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學生怎麼學好數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職高數學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職高數學教學質量,已成為當前職高數學教學所面臨的緊迫任務。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職高學生學好數學的方法一、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職高的學生在初中時由於成績差,不受教師的重視,坐在課堂被遺忘的角落裡,長期得不到表現的機會,結果產生了壓抑、自卑、消沉的心理,自尊心受到傷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因此,維護職高學生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

  1.“我要好好學”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所做的“皮格瑪利翁效應”這一著名實驗,證實了教師真摯的愛和熱情的期待,可以成為資訊的媒介傳遞給學生,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激發起學生潛在的力量,調動起他們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因此,要從根本上轉變職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就必須真切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耐心、細緻地去教育他們、幫助他們,讓學生消除“破罐子破摔”“來職高混張畢業文憑”的消極心態。教師在任何時候都應毫不吝嗇地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老師的熱情和關懷,產生“我要好好學”的心理。

  2.“我也能學好”

  針對職高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歸因於他們不聰明這一穩定性因素。否則,就會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損傷,失去學習的信心,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把職高學生學習的失敗歸因於主觀努力這一可控制性因素,說明只要刻苦努力,方法得當,學習就會進步。教師應當儘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重新發現自己;讓他們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揚,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不懈,萬事必成”。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使學生信服努力的價值,從而產生“只要我努力,我也能學好”的心理。

  職高學生學好數學的方法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於數學知識具有邏輯性、系統性、條理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學習數學往往存在客觀困難,職高的學生由於本身基礎差,普遍存在缺乏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上,常常發現部分學生上課眼神空洞、思維放飛、行動遲緩,或隨意講話;或不聲不響,看似紀律尚好,實際心猿意馬、毫無實效;學生如同機器,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狀態,課堂氣氛或沉悶或吵鬧。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沒有興趣的學習,猶如一種苦役。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上課時自然能集中精力,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1.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部電影、一本書,好的開頭能一下子抓住觀眾、讀者,讓你非看完不可。一節課的開頭也是一樣,能否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對上好這節課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根據學生都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在講等比數列求和時,先講一個國王獎賞智者的故事。智者指著國王下棋的棋盤,“只要求”國王在棋盤的第1格放1粒谷,第2格翻一倍放2粒,第3格再翻一倍放4粒,第4格再翻一倍放8粒……照此方式一直放到第64格。要學生估計國王應拿出多少獎品以及國王是否有能力拿出這些獎品。當告知學生如果以每一千粒谷18克計算,上述獎品就需要3320億噸稻穀時***我國2000年全國糧食產量約為5億噸***學生驚奇異常,興趣十足地去學習等比數列求和方法。

  2.利用講課藝術增強學生的興趣

  數學語言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是傳遞資訊的通道,對啟發興趣、增強吸引力和提高教學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有時教師一個形象的比喻,幾句幽默、風趣的語言,就會引起學生極大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而這種求知慾和好奇心,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增強語言的趣味性,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教師要善於運用簡明扼要的口訣、朗朗上口的語言、風趣詼諧的談話,把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突顯出來。例如,用數形結合法解題時,用一句名言“數形結合萬般好,得意忘形最不好”,可以生動地概括數學思維方法的重要特點。在討論指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時,形象地歸納成:當a>1時圖象似一撇,當0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最重要的途徑,使學生“喜歡數學”,這就是數學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喜歡數學,喜歡上數學課。

  職高學生學好數學的方法三、引導學生敢於問問題,善於問問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思維、被動的思維。當個體活動感到自己需要問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的時候,此時的思維才算真正的活動,否則,思維就難以展開和深入。”可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職高的學生很少有向老師求教的。究其原因,多數是初中養成的習慣。職高的學生原本在初中時學習成績就處於中下游,往往由於自尊心的關係,感到心理有壓力,怕提出的問題太簡單而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老師的責罵,從而不敢問,不懂裝懂,慢慢地就養成不提問題的習慣。

  1.鼓勵學生提問題

  要讓學生敢說、敢問,就必須消除學生面對面問老師時的緊張心理,避免學生問老師問題時看臉色行事,對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老師都不能加以指責。職高的學生相對來說基礎要差一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是很強,有時提出的問題可能已經講解過多次,甚至有可能是初中生就該會做的題目。當面對這些學生時,老師的臉上和言語中都不能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因為,當學生提問的時候,他心中可能還很忐忑,不知道該不該問,還在想會不會遭到老師的指責,所以,這時老師如果流露出一點不耐煩或指責的語氣,都有可能被學生捕捉到,從而不敢再問問題。教師應當對每個敢於問問題的學生加以鼓勵與表揚,並把學生提出的問題認真詳細地講解,直到學生明白為止。

  2.規定學生提問題

  職高的學生由於在初中已經養成不問問題的習慣,漸漸地就不會找問題,無從下手,有時會出現“不是我不想問,是沒有問題問”的情況。規定學生必須提問題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地鑽研教材,同時教師也能衡量職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引導學生善於提出有質量的問題。職高的學生數學能力普遍不高,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多問課本上的問題及課堂上沒有弄懂的內容。

  規定每個學生每週至少問一個問題,最多問五個問題。限定問題數量也是有原因的:***1***促使一些沒有問題的學生去鑽研課本,發現問題,有問可問,不讓他們產生“問題都被其他同學問完了,我沒問題問了”的想法,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防止一些怕思考問題的學生,一見問題就不假思索地問老師,產生惰性思想。還可以使一些問題較多的學生在認真思考問題之後,有選擇地向老師提問,間接地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3***同時也有利於一些借他人問題來提問的學生,因為他必須在自己完全弄明白之後,才能向借他問題的同學講解分析。

  3.幫助教師解決問題

  對於多個學生問同樣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已經問過這個問題的學生向其他同學講解。職高的學生在初中由於成績差,基本沒有同學會向他們求教,他們也難得有向其他同學講解題目的機會。現在,給他們一個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的機會,還能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喜悅、成功,從而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同時也可鍛鍊學生的數學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只要我們認真地分析職高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形成原因,對症下藥,從學生的實際和需要出發,將自己的思想盡量緊貼學生的想法和思考方法,吸引學生參與探究,點撥優良方法,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用學生潛能,職高學生就一定能學好數學。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總結
老年人怎麼學習英語
相關知識
小學生怎麼制定數學學習計劃書
大學生怎麼很好地與同學溝通交流
大學生怎麼寫好自己的自我鑑定模板
小學生怎麼寫好作文開頭
小學生怎麼寫好英語作文開頭
小學生怎麼寫好一篇寫人的作文
小學生怎麼寫好一篇寫人的作文
德國留學生怎麼申請獎學金
中學生什麼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
七年級學生怎麼樣制定學習計劃