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鳩魯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伊壁鳩魯是古希臘時期的一名哲學家,也是一名無神論者,是伊壁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伊壁鳩魯希臘文Έπίκουρος 英文Epicurus, 公元前341~前270年。在伊壁鳩魯之前,快樂被快樂主義者分為兩類,即動態快樂與靜態快樂。動態快樂是解除痛苦的過程,靜態快樂則是一種沒有痛苦的平衡狀態。伊壁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靜態的快樂擁有優先的地位,它是“一種厭足狀態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例如,很餓的時候吃東西的過程是動態快樂,吃飽了之後的狀態便是靜態快樂。靜態快樂不用伴隨痛苦,又是一種平靜的狀態,因此伊壁鳩魯選擇這種快樂作為追求。他強調原理責任和社會活動,這也是他的學說和蘇格拉底及柏拉圖最大的不同之處。

  伊壁鳩魯成功地發展了享樂主義,並將之與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結合起來。他同意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認為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

  不同的是,他是唯物論者,不相信原子如德謨克里特所說是被自然控制的。古往今來,哲學家們對人類生與死的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討,但都比較沉重,而伊壁鳩魯對生與死的論述卻與以往相反,以至於死亡都會變成一種受歡迎的解脫方式。伊壁鳩魯所處的時代非常艱222難,為了讓人們從苦難和恐懼中走出來,他發展了自己的一套倫理哲學。他認為人類恐懼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宗教宣揚的受罪,二是對死亡的恐懼。於是,他要創立的倫理哲學宣稱神對人世間的事情沒有管轄權,並且人死後靈魂會一起消失。

  他說道:“一般人有時逃避死亡,把它看成最大的災難,有時卻盼望死亡,以為這是擺脫人生災難的休息。”“一切惡中最可怕的—死亡,對於我們是無足輕重的,因為當我們存在時,死亡對於我們還沒有來,而當死亡時,我們已經不存在了。”

  伊壁鳩魯還認為靈魂是由原子構成,佈滿全身。人死後,靈魂也就消失了。不過,構成靈魂的原子還在,只是我們再也感受不到它們了。“死亡對於我們無關,因為凡是消散了的都沒有感覺;而凡無感覺的就是與我們無關的。”

  儘管伊壁鳩魯的學說被認為缺乏道德,但是他卻是非常真誠的。

  他對人世間的苦難非常同情和憐憫,所以才讓大家都來信仰他的哲學。他還這樣告誡人們:不要貪圖吃喝,以免腸胃出現問題;不要結婚生子,這樣就沒有親人去世的痛苦了;學會欣賞快樂,忽略痛苦;如果痛苦很深或者時間很長,就得依靠心靈的訓練只去想那些讓人快樂的事情……按照我們今天的標準,伊壁鳩魯派的學說應該是消極的。但在當時,它們卻是幫助人們擺脫恐懼的福音。這些學說能夠減輕人的一部分痛苦,尤其是當人處於極度痛苦中時,作用會更大。

  伊壁鳩魯的哲學思想

  人們常常說的伊壁鳩魯主義其實說的就是伊壁鳩魯的哲學思想,這個思想就是享樂主義,也就是說伊壁鳩魯主義主要指的就是享樂主義。伊壁鳩魯主義認為一個人所有的行為都可能會因為產生的享受或者痛苦的感覺所決定的,人們往往會將這二者之間的距離增加到最大化,也可以說享樂是每一個心中最重要的追求。當然這種享樂並不是物質或者金錢方面的,而是說一個人的心裡在消除各種憂愁之後所獲得的平靜舒心的快樂。

  伊壁鳩魯覺得快樂是一個人生活最大的目標,也是一個人天生就存在的感覺,但是一定要懂得不同的快樂之間的分別。伊壁鳩魯主義認為消除心中對死亡和所有神靈的恐懼,接受無神論的理論,懂得節制自己的慾望,離開那些複雜的政治,然後慎重的選擇快樂和痛苦的取捨,做到這些之後讓身體和心理達到一個非常平靜的時期,這樣的生活才是人們的最終目的。伊壁鳩魯教會了人們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也要想清楚這件事會存在的副作用,然後用自己的行動將這種快樂做到最大化。

  伊壁鳩魯主義就是人們常說的享樂主義,這種說法是在古希臘時期的愛利亞學派所提出的,同時這個說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詆譭,伊壁鳩魯本身就是一個無神論者,他主張人們可以追求感官和身體上的快樂。然而他之所以被人們稱為是伊壁鳩魯主義的代言者,主要還是受到了其他學派的訊息散播。

  伊壁鳩魯的學說評價

  伊壁鳩魯的學說和蘇格拉底及柏拉圖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強調遠離責任和社會活動。伊壁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伊壁鳩魯區分了積極的快樂和消極的快樂,並認為消極的快樂擁有優先的地位,它是“一種厭足狀態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同時,伊壁鳩魯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他還強調,肉體的快樂大部分是強加於我們的,而精神的快樂則可以被我們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自我的慾望必須節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伊壁鳩魯相信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但他並不認為原子的運動受各種自然法則的支配。伊壁鳩魯否定宗教,否認神是最高的法則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視必然原則。伊壁鳩魯也同意德謨克利特的有關“靈魂原子”的說法,認為人死後,靈魂原子離肉體而去,四處飛散,因此人死後並沒有生命。他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伊壁鳩魯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因為對自身對死亡認識是對死亡本身的無知。

  伊壁鳩魯的學說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的傳統,但它自由思維的態度和反對迷信的實踐,一直得到羅馬帝國早期一些上層階級成員的尊敬。而在今天,“Epicurean”這個詞已經具有貶義,用來形容那些追求享樂的人們。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哲學家斐洛簡介
赫拉克利特的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伊壁鳩魯的簡介
伊壁鳩魯的成就是什麼
玉壁大戰的簡介
伊壁鳩魯哲學論文
哲學家伊壁鳩魯是誰
魯道夫斯坦納的簡介
印度尼赫魯家族的簡介
魯班的簡介及故事
奧地利弗洛伊德的簡介資料
畫家魯本斯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