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5日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我國的地位是很高的。你知道關於中秋的風俗習慣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關於中秋的風俗習慣,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中秋的風俗習慣

  中秋節風俗習慣一、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中秋節風俗習慣二、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中秋節風俗習慣三、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中秋節的食俗文化

  中秋節的食俗文化: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

  那你知道,月餅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嗎?為何中秋節要吃月餅呢?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中秋節的食俗文化: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

  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眼下正值中山陵舉辦桂花節,市民不妨與家人踏東郊,賞時花,度佳節。

  中秋節的食俗文化: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在不少地方民間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芋而食之,倒還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呢。

  中秋節歌曲

  歌曲:上弦月

  歌手:許志安

  與《白月光》的傷感相比許志安這首《上弦月》的旋律略顯活潑。雖然歌詞裡透出的意味並不圓滿,甚至帶些酸澀的孤單,但至少上弦月總能讓人聯想到甜甜的笑臉,異鄉的人看到同樣一輪圓月應該也會會心一笑吧。

  歌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歌手:孟庭葦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是孟庭葦出道後的第三張個人專輯中的一首主打歌。該歌曲所在的專輯在臺灣銷售超過50萬張,亞洲地區銷售總數字超過500萬張。創下當時臺灣歌手專輯銷量之最;這首歌也成為了孟庭葦歌唱生涯的轉折點,憑藉這首歌她也得到了“月亮公主”的雅號。不得不說,在小編年齡只有個位數的時候就已經會唱這首經典的老歌了,雖然當時不懂歌詞裡唱了些什麼,但就是這種說不上來的朦朧的旋律令筆者至今都無法忘懷!
 

英國工程師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對嗎
中秋節賞月的來歷是什麼
相關知識
關於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北京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北京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關於中秋節的英語詩句有哪些
關於中秋節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關於中秋節的爆笑笑話有哪些
中國七夕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英國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英國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臺灣中秋節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