx一中學生閱讀推薦書目》,教學處結合《中國教育報》每年的《教師閱讀推薦書目》以及我們學校實際情況,制訂《xx一中教師閱讀推薦書目》,指導師生購買閱讀。書城則為一中師生開闢推薦專櫃並提供全場7.5折購書優惠。學校為每位教師發放面值125元的購書卡,鼓勵老師利用集中時間進行閱讀學習,暑期教學研討會中,再為參會教師發放同等面值購書卡。假期中,組織老師在鳳凰書城舉行兩次讀書沙龍,共同探討讀書情況與思考。

  3.充分有效利用校刊,將《xx一中教育研究》作為引導老師拓展閱讀和反思閱讀的重要平臺,每期都選刊一篇文化教育類的專家文章,並將老師優秀的閱讀反思刊登在專題欄目中。

  4.組織在職教師積極參加各級讀書活動及讀書評比活動,學校為教師承擔參賽參評費用,以表對教師讀書發展的支援,對於獲獎教師還要進行一定獎勵。在長期營造的良好閱讀氛圍下,xx一中教師普遍具有閱讀意識,形成閱讀習慣,並湧現出以xx校長、xx副校長為代表的教育家培養物件,以xx、xx、xx等為代表的大批優秀閱讀先進個人。

  六、開展一系列活動。以讀書活動為載體,各校開展了許多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活動,有的以班隊主題形式呈現,有的以慶祝節日舉行比賽,有的糅合德育和其他活動為一體開展活動。如港西、南埔小學分別開展“古詩文誦讀”和“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湖尾、下湖小學結合各種節日開展徵文、演講、朗誦等諸多賽事,樟塘小中心開展“好書伴我成長”、“快樂讀書”等主題讀書會。

  七、開設一節閱讀課。學生閱讀得法於課內,遷移於課外,得益於未來。學生的閱讀收穫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方法正確,指導到位,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落實“讀書有效果”這一目標,港西小學率先每週設定一節閱讀指導課,並得到各校的積極響應,現在各校每週都開設不少於一節的閱讀指導課。小中心為了加強閱讀指導,把每週一、三、五下午的寫字課改為閱讀課,加大了閱讀指導的力度和強度。

  八、找準一個結合點。讀書,是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的重要舉措,各校能根據工作特點科學糅合,既提高工作實效性,又有效落實了中心校提出的“五個結合”。即把讀書活動與縣管研究課題有效對接,把讀書活動納入常規工作,把讀書活動與學科教學互動相長,把讀書活動與習作訓練相容並蓄,把讀書活動與具體活動連動起來。樟塘小中心把閱讀課納入教研計劃,每學期開展不少於一次的專題教研活動;港西、湖尾小學抓住教材特點,緊扣訓練要點,通過課內教學自然遷移課外,達到渾然天成的效果;樟塘、下湖、古港小學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活動賦予讀書活動更豐富的內涵;樟塘、湖尾、下湖小學把讀書活動與第五屆教育閱讀活動緊緊相連,把讀書活動與學生養成教育“紅領巾爭創紅花少年”活動有機糅合。

  九、培養一種習慣。良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身。在紮實開展讀書活動中,發現有的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書筆記已寫滿厚厚的幾本,有的學生喜歡上作文,每天能記下自己的見聞感受,長短篇數多達幾十篇,習作水平也提高迅猛,有的學生愛上了閱讀,涉及面甚廣,見解也很獨特……大部分學生一進校門,都能沉浸在書海里,中午吵鬧的現象少了,文明誠信的事列多了,學生文化底蘊日益厚了,學校文化氣韻濃了……總之,學生漸漸喜愛讀書,樂與好書交朋友,主動走近文字,走進偉人,這為學生一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十、建立一套制度。各校主要從讀書時間,閱讀數量,書目型別,筆記數量,檢查指導,評價方法等諸多層面考慮,強化和保障讀書時間,特別是晨讀、午讀、晚讀到節假日閱讀都規定具體的時間,強調閱讀書目要有選擇性、針對性和可讀性,並提供一系列符合各個年級閱讀的書目和刊物。如港西小學制定《港西小學閱讀要求》,湖尾小學制定《湖尾小學班級閱讀制度》,其他學校應在活動實踐中,總結制定適合校情的讀書活動制度,中心校將進行彙總提煉,以形成我校讀書活動制度。

  存在問題

  1、書源仍是制約活動開展的甁頸:學校圖書偏少偏舊,適合學生閱讀數目未能及時補給、更新;家長為學生訂書、購書的意識還很淡薄;學校在拓寬書源渠道還有待思考;

  2、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和認識高度左右著活動的步伐;各校發展不平衡,校長意識有偏頗,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不足,一盤棋的思想和長短期的讀書目標不是很明朗;

  3、教師的主動參與影響著活動的質量;教師的意識形態不是很到位;能動性和創造性未能充分表現;

  4、閱讀課的質量關係著活動的成效;當下的閱讀課只停留於淺層次的輔導,對於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讀書效果的評價,學習與運用的結合還很欠缺;

  5、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還需長時間的培養;特別是學生讀書興趣的培養,讀書熱情的保持,讀書能力的形成,讀書習慣的養成等方面加強;

  6、家校的合力未能形成活動的推動力;家校溝通交流的力度和深度不夠,家長的理解角度和家庭背景都與活動進展有一定的關聯。

  今後思路

  總體思路:踐行理念,活動引領,總結經驗,形成特色,豐富內涵,全面推進。具體分四步走,即,倡導宣揚,實踐探索——科學引導,分層推進——內涵發展,建立特色——服務教育,促進發展。

  下階段工作:

  1、朝著“五有”目標,實現“兩步”跨越。首要解決“有書讀”這個問題,再向“讀書有效果”這個目標邁出一大步;1、首先要以《選書標準》幫助學生選書、推薦書目,介紹用書,豐富學生藏書;其次要靈活形式不斷充實班級圖書角;第三學校要拓寬書源渠道,滿足學生閱讀需求。2、確實上好閱讀指導課,注重方法指導、學法交流和實踐運用,提高閱讀效益。各校要對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系列工作加強管理和引導。3、做好學生閱讀水平評價,主要從閱讀數量、閱讀技能、閱讀習慣三個方面來評價,分三個學段,對照不同要求來衡量,結合《課標》中閱讀目標和建議來評斷。中心校根據評價標準設定《樟塘中心小學學生課外閱讀評價登記表》,作為檢查、評價、推進讀書活動的一項具體工作,各校要以此做為激勵學生保持讀書熱情的一個抓手,做為進一步濃厚校園書香的一種舉措,做為家校溝通,形成合力,產生效益的一條紐帶。

  2、深化“五個”結合,做好“五個”堅持。“五個結合”在上次讀書活動現場會已明確提出;“五個堅持”就是堅持以具體活動推進讀書活動程序,堅持開展誦讀經典結合才藝展示,堅持搭建平臺開展各種賽事,堅持糅合諸多工作出好主題專欄,堅持紮實推進工作做好總結表彰。特別要把語文學科的教學向課外拓展延伸,形成“大語文”教學,有效地把讀書活動與語文學科的四項基本要求聽、說、讀、寫結合起來,提高閱讀效果,提升讀書質量。

  3、推崇“五種”做法,開展“兩節”活動。1小組合作學習;多數學生只侷限個體學習,尚缺交流、幫扶、引領和指導,尤其學困生更顯重要;2師生同讀“一本書”;教師要做到有效指導就要深諳其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3“親子”閱讀;家長參與活動,家校才能形成連通器,也是推進讀書活動的強勁動力和堅強後盾4校際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借鑑成功經驗5利用網上資源運用多媒體教學,收看電視優秀節目,集中講座輔導等隨著活動的進展,成效的彰顯,氛圍的日漸濃厚,時機的不斷成熟,我們準備開展小型的“讀書節”或“文化節”,可以是全面鋪開,整個中心一同開展;也可以是各所小學各自“開花”,最終形成學校一種文化,一種特色。

  4、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種常規。1各校要在開展活動過程中,不斷探索、提煉、總結,逐步形成一套符合校情,有利發展的讀書活動實施細則,管理要求,制度建設等。在活動制度的保障下,確保讀書活動有序有效有章地開展。2各校要把讀書活動納入常規管理,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活動上用點子,在難題上花心血,堅定不移地做實讀書活動,使讀書活動常態化,常規化,制度化,校本化,特色化。

  實踐證明:酷愛讀書的人士自然體會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飄逸;書聲朗朗的校園自然蘊涵著“最是書香能致遠”的底蘊;文化燦爛的民族自然彰顯著“知識就是生產力”的真理。

  我們堅信:讀書活動這朵奇葩將在萬道甘泉的澆灌下欣然綻放。

  篇三

  為了提高我校廣大師生的人文素養,帶動全體師生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學習習慣,同時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達到以環境育人的目的。我們精心設計積極可行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讀書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文化底蘊,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指導思想

  以建立“書香校園”為導向,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二、深入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各班召開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收集格言,精心佈置教室的讀書角,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廣大師生的思想認識,為深入落實讀書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師以身作則,帶頭讀書

  要想要學生愛讀書,我們老師就必須先愛讀書。因此,我校老師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加強學習,至少每人讀完一本教育專著,並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為我們的學生樹立了榜樣。

  四、建立保障機制

  1、固定閱讀時段,學校專門安排了至少一節閱讀課,旨在引導學生能有選擇地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並且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成長,這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閱讀、閱讀指導、閱讀交流、閱讀彙報等。

  2、各年級認真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研究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悅感,從不斷提高的閱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

  3、努力創造適應學生閱讀要求的物質條件。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規範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積極開發學校現有閱讀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閱讀環境;班級建立圖書角,學生互相交流個人圖書,實現班級圖書資源共享;向學生推薦優秀書、報、刊,鼓勵學生積極購書讀書。

  五、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資訊的獨特的交往形式,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各班根據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落實三個“一”,即讀好一本書——師生攜手共讀一本書,讀完、讀懂;做好一件事——教師引領學生一同做,邊讀邊記;樹好一榜樣——樹立一個讀書好榜樣,實踐一種讀書精神。充分利用黑板報,適當佈置有關讀書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讀書的氣氛。

  1、利用流動借閱的圖書,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圖書,自主閱讀。然後互相交換,交流,真正達到資源共享。

  2、設立班級圖書角:以學生捐贈為主,加上由學校統一給各班借閱的圖書,每隔一週同年級各班互相調換,每週語文老師可以從學校圖書室為學生借閱新書,提高圖書的流通率。每班一櫥,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相當於都有一個“小小圖書室”。

  3、佈置美化書香校園

  各班根據“小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書籍作為晨讀教材,通過開展“讀一讀,賽一賽,講一講”等方式,加強晨讀晨背,熟讀背誦加以積累,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基礎。上好每週的閱讀課,以保證學生“會讀”。

  六、抓好讀書活動

  “讀書”兩字,關鍵在於“讀”,書的價值也在“讀”中體現,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我們主要做了一下幾方面的工作:

  1上好閱讀課

  充分用好早讀和閱讀課,在語文課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註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採用“教師、家長、學生”三方聯絡的形式,形成大閱讀氛圍。

  2做好讀書筆記

  中、高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語文老師予以檢查、指導、評估,學校不定期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在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抓好經典誦讀。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澱著智慧的結晶、對映著理性光輝的經典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這些古詩文經典,對於治學修身、陶冶性靈、引導價值判斷、提升審美品位以及培養語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麼估價也不過分的。

  4出好讀書小報

  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各班將學生的這些資料集中整理,分類整理。

  5開展讀書活動

  我校於四月份組織開展了“校園讀書月”活動。在“讀書月”活動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如“詩文朗誦會”、“我和書的故事”徵文比賽、演講比賽等等。

  七、讀書活動效果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閱讀習慣、提升了修養,促進了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校風、學風進一步轉變,在學生中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極大改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淨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風、班風、校風。

  總之,我校結合本校實際,通過創設讀書情景,營造讀書氛圍,使每一位教師從職業道德的高度,提高了對讀書的認識;通過廣泛開展讀書活動,使學生改善了學習效果,豐富了課餘生活,拓展了視野,提高了生活的品味,從而使書籍成為師生精神與智慧的海洋。今後,我們要在全校進一步深入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倡導讀書明理、讀書求知、讀書成才的新風尚。

  的讀者還:

大學青年志願者工作總結
幼兒園教師個人專題總結_學校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教師讀書月活動感想
數學教師讀書心得與感想3篇
數學教師讀書心得與感想3篇
讀書月活動教師代表發言稿
高校讀書月活動方案
讀書月活動主持人主持詞
讀書月活動領導致辭
關於讀書月活動心得體會_學校讀書月活動心得體會
學校讀書月活動心得體會
全民讀書月活動策劃方案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