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匯入使數學課堂更精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作為數學教師,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只是每個人的認識和做法不盡相同,最終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好課的匯入就好比“鳳頭”,教師授課匯入得好,不僅能吸引住學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能燃起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積極思維,勇於探索,主動地去學習,從而鞏固原有知識,傳授新的知識。使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定重視教學伊始的匯入藝術。本文就初中數學匯入教學分四方面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開門見山匯入  
        開門見山的直接匯入是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匯入方式,上課一開始,教師就直接揭示課題,將有關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用三言兩語直接闡明對學生的目的要求,簡潔明快地講述或設問,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心中有數,誘發探求新知識的興趣,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求教師語言精煉、簡短、生動、明確、富有鼓動性使學生產生一種需要感、緊迫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整式的加減”的匯入:我們已經學習了整式的相關概念、合併同類項法則,去括號和添括號法則,本節課,我們將運用概念及法則來學習整式的加減運算。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節內容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我姓什麼?姓“王”,你們誰能又快又好在剪出這個“王”字?這個“王”字有什麼特徵?先讓學生動手剪一剪,試一試,想一想,談一談。然後再出示: “北京古宮圖”、“飛機”、“中國結”、“臉譜”等圖形,讓他們找找這些圖形有何共同特點?從而引入課題——軸對稱圖形。
        開門見山匯入法具有簡潔明快的特點,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引起學生有意注意,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凡屬學生所熟知的事物或一點就可以大致瞭解的教學內容,可採用開門見山法。
        二、以動手實驗匯入
        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眼、手、口、腦協同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在講“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課前佈置學生製作一個簡易測平儀(仿照書上的“想一想”),上課時可先問學生,請用你的測平儀測量一下你的書桌面是否水平?怎樣測呢?為什麼可測是否水平?學了本節知識後便可獲解。
        在講“二次函式的性質應用一圖形面積的最值求法”時,給每位同學發一根60cm長的鐵絲,請學生彎成一個長方形,問誰能彎成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最大?通過競賽自己悟出道理,嘗試著成功,將使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內部動機,也會使學生興趣向高階的方向轉化。
        三、創設懸念匯入
        所謂懸念,通常是指對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和現象的關切心情。懸念匯入法制造懸念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激發興趣,二是啟動思維。 
懸念一般是出乎人們預料,或展示矛盾,或讓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焦慮、渴望和興奮,只想打破砂鍋問到底,儘快知道究竟,而這種心態正是教學所需要的 “憤”和“悱”的狀態。一般來講,數學中的懸念需要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與分析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進行精心設計、精心準備。
      例如: “等比數列前N項和”知識的教學,可利用學生已有的對珠穆朗瑪峰高度的認識,引導學生從“摺紙”這種常見的活動出發,讓學生體會一張薄薄的紙片只需對摺不多的次數,其厚度就會大幅增長,那麼教師指出“有一種紙板的厚度是1mm,只需將其對摺23次其厚度就可超過珠穆朗瑪峰高度”的論斷,使學生心理形成強烈的反差,形成懸念,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講“圓周角”一節時,可首先準備好一張事先畫好一個圓(但無圓心)的方紙提問:誰能不用任何工具準確找出圓心,但都需要尺規,感到無法可解,這時,老師點出:學了本節知識後就可解決這個問題。
        再如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這節時,先複習一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然後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圖,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倘若一不留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塗沒了,只留下一條底邊BC和一個底角四、循序漸進匯入有時在學生形成概念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到了引新概念的必要性,循序漸進地建立新概念,使之成為學生的自然需求,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更強了。
        運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懸念的設定要從學生的 “最近發展區”出發,恰當適度。不懸,難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太懸,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都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學生興趣高漲,自始至終圍繞問題,步步深入領會問題本質,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聯絡生活匯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數學是人類用於交流的語言;數學能賦予人創造性;數學是一種人類文化。”認識到數學與人和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絡,數學課程的內容就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程序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絡,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這樣的數學課程才能有益於學生理解數學、熱愛數學,讓數學成為學生髮展的重要動力源泉。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學習材料,把學生熟悉、感興趣的例項作為認識的背景材料,匯入課題,不僅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儘快喚起學生的認知行為,促成學生主動思考,為課堂的後繼實施作好準備。 
        例如:在“求代數式的值”的教學時,教師可先提出問題: 
        同學們,學校為了開展體育活動,要初中三個年段每個年段各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個,年段另外留10個,如果假設某個年段有n個班,總共需多少個排球? 
        這時學生會先列式得出代數式(2n+10)個,然後老師再提出:我們知道學校初一,初二,初三年段各有6、8、7個班,則各應添置多少個排球? 
        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發現需要添置的排球總數,是隨著班數的確定而確定的;當班數n取不同的數值時,代數式2n+10的計算結果也不同,這時教師再適時的提出:我們將上面計算的結果22、26和24,稱為代數式2n+10當n=6、n=8和n=7時的值。這就是本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研究的內容:代數式的值。
        總之,教學匯入有多種方法和形式,但要注意,無論什麼樣的匯入都不能貪偏離主題,與所學的內容應緊密相連。要設計好每節課的匯入並不是容易的,一要靠老師鑽研教材,二要靠老師平時挖掘積累生活生產中應用數學知識,方法的例項,廣泛獵取數學資訊,動腦筋想辦法組織素材。以此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苦學”為“樂學”,變“學會”為“會學”。 

淺談初中歷史教師如何設定課堂提問
初中數學教學不可忽視作業糾錯
相關知識
精心匯入使數學課堂更精彩
小學數學課堂匯入案例_小學數學課堂匯入及案例分析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3篇
學習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心得體會3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3篇
關於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策略的論文
九年級數學課堂組織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疑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