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暴力拆遷的趣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康熙為對付鄭成功搞暴力拆遷,甚至不搬的全殺光,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康熙皇帝曾被世人稱頌為“一代聖主”。有歷史學家甚至稱其為“漢文帝以來的第一個好皇帝,亦是一部二十五史中,惟一瞭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一個皇帝”。當然如何全面評價康熙其人,不在本書敘述的範疇。但是,如果從海洋的角度來講,特別就其“遷界”留給國家、民族的後遺症而言,這個評價就該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誠然,康熙堅持收復臺灣,實現江山一統,應當高度肯定。1683年,他派遣施琅率領戰艦300艘,精銳水師2萬人,大舉進攻澎湖。經過7天激戰,逼退了鄭經部署在澎湖的兵力。不久,鄭經的兒子鄭克塽派人前來乞降,清軍順利進駐臺灣。清政府同時接受施琅建議,在臺灣設一府 臺灣府 三縣 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 ,隸屬福建省,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下,密切了臺灣與大陸的關係。與此同時,康熙遏制沙俄擴張,親征新疆準噶爾,擊敗噶爾丹,使蒙古土爾扈特臣服清朝,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也功不可沒。

  但認真回顧一下,臺灣、澎湖當年的丟失,根子即在明朝政府對海洋的背棄。自文、宣之後,所有的大明皇帝,既對海上滾滾而來的巨大商機不聞不問,也閉眼不看從海上步步逼近的嚴重威脅,西方殖民主義者趕走這個來了那個,這個搶走這個島嶼,那個搶走那個島嶼,全都沒當一回事兒。待荷蘭人將偌大一個臺灣島從眼皮底下奪走,朱元璋的這些灰孫子們才傻了眼,然國運式微,已經沒了脾氣,只能以崇禎吊死在煤山的一株歪脖子樹上作了結。照理說,以康熙之精明,在收復臺灣的過程中,該很好反思前朝丟失臺灣的深刻教訓,認真思索老對手鄭成功在海上與其長久相持的奧祕,從中好好領悟背海而衰、向海而興的治國之道。敢於學習和汲取對手的長處,那才是名副其實的聖者。

  說也奇怪,康熙有寬大胸襟肯定鄭成功對前朝的忠誠,留下一副膾炙人口的輓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但他卻無開闊視野去接受這個老對手重視經營海洋的成功戰略,而且反其道而行之,鄭成功愛海他恨海,鄭成功視海路為活路,他視海路為絕路。他在與鄭家軍多年的征戰中,居然聽了鄭氏降將黃梧的餿主意,不但殺鄭芝龍堅定了鄭成功反抗到底的決心,還繼續秉承明朝禁海杜絕民船通匪的敗招,進而堅持實施長達20餘年的“遷界令”,像趕雞鴨一樣,將世代久居海邊的百姓全部攆走,製造了空前絕後的沿海無人區。

  現在冷靜下來分析,清朝開國之初在東南沿海頒佈“遷界令”,無論從軍事還是政治、經濟的角度,似乎都找不出像樣的理由來。惟一的解釋,就是出身遊牧的滿清皇室貴胄,因對大海的陌生而產生了對大海的恐懼;或者是太過相信自己在興安嶺、長白山圍獵的本領,以為只要有了沿海無人區,就好比在一片草原上張開了大網,逮鄭成功會像逮圍網中的狍子、兔子。康熙和乃父順治被深山老林鎖住的腦袋瓜怎麼也想不到,你把大海當藩籬它就是禁錮你的藩籬,你把大海當通衢它就是任你縱橫馳騁的通衢。

  順治十三年 1656年 ,清政府惱怒鄭成功在海邊神出鬼沒,想夠夠不著,想避避不開,搬出前朝的禁海政策,嚴令“寸板不許下海”、“片帆不許”,不但禁止漁船、商船出海捕魚和貿易,也禁止外來船隻進入港口停泊,企圖將鄭家軍困死海上。福建和廣東沿海居民首當其衝,接著殃及到遠在南海諸島謀生的漁人和商賈,從根本上斷絕了這些中國島民的生計。

  “禁海令”推開後,雖然尚未強迫遷移,然沿海周環立界,“商賈絕跡”,連魚鹽小徑都被堵死。島上居民頓失生產、生活基本條件,不得不放棄家園內遷,或遠逃海外謀生。我們先民本來經營多年的一些島嶼頓時變成渺無人煙的荒島,這嚴重阻礙了國家、民族開發南海諸島的腳步。

  1661年3月,鄭成功經澎湖順利登陸臺灣,一路所向披靡。清政府急了眼,立刻變本加厲,頒佈更為徹底也更為殘暴的“遷界令”。朝廷先是派人察看東南沿海地勢,畫出遷界圖紙,隨即吩咐兩位滿清王爺監督地方官府按圖作業。頭一次“遷界”,從山東至廣東,所有沿海各處居民一律內遷50裡,所有沿海船隻悉數燒燬,片板不許留存。凡溪、河樁柵,貨物不許越界,佈置兵丁“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

  1662年,即改元康熙以後,盤踞臺灣的荷蘭總督簽了投降書,鄭成功全面收復臺灣,“聚島歡慶”。訊息傳來,清廷氣急敗壞,再次頒佈“遷界令”,勒逼從廣東饒平、澄海、揭陽、潮陽、惠來至廉江、合浦、欽州24州縣居民再內遷50裡,除澳門外的附近海島洲港,皆封港毀船,禁止居住。聖旨還諭令將界外地區房屋全部拆毀,田地不準耕種,漁民不準出海捕魚,出界者立斬不赦。

  康熙皇帝簡介: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開創出康乾盛世, 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 ,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

學雷鋒精神五分鐘英語演講稿
對西遊記的趣味解讀
相關知識
康熙暴力拆遷的趣聞
康熙暴力拆遷的歷史
康熙暴力拆遷的歷史
康熙與曹雪芹的趣聞
康熙得怪病的趣聞
有暴力傾向的男人面相分析
康熙字典屬水的字大全
康熙字典屬水的字
康熙字典屬水的女孩名字
康熙字典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