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資訊化論文優秀例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現代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人們開始進入資料化時代。統計資訊化是統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積極拓展統計功能,實現統計服務職能的重要途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現代企業的統計資訊化

  【摘 要】 在介紹統計資訊化的定義、統計資訊化的基本框架及我國統計資訊化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如何加強我國企業統計資訊化進行了探討,主要措施有增加資金投入、完善有關法律、保證統計資訊保安等。

  【關鍵詞】 統計資訊化 框架 安全問題 法律制度

  前言

  現代社會是資訊的時代,資訊以爆炸的方式增長。隨著我國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企業內部也蘊含著越來越多的資訊。如何更加快捷、方便、準確地將這些零散的資訊變為能夠指導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知識”,是學界與業界共同關注的話題,而企業統計資訊化是其中的基礎性工作。統計資訊化是指充分利用包括網際網路技術、資訊處理技術在內的現代計算機技術和手段,開發建設統計資訊資源,改造傳統的統計工作方式方法,實現統計資訊的採集、傳遞、加工、處理、共享、管理和釋出全過程的資訊化。

  1. 企業統計資訊化的基本框架

  企業統計資訊化的基本框架應是一個相互交錯的資訊網路,由資訊來源、企業內資訊子系統及資訊交換系統組成,其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企業統計資訊的來源非常廣泛,由內部資訊和外部資訊組成。內部資訊來自於企業日常生產、銷售、管理各個環節中相關管理人員、普通員工或與企業利益相關的人。外部資訊可以來自於與企業有合作關係的其他企業或個人,也可來自於企業的主管部門或者相關的稅務、工商政府機關等。這些統計資訊通過不同渠道進入企業內部資訊子系統,比如財務、人事、計劃資訊系統等。這些資訊子系統按照企業內部各個單位的管理職能劃分,不同子系統之間統計資訊根據需要不斷交換、轉移和流動,經過加工處理的統計資訊可滿足企業內外相關人員的需要。見圖1

  2. 我國企業統計資訊化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理層對統計資訊化不重視

  企業統計資訊化的建設和實施需要領導的切實支援,否則無法真正實現資訊化的目標。實際上,許多企業的高管和職業經理們都存在觀念滯後,對資訊化認識不到位等問題。或者他們雖足夠重視統計資訊化,但限於資訊化投入產出時滯較長,難以在任期內見成效等原因,企業的管理人員都不同程度上忽視了統計資訊化的建設。同時,由於統計資訊化的人力和資金投入成本高,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傾向於把資源投入到更有用的地方去,而不願投資到不能立竿見影的統計資訊系統建設上。這就造成企業統計部門、會計部門及很多業務部門使用的電腦配置較低,沒有安裝專業統計軟體等,嚴重影響日常工作效率和統計資訊傳遞、加工、處理,從而導致統計資訊化建設程序緩慢,效果不理想。

  2.2統計資訊保安問題突出

  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自身的統計資訊很多都不是公開發布的,涉及國家機密或商業祕密。但在統計資訊傳輸、儲存、處理的過程中,極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統計資訊保安問題。比如統計資料洩露造成洩密、統計資料庫的損壞導致資料丟失、統計資訊網路癱瘓致使無法查詢等等。這些問題一旦發生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嚴重後果,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今天,許多企業為了保證資訊保安而選擇不連線外部網路,嚴重影響企業資訊化的程序。與此同時,與統計資訊保安相關的法律法規一直都不健全,很多問題即使發生也難以訴諸於法律,成為法律的空白地帶。

  2.3用於統計的計算機軟硬體配置不夠

  現代統計資訊化已經發展到網際網路環境下整合統計資訊系統階段,傳統的在計算機上裝個分析軟體就叫統計資訊化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在建設統計資訊化的過程中,硬體配置不能及時跟上時代的潮流,仍在使用很多單位已經淘汰的機型;軟體配備也較落後、不規範,難以完成統計資訊處理的高階功能。比如一個企業內部,使用的統計軟體種類、版本、功能不完全一樣,甚至資料不能相容、共享和交流,更不用說不同企業和不同行業間的資料傳遞了;還有很多企業使用的統計軟體級別較低、功能很少,企業無法進行高質量的資料處理和統計分析,統計資訊化仍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

  2.4專業人才缺乏

  再好的硬體配置和軟體環境都需要人來具體操作,所以在統計資訊化建設中“人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大部分企業中統計人員都是老職工居多,這些元老級別的員工很多是從別的領域轉行過來的,缺乏既掌握統計專業知識又懂得資訊科技的複合型人才。企業新引進的大學生往往理論功能非常紮實但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在遇到緊急事件時難以應付。專業人才的缺乏,嚴重製約了我國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的深入發展。真正適應企業資訊化要求的統計人員要熟練掌握統計基礎知識、計算機和統計軟體操作,並通曉國內外統計領域的新變化,可以自行處理統計資訊系統執行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3. 加強企業統計資訊化的措施

  3.1重視統計資訊化的作用,增加資金投入

  當地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必須重視起來,在統計資訊化資金投入和人才引進上制定優惠政策和各種激勵機制。比如,政府部門對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計算機硬體裝置和統計軟體提供配套支援資金;企業本身挖掘自身潛力,充分利用現有的統計人才和統計資源,制定各種激勵政策,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通過各種渠道籌措企業內外部資金,不斷切實改善計算機硬體軟體和網路裝置條件,加大統計應用軟體的開發;在企業內部設定資訊長,這是一種新型的資訊管理者,他她們不同於一般的資訊科技部門或資訊中心的負責人,而是相當於副總裁或副經理地位的重要官員,資訊長的設定體現了企業對資訊及其處理的重視。

  3.2完善有關法律制度,保障統計資訊保安

  企業在利用各種統計資訊化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時,應採取有力措施保障統計資訊保安。比如,通過嚴密的密碼許可權設定保證很少的人能接觸到重要統計資料,與相關人員簽署保密協議或違約合同,明確洩密或者違約責任;購買和安裝專業防毒軟體並不斷升級,對各種新式病毒做到防患於未然;加強重要統計原始資料備份工作,設定防火牆,對重要的資訊處理和交換環節進行實時監督和管理,確保統計資訊系統的安全執行和有效運作;制定應急機制和應急處理方案並不斷演練,對意外事故和人為攻擊造成的突發事件一旦發生立即緊急處理,最大限度地將損失降低到最小,並儘快重新開展系統正常工作。

  另外,我國目前的統計法中缺乏統計資訊保安及其處理的法律條文,應根據企業統計工作實際情況,結合我國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統計資訊保安的規章制度,作為企業統計部門日常安全工作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和規範。同時,企業內部也應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對不同統計崗位設定許可權和責任,完善企業統計資訊化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章。一旦發現某些工作人員觸犯相關規章制度,必須加以嚴懲,從而保證企業統計資訊化的順利發展和有序執行。

  3.3注意人才的引進與培訓

  引進層次高、實用性強的複合型統計資訊化人才,通過崗前培訓幫助他們熟悉企業統計資訊化工作流程,並根據新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個性特點分配不同的崗位; 最後,定期開展統計幹部職工的在職培訓,幫助他們學習網路資訊保安、資料庫及應用、統計分析軟體等知識,對於能夠滿足資訊化崗位要求的員工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而那些思維僵化、知識落後的員工則應調離原來工作崗位。

  結語

  統計資訊化對於現代企業的經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加大資金投入,保證統計工作所需的硬體和軟體配置,通過完善法律制度等措施來確保統計資訊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菊芬.加強企業統計資訊化的建設[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9.

  [2] 劉長蘭.對企業集團統計資訊化的思考[J].企業研究,20119.

  篇2

  談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的思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進步,資訊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企業當前統計工作發展的核心內容。本文分析了統計資訊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對企業資訊化框架進行了探討,為企業資訊化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企業統計 資訊化建設 框架設計

  一、企業統計資訊化的基本內容

  企業統計資訊化系統基於互動的資訊網路執行,其核心元件主要包括資訊、內部資訊子系統、交換系統等。其中,企業資訊包括內部資訊及外部資訊兩個方面,內部資訊主要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各部門各單位產生的資訊,外部資訊則來源於整體市場、政策環境及企業利益相關體。這些相關統計資訊通過企業統計部門的收集,進入內部資訊子系統當中,通過交換系統實現不同部門及單位的資訊交流,按照各個部門需求對資訊進行提取分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統計資訊必須在同一的資訊平臺中運轉,且在對統計資訊進行修改時必須獲取相應許可權,從而保障統計資訊的規範性、安全性。

  二、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的意義

  企業經濟活動越來越頻繁,統計理所當然成為了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提供基礎資料,對促進企業成本控制、提高資金週轉效率提供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統計資訊化是結合網際網路技術及資訊處理技術的計算機手段,實現企業統計資訊化,是新時期統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必然需求。如今,企業統計資訊化已經從輔助管理模式向統計業務核心轉變,實現高效的統計,有利於全面提升企業資源運轉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必須充分認識統計資訊化的重要意義,為促進企業發展提供推動力。

  三、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層認識不足

  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必然需要成本,由於企業管理層認識不足,對統計資訊化知識沒有系統的瞭解,管理者往往不注重對統計資訊化系統的建設投入,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步伐緩慢,統計資訊化系統執行效率不佳。

  二國家政策體系不完善

  企業的統計資訊並不是完全可以公佈的,很多統計資訊不僅涉及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資料,更涉及到企業的商業機密。然而,目前我國關於統計資訊保安方面的法律政策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企業統計資訊保安法律責任難以界定,在出現統計資訊保安問題時,企業難以及時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統計資訊保安保障不足。

  三企業統計資訊化系統建設規劃不足

  通過觀察現階段我國企業統計資訊化系統建設狀況,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企業在進行統計資訊化系統建設的過程中並不重視系統新規劃。在企業資訊化系統建設過程中,不少企業往往沒有建立專門的統計資訊化系統管理部門,或雖然建設了統計資訊化系統管理機構,但管理機構內部人員資訊化觀念明顯不足,使得企業內部員工的實際應用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統計標準、報表設定及統計標的設定等方面。

  四人才隊伍難以滿足統計資訊化需求

  專業人才在統計資訊化系統的執行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當中統計工作者的資訊化專業水準並不高,有的員工統計知識豐富,但計算機操作能力不足;有的員工計算機操作能力強,但統計工作經驗不足,缺乏既掌握統計資訊,有具備網路科技操作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當緊急情況發生時,企業很難保證自身的應對能力。

  四、提高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水平的建議

  一強化統計資訊化宣傳

  首先,企業管理者必須強化自身對於統計資訊化建設的認識。其次,在工作過程中,企業應當有意識通過多種渠道展開統計資訊化的知識宣傳,定期或不定期對統計工作者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自上而下實現統計資訊化知識的貫徹。

  二提高人才引進力度,強化技能培訓

  在企業統計資訊化系統構建過程中,企業應當有意識的引進一批專業的管理人才,應該提高企業崗位準入門檻,儘可能吸收既具備紮實統計工作能力,又具備網路資訊科技運用能力的專業知識。同時,對現有員工,企業應當不斷對他們進行培訓,通過績效獎懲,督促統計工作者掌握分析軟體、資訊庫運用、網路安全等方面知識,提高統計工作對決策的支援力度,真正實現統計工作質量及效率的提高。

  三營造良好的應用環境,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及內部規章

  在普及資訊化運用的同時,國家及政府應當及時面對企業需求,為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保障性環境。首先,國家及政府應該建立配套的法律及規章,為企業統計資訊化提供規範。其次,企業應當有針對性的建設內部規章制度,按照崗位性質,分離崗位責任與許可權,實現崗位制衡與監督。第三,企業應當加大對資訊系統管理規章的建設力度,有針對性地建裝置份系統、網路安全管理系統、病毒防禦系統等,提高系統維護力度,保障系統安全。

  四優化企業統計資訊化平臺

  在企業統計資訊化系統的建設過程中,企業應當按照要求,盡力建立資料庫為基礎,以業務、統計服務、網路及辦公自動化一體的資訊服務平臺,在平臺運作中實現資訊共享與統一的資訊資料管理,在資料庫的支撐下,建設設計管理、資料分析及資訊釋出系統。此外,企業應當注意到,資訊化平臺是藉助網路技術執行的管理平臺,其服務是開放式的,因此,企業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實現內部單位及部門之間的辦公協同,以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效率。

  五、結束語

  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應該不斷提高自身對資訊化系統建設的重視力度,強化自身對統計資訊化系統的瞭解,吸納專業人才,強化統計資訊化系統的運轉效率。此外,企業在進行統計資訊化系統應用的過程中必然遇到各種問題,企業應當對這些問題進行客觀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從而提高資訊化系統效能發揮,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瑞.發揮統計資訊化作用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J].經營管理,201402

  [2]郭寶宇.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9

  [3]王皙婷.關於企業統計資訊化建設的探索[J].現代商業,201305

 

關於統計資訊化論文
統計資訊化論文參考範文
相關知識
統計資訊化論文優秀例文
統計資訊化論文
統計資訊化論文代發表
關於統計資訊化論文
統計資訊化論文參考範文
統計資訊化論文發表
有關統計資訊化畢業論文
統計資訊化方面論文
人口統計資訊化建設探討論文
會計電算化會計資訊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