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18日

  大學生就業問題多年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一些文化、經濟發展較為落後地區的高校中,不少大學生甚至有“畢業即失業”的悲觀情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摘要: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那麼,引起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本文首先現簡要說明了大學生就業的現狀,然後從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後針對目前的就業難提出了幾條解決對策。

  關鍵詞:現狀;就業難;對策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從2005年至2014年,10年間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從338萬人增長至727萬人,總數翻了一番還要多,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而來。對此,不少人將就業難歸咎於擴招政策,認為是擴招導致大學生貶值縮水,供過於求。OECD公佈的《2012年教育展望》顯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國達42%,韓國達40%,加拿大位居全球之首,高達51%。而我國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還不到5%,按照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目標,即使到2020年,我國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才達20%,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是很低的。事實上,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當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難題,實質上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不單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是我國經濟體制、教育體制和社會體制深層矛盾的具體體現,涉及體制機制、政策體系和思想觀念的深層問題,關係到政府、高校、用人單位、大學生和社會等諸多方面。因此,要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必須加強通盤考慮,加強統籌管理,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

  二、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

  1.結構性矛盾,供求錯位。調查實證研究證明,“就業難”不是供給大於需求,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種階段性社會現象:一是高校專業設定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二是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高校盲目擴招。我國高校招生規模連年大幅度擴大,雖然實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但同時也帶來了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等問題。主要表現為:高校硬體不足,圖書、教學裝置、師資力量跟不上;學生實驗條件簡陋;教學規模擴大,教師授課任務加重直接導致提高自身能力、科研時間不足;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得不到及時改善。特別是有些地方性大學和民辦高校,辦學條件差,教師數量不足且教學水平較低,學科及專業結構矛盾突出,管理混亂,最終導致了大學生教育質量下降,學生素質達不到社會認可。

  3.高校專業設定錯位。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定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一些學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一些學生高分低能。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功底不繫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也不強。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4.學生就業渠道不暢。目前的就業渠道無非是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和社會的招聘會、人才或就業網站、報考公務員,服務西部等。但是,學校推薦一般是學生幹部或成績突出者才有機會;報考公務員受專業、志趣、是否黨員限制,這些只適用於特定人群。對大多數人來說,網站和招聘會才是最主要的就業渠道,還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

  5.學生就業期望過高。大學生就業理念也存在一些誤區,如“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幹”“創業不如就業”,“就業難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據2006年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六成大學生月薪期望值低於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單位卻認為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學生對此感到很委屈,由於低工資難以滿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對他形成足夠的工作激勵,結果必然帶來就業的多次選擇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戒備心理。

  6.就業能力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勢下,一紙文憑已經不足以成為就業的通行證。用人單位對專業知識技能、實踐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應變能力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實踐證明,大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並不盡如人意。

  7.就業觀念沒有迅速調整。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就業市場已由賣方市場悄然轉變為買方市場。然而,對於這一變化,大學生並沒有做出及時反應和調整。一方面是就業期望依舊,大多選擇在東南沿海地區,對於中西部地區不予考慮;另一方面要求離家近、薪水高、工作輕鬆。過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資,而忽略了自身和職業生涯規範與發展。

  三、解決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一就業指導教育

  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教育方向應該從基本的就業理論教學轉向更加基礎的就業實用性教學,對於學生的就業觀念,工作觀念進行改變。我國現在就業指導課程包括就業的概念,就業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對於實際的就業技巧,就業方式,自身定位,就業情況等等對於大學生就業重要的課程和資訊都沒有涉及,所以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改革應該更加徹底,課程安排上不能把就業指導作為一門課程來教學,更應該向著實踐看齊。

  二社會就業環境

  社會就業環境來講,有必要增加我國的就業崗位,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式增加我國就業缺口中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這樣才能將企業從對於一般人才的需求轉回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上,同樣也可以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再有需要社會進行支援的是,將大學生實習工作落到實處,儘量動員企業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實習機會。

  三政府政策刺激

  政府的政策刺激在改革中有相當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學生的分流工作,在考研、出國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分流方式。將創業進行到底,國家再有能力的情況下,要更加鼓勵大學生創業工作,而且我國可以設立一些的國家性質的大學生二次培養機構或者可以鼓勵民辦專業技能學校對於大學生進行二次教育。這樣就可以使待業的大學畢業生在走出校門後接收到更多專業性的教育。事實上我國已經存在一定的民辦職業教育學校,這些學校與傳統的技校,專科不同,都是針對於大學生這一人群,為特定的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員工,而且這些學校的教學內容也更加接近實際工作,這些學校已經想很多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專業人才。但是這些學校的覆蓋程度,專業能力不足,也不夠正規,所以國家應該進行扶持一些更加正規規範的民辦職業學校,為大學生提供轉行的機會,想冷門行業提供更多的員工,減少大學生待業情況。

  四高校體制改革

  高校體制改革可以說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最重要的環節。首先,大學教育對於學生的教育必須有一個巨大的變化,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發展教育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模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放一定的大學進行實踐型技術教育,理論教育放輕。雖然這樣的改革必然會減少我國理論研究人才的數量,但是這樣的體制改革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而且也可以滿足社會對於技術人才的需求,減少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再有學校的專業課程設定,要與實際的社會需求接軌。學校不能再盲目的設定專業,而是應該隨時對就業崗位需求進行分析,合理的設定學校的專業情況。只有這樣大學教育才能降低培養人才的結構失衡問題,減少因為專業過於集中導致的大學生競爭激烈,大量同崗位人員沒有工作的機會。最後,我國大學應當注意的是,盲目擴招問題,的確大學擴招使得我國的人口平均素質有了明顯地提升,綜合素質顯著提高,但是如果繼續大學擴招歷程導致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不能夠有效緩解,依然會造成社會的嚴重不穩定,這不是提高素質能夠解決得了的。所以大學擴招工作應該更加謹慎,在衡量實際的高考人數的情況下和國家適齡學生數量的前提之下,合理的決定大學應當招錄的學生數量,這樣的才能夠有效控制,進入就業階段的大學生的數量,減輕就業壓力。作者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姚佩玲.淺析大學生就業困難原因及對策[J].商,2014

  [2]張芳.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

  [3]闞甜.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現狀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

  篇二

  《淺談大學生就業形勢與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程序的不斷加快、國際金融風暴直至歐債危機帶來的經濟不景氣,加之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後畢業生逐年遞增,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突顯,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本文從當前就業形勢與環境、專業設定與社會需求、就業對策與措施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與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形勢;對策;措施

  一、當前就業形勢與環境

  一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全民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之一,更是我們每一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為之擔憂而令人深思的問題。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暴,直至歐債危機帶來的經濟不景氣對我國經濟和就業產生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使得原本嚴峻的就業形勢將延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國正經受著社會轉型、經濟結構調整、城鎮化程序的不斷加快,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猛烈衝擊,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國內外複雜的環境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就業問題的產生是必然的。特別是近幾年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劇增,全國高校畢業生從2003年高校擴招後的第一個畢業生212萬高峰期的到來至今,高校畢業生逐年遞增,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根據相關資料報道,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699萬人,10年來增加了487萬人,因此,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工作任務更加艱鉅繁重。

  二國家和各地相繼出臺了各項就業政策與鼓勵措施,積極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努力實現就業更加充分,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為積極有效應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各省級工作部門、各高校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繼續實施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和“到村任職”等已有基層專案。

  三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絕大多數畢業生的首選是期望在北京、上海、沿海等發達地區就業,其次選擇內地省會城市和中小城市,至於鄉鎮、農村及邊遠地區卻很少有人願去。因此,人才過剩、畢業生就業難相對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沿海、內地省會城市等發達城市而已,在西部地區和市、縣、鄉鎮農村地區,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還是不少。

  二、以我校美術類含藝術設計學生就業狀況分析

  從近幾年我校美術類含藝術設計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分析而言,就業中反映出以下現象:

  一社會對不同專業的需求狀況

  從我院近幾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顯示,美術教育專業就業情況呈逐年下降趨勢,表面上呈現出供大於求現象,但是,據瞭解我們部分基層中小學事實也上存在著專業結構分配不合理的現狀,尤其是小學美術教師編制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實用性較強,就業靈活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就業情況較好,尤其是室內設計專業,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房地產業的興旺,為家裝行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室內設計專業處於供不應求之勢,以此顯示了兩類不同專業的社會需求狀況,從某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高校學科結構不盡合理、專業設定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二學生綜合素質問題

  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一些綜合素質好,工作能力強,有社會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強的畢業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但是,有部分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識脫離實際,專業成績一般,動手能力不強,人際溝通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的同學,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從而就業較難。

  三就業觀念問題

  從近幾年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的就業觀念逐步有所轉變,但是,仍然有少數畢業生對就業期望值過高、自身定位偏頗,沒有正確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具體表現在偏遠地區、私營企業不願意去應聘等等,這樣無形中也喪失了許多就業機會。

  三、就業對策與措施

  大學生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就業難是諸多原因造成的,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只能立足本職工作,面對實際結合各專業的實際情況與特點,採取有效措施積極促進大學生就業。

  一調整課程結構,拓寬就業出口

  作為我們高校教學改革一定要圍繞著為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在專業設定、課程結構方面要滿足和適應市場所需。在突出自身專業特點的基礎上,適當調整課程結構,增加相近專業選修課程等,例如:美術教育專業適當增加設計類課程選修,以增強實用性技能和就業渠道;鼓勵學生積極報考和獲取一些實用性職業資格證以拓寬就業出口,培養一專多能的應用型人才。

  二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培訓

  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與培訓。例如:邀請勞動就業服務部門、企業成功人士給畢業生分別以“就業的形勢及法律、法規、就業相關政策等”“企業成功人士的就業、創業經歷”等為主題開展就業宣傳和培訓指導。

  1.勞動就業服務部門側重於法律法規的宣傳與指導,結合當前全國就業形勢的分析;再就業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的主要內容;當地就業情況介紹;勞動保障部門公共就業的服務等等。

  2.企業成功人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經驗從創業經歷;毅力的堅持;業務技能的掌握與提高;做事的原則性;社交能力的培養;科學經營管理;求職材料的準備等方面以自身的親身經歷和經驗向學生傳授就業、擇業應注意的問題和創業及經營管理方面的經歷。

  三加強職業規劃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

  加強職業規劃教育,讓大學生儘早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

  1.適實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大多數在校學生因為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導致自我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晰、職業目標不明確、盲目擇業等問題。因此,我們要加強職業規劃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方法傳播和普及職業規劃理念,幫助在校學生儘早樹立職業規劃意識、競爭意識和自主擇業意識,改變傳統就業思想觀念,採取積極有效的行動應對新變化;幫助在校學生學習和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方法,將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客觀認識自我、準確的職業定位、科學規劃未來、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訓,化“被動就業”為“主動擇業”。

  2.作為畢業生個人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因為,合理的知識結構是畢業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要加強各種能力的培養,包括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提高人際溝通能力,積極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勇於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實習的職業針對性,能在課餘時間長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從而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積累對將來應聘有利的職業實踐經驗。

  四積極搭建就業交流平臺,利用各種“關係”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精心策劃、充分準備學生作品展覽既是我們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是有效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有效措施,畢業生作品展覽既是展示學生專業水平和技能的平臺又是人才推薦與洽談的有機結合。廣泛邀請相關用人單位、裝飾、設計公司等前來招聘、挑選我們的畢業生,面對面的向用人單位推薦我們的畢業生,讓他們全面、細緻地瞭解我們畢業生的情況,供需雙方充分交流、溝通促成更多就業機會。同時,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重要作用,積極做好畢業生就業資訊收集整理工作,及時提供有效的、實用的就業資訊,利用各種“關係”為學生牽線搭橋,促使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結語

  今後,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非常複雜嚴峻,如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順利就業創造有利的條件是我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齊心協力從多方面開展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在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努力實現更加充分的就業。

  【參考文獻】

  [1]翟振元.大學生就業指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檔案.

  [3]教育部關於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2〕11號檔案.

關於大學生就業創業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的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就業與創業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就業與創業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生態環境怎麼治理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關於共享發展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淺析中國發展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反腐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關於反腐倡廉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關於中國夢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形勢與政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