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重在養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心臟就是人的主機,所以我們養身應該貴在養心,養心要怎麼養?心平氣和就是最好的養心方式。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養生養心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歡迎閱讀!

  

  養生,在我國最早見於《莊子。內篇》。“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而“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義。由此可見,“養生”的目的就是儘量延長生命時限,盡力提升生活質量,不斷拓展生存空間我國成功發射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也許應是拓展生存空間之一舉。

  近幾年來,中醫在國外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日熱噴香。究其根源,那是醫學事業與時俱進、快速發展、返樸歸真的必然選擇,這更是中醫和中醫學內容博大、內涵精深、前景廣闊、潛力巨大、魅力無限的具體體現。莊子講:“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

  我國中醫學傳統的觀點認為:“怒傷肝、思傷脾、喜傷心、悲傷肺、恐傷腎”。它告訴我們,人的心理活動與人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絡,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人的某種功能或組織,引發各種疾病。

  我們知道“肝、脾、心、肺、腎”都是人體的主要器官,是物質的東西;而“怒、思、喜、悲、恐”都是人的情緒表現和條件反射,屬於精神的範疇。兩者之間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影響,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人體物質和人格精神的辯證關係,不僅是科學的“養生”之道,更是寬鬆環境、幸福快樂、益壽延年的關鍵。

  。養心,古人云:“天下根本,人心而已”。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而“仁”的核心是“善”。人心善則施善行,能貫天地正氣;人心惡則施惡行,必露汙濁風塵。從古至今,人們一貫崇尚“懲惡揚善”的道德和法律精神,以弘揚“真善美”貶斥“假醜惡”。

  同時,他們兩者之間的較量和鬥爭千年不歇、萬代難竭,且無休無止地推動著社會的文明進步。“一生淡泊養心機”這是一個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樂、悲、恐、驚”,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七情”重在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切不能越頭過火,否則將物極必反。“常觀天下之人,凡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巨集者壽,言之簡默者壽。蓋四者,仁者之端也,故曰仁者壽”。

  仁就是要做到溫和、善良、寬巨集、幽默。仁心仁德、養心立德,是一個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的內在要素。《黃帝內經》強調“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身養心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和品德修養。

  孔子說:“德潤身,仁出壽”、“大德必得其壽”的養生觀古今一直令人效法。“養生重養德,德高壽自長”的理論已被醫學實踐所證實。所謂德高者:一是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二是具有個性善良,人格高尚,為人正直,胸懷坦蕩,情緒樂觀,意志堅實,感情豐富;三是具有良好的處事能力,能正確客觀地分析自己,解剖和認識自我,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

  古人曾有言:“善醫者,必先醫其心,然後醫其身”。如何養生養心呢?很多醫學實踐證明,善養生會養心和道德品質修養緊密相關,其內涵十分豐富。如:愛情美滿、唱歌吟誦、寬巨集大度、淡泊名利等等,都能使人健康長壽。

  不管是養生還是養心,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健康快樂;在此也真誠祝願大家能夠,擁有一個健康、快樂、幸福、長壽的美好人生。

  養心的四種養生方法

  1、養心第一大法

  維持心臟動力 保持心中陽氣

  護心的根本原則在於維護心臟的陽氣,也就是它的動力。專家認為,可補肺養心。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對心臟的保健有著首當其衝的作用。有氧運動的目的在於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肺的耐力。有氧運動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還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

  方法:

  1快步走

  每天步行約3公里,時間在30分鐘以上。每週運動5次左右。這樣堅持運動可以提高心肌收縮力,消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同時控制血壓,調節血脂,調控血糖。

  2太極拳

  太極拳的重點在於“呼吸調整、全身放鬆”。每天都打一輪太極拳,對心血管系統大有益處。太極拳使大小腿肌肉群的高功能運動,使人體如同增加了許多小水泵,幫助心臟工作,即減輕了心臟負擔。由於太極拳重視人體下盤功力訓練,有利於氣血下行,調整人體上盛下衰狀態,可防治血壓高、抗衰老的功能。

  2、養心第二大法

  維護血脈通道 保持血流通暢

  “冠心病的元凶就是動脈硬化,當血管內斑塊形成時,高血壓、高血脂等導致血栓脫落,可誘發急性心梗的發生。”因此,專家認為,對於保持血流通暢對於“養心”非常重要。

  方法:

  1按壓太沖穴降壓法

  首先,找到太沖穴的正確位置,它在第一和第二足趾之間;其次,用大拇指按壓或掐此穴位,以有疼痛感為宜,每次3-5分鐘,每天2-3次。中醫認為,對於突然急劇的血壓升高,採用按壓或針刺雙側太沖穴的方法,常可在短時間內收到較好的降壓效果。

  2把血壓“吃”下來

  芹菜,入肝經,性偏涼,低鹽,高鉀。《本草綱目》記載:“芹菜”可治療甘陽頭暈,面目紅赤等。所以,芹菜對於肝陽上亢的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好處。

  另外,像黑芝麻,黑豆,桑椹等這幾種食物,常吃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尤其是腎虛型高血壓患者有利。

  3讓血管“做體操”

  據說,國醫大師鄧鐵濤就有用冷熱水交替沐浴的習慣,這種方法可使血管舒縮運動加強,加速血液迴圈,增加血管彈性,改善心腦血管功能。對於預防血管硬化,保持血管通暢有一定的好處。

  具體方法:先用溫熱水洗,再用稍涼的水沖洗。沐浴時,水溫的選擇要合適。溫水不宜太熱,以人體感覺溫熱舒適為度,一般38℃-43℃為宜;冷水沖洗時,水溫不宜太低,以人體感覺微涼為度,一般25℃左右為宜。

  3、養生第三大法

  以德養心

  養生始於養德,那些人際關係處理得好,隨時隨地都樂於做好事,肯犧牲自己利益,肯於助人為樂者,比那些為蠅頭小利而爭吵不休,為人固執、性格孤僻,斤斤計較的人,死亡率低2.5倍。

  專家說,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進體內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類和乙醯膽鹼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使心臟和血管保持良好的功能。

  方法:

  1寬心待人,助人為樂:“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啊!

  2道德養心八珍湯:慈愛心一片,好肚腸二寸,正氣三分,寬容四錢,孝順常想,老實適量,奉獻不拘,回報不求。

  4、養生第四大法

  培養興趣調心神

  我們常常聽到病人說:“醫生,我那天跟家人吵了一架,情緒很差,結果心絞痛就發作了。神亂則血脈亂,神和則血脈安,所以控制情緒,保持平和心態對於養心也很重要。

  方法:

  1靜坐吐納功

  端坐,挺胸收腹,下頜內收,將右手放於左胸的心前區,閉合雙目,使精神進入寧靜狀態。慢慢地調節呼吸,使呼吸速度緩慢而深沉,右手順時針地輕摩心臟,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按摩一圈,按摩36圈。此法可穩定情緒、執行氣血、調養心神。

  2培養良好興趣愛好

  通常我們說,怡情養心,意思就是人應該有一些興趣愛好,以下提供幾個簡單的參考:

  言為心聲,書為心畫。書法體現了中醫所倡導的形神共養的統一性。除此之外,詩詞歌賦、音樂、舞蹈、戲劇、樂器、棋藝、種花等,都是非常健康,都可以讓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對養心非常有幫助的興趣愛好。

  3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使人體始終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做一個內心與言行一致的人,可以減少矛盾心理的產生,減少矛盾的自我責備和自我詢問,有利於減少不良情緒的產生,減少過激和過度思慮情緒都對心主神明的影響。

冬季養生粥的做法
養生重在養木氣
相關知識
養生重在養心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養生重在養木氣
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夏季養生重在養陽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的方法有哪些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