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地理考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複習七年級地理上冊的過程中,我們要首先要理清的是考點。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世界的地形

  陸地地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地形型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點: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不同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較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

  海底地形:大陸架: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強烈。海溝: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1萬多米。 學會看地圖

  2、海陸變遷

  大陸漂移假說:原始地球有一整塊大陸,成為“泛大陸”。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 火山與地震帶:板塊與板塊交接處。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3、世界的語言: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達到13億;英語: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

  4、世界的宗教:基督教 教堂:高高聳立;分佈:歐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教徒總數超過10億,分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典:《聖經》 伊斯蘭教 清真寺:星月照應;分佈: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億多人;經典:《古蘭經》

  佛教 廟宇:金碧輝煌;分佈:亞洲;概述:佛教徒現有2億多人。

  ***二***

  1.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km。

  2.世介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圖上如果比例尺大,則表示的範圍小,但內容詳細。比例尺的三種形式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圖例和註記。世界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5. 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地殼變動和海平面升降。五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

  6. 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 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佔總表面積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裡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0.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亞馬孫河流域。

  ***三***

  1、地表海陸面積***共5.1億平方千米***,三分陸地***29%,1.49億平方千米***,七分海洋***71%,3.61億平方千米***。海陸分佈:南北半球中,陸地主要分佈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佈在南半球;東西半球中,陸地主要分佈在東半球,海洋主要分佈在西半球;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麵積大於陸地。

  2. 七大洲,P41圖3.5、地圖冊P2-3①名稱: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②分佈在東半球的主要有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分佈在西半球的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注:除南美洲外,其餘六大洲都跨東西兩半球。***赤道穿過***即跨南北半球***的四個大洲:非洲、亞洲、大洲洋、南美洲***穿過了兩個大陸: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歐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極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極洲是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③面積P41圖3.6:亞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最小***;④輪廓:P41圖3.6。⑤洲界線,P42圖3.7-3.8:亞洲與歐洲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與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埃及***;北美洲與南美洲界線:巴拿馬運河***巴拿馬***;亞洲與北美洲界線:白令海峽;歐洲與非洲界線: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

  3.四大洋P41圖3.5:①名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分佈:除印度洋在東半球外,其餘三大洋跨東西半球;除北冰洋在北半球外,其餘三大洋跨南北半球。北冰洋是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③面積:太平洋***最大,島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最小***。

  4.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地殼運動和海平面升降。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主要證據: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吻合、動物相似性、古地層相似性。

  5.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P46圖3.11:①地表由多個***七大***板塊構造***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板塊、、南美板塊、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為海洋,地處亞洲南部的印度半島屬於印度洋板塊***;②板塊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相對運動:擠壓、碰撞形成山脈;相背運動:地層斷裂,形成裂谷。***;③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和地震***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6. 人類對海洋的開發利用主要有:***1***海洋運輸;***2***海洋資源利用***旅遊資源、化學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能源等***;***3***填海造陸。對海洋環境的破壞行為主要有:石油汙染、垃圾汙染、過度捕撈海洋生物,產生的後果主要是破壞海洋生態和海洋景觀。

  7.氣溫的空間變化:①受緯度位置影響,P63圖4.10:世界氣溫從低緯向兩極遞減。②受海陸位置影響:夏季,同緯度陸地的氣溫比海洋高;冬季,陸地的氣溫比海洋低。③受地形因素影響: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④受洋流因素影響:暖流增溫,寒流降溫。

  8.降水形成條件:①空氣上升冷卻,水汽凝結②有凝結核③雲滴增大變成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

  9.降水的時間變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均勻型。

  10.降水的空間變化,P67圖4.13:①受緯度位置影響:赤道地區多,兩極地區少;②受海陸位置影響:中緯度地區沿海多,內陸少;迴歸線穿過的大陸東部地區多,中、西部地區少;③受地形因素影響:山地迎風坡多,背風坡少;④受洋流因素影響:暖流增溼,寒流減溼。

七年級上地理期中卷及答案
七年級上地理卷子及答案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上地理考點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要點
七年級上地理複習資料人教版
七年級上地理期中試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級上地理試題及答案
七年級上地理期中卷及答案
七年級上地理卷子及答案
七年級上地理複習計劃
七年級上地理教學計劃
人教版七年級上地理期末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